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设置
民国27年(1938)5月18日萧城沦陷,在一片混乱中,共产党员路继先、李忠道等首举抗日义旗,创建抗日武装——萧县游击队。8月初,游击队活动在二区永堌寨,经党内外人士协商,推举原县政府秘书彭笑千为县长。政权初建,县政府只有县长和少数办事人员,随游击队一起活动,着手组建区、乡政权。到9、10月间,全县10个区,108个乡政权基本恢复。11月,在三区大演武召开各界人士大会,成立县政委员会,推选彭笑千为县长,下设秘书处、行政科、民运科、军事科、经济科。以后又相继建立教育科、建设科、粮秣局、工商局。民国29年1月,改县政委员会为县参议会。从民国27年8月至29年初,地方政权完全置于抗日民主政府掌握之中。
三方政权的形成,始于民国29年3—5月间。2月,县长彭笑千辞职,3月,县参议会在四区王柳园开会,推选纵翰民为县长,4月,日伪成立县公署,邵世恩任知事;5月,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任命朱大同为县长。此时,县境之内同时存在三个县政府。抗日民主政府扼萧西平原,对萧县形势起主导作用,抗战开始后,曾为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四师参谋长张震誉为“抗日模范县”。民国29年2月,县常备队第四营营长刘瑞岐,勾结铜山县耿继勋制造反共摩擦,不服从总队调遣,在七区迎风口成立萧县县政府办事处,自任主任。5月,朱大同任县长后,刘任常备团长,活动在西自冯庵或常楼、东至刘新庄一、二十华里十几个村庄的区域,当时人称“北政府”,称抗日民主政府为“南政府”,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日军洗劫萧城后,因找不到汉奸基础,建立不起维持会,将近一年未敢窜入,剩下一座空城。民国28年初夏,日军一个联队进入萧城。黄口维持会长邵世恩附势迁驻萧城,并在城南王台子、城西南后洼设立据点,因在送给养路上不断受游击队伏击,据点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得不撤回县城。4月,成立伪县公署,仅在萧城及铁路沿线设有据点。
三方政权成为对峙之势,开始于民国31年,形成于民国32年。民国29年12月,原属中共领导的耿(蕴斋)、吴(信容)、刘(子仁)挟其部下两千余人叛变,投降国民党汤恩伯部,萧县形势急转直下,汤部调集重兵进攻新四军四师,四师于民国30年4月,撤至皖东北地区,萧县党政干部及地方武装也奉命东撤,此时,原行政科长许西连,带领一部分党政干部留在皇藏山区坚持斗争,经上级批准,成立萧东办事处,许任主任。国民党县政府及常备团长刘瑞岐,乘机南侵,窃据萧西半壁,萧永边境抗日根据地遂成为国民党县政府反共的大本营,三分天下有其二。坚持萧东抗战的萧东办事处,处在日伪、国民党顽固派武装包围之中,仅剩下九区一、两个乡政权,武装只有亢为德一个连,有人形容当时情况:“南北十华里、东西一弹穿,武装一个连,干部十二、三”,他日夜宿山野,一日数惊,一夜几挪,一个月后,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派朱玉林等8人回萧东,与许西连等配合开展工作,建立中共萧东临时县委,年底,抗日武装发展到4个连,建立九区区公所,站稳了脚跟,此时,国共两方政权,已由南北对峙,变成东西抗衡。
民国31年1月,日伪将县公署改名县政府,由邵世恩的儿子邵竞生任县长。是年12月,投降国民党的耿蕴斋部一支队长马海川,挟部下1000余人易主而从,向驻萧城日军投降,扩大了日伪势力,增设一批据点,最多时设40多个,后收缩为26个,把全县12个区分成四个单元,西以大吴集为中心,联防三、四、五、六区;东以曹村为中心,联防九、十区;南以朔里为中心,联防一、二、十二区;北以黄口为中心,联防七,八、十一区。
民国32年,三方政权各据一方,己成势均力敌之势。萧铜县在萧东皇藏山区、津浦路两侧,重新燃起抗日烽火,辖皇藏、路西、路东、宿北、斜东、斜西、奎西、褚兰、尤集9个区;国民党县政府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区的大部;日伪萧县县政府辖一区(大庄)、二区(朔里)、三区(祖楼)、四区(张寿楼)、五区(大吴集)、六区(曲里铺)、七区(杨楼车站)、八区(黄口车站)、九区(曹村车站)、十区(东杨楼)、十一区(东镇店)、十二区(瓦子口)。国民党县政府委任10个区长(包括九、十区),抗日民主政府委任9个区长,日伪县政府委任12个区长。政令纷出,此时保公所多是两面政权或三面政权,不少学校也是两面学校或三面学校,形成一面、两面、三面,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的局面。
三方政权机构设置
1.萧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系统

2.国民党萧县县政府组织系统

3.日伪萧县县政府组织系统

三方县政府主政人
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国民党政府县长

日伪政府县长

三方政权对峙
1.政治对策
三方政权性质不同,施政方针各异。抗日民主政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和发动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日。同时本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宗旨,坚决回击反共势力的进攻。国民党县政府提出“以组织对组织,以行动对行动”的口号,以制造反共摩擦为目的。日伪县政府提出:政治与军事衔接并进,扩大治安圈、推广治安圈。
斗争策略也多种多样。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和发展政权的方针,就是允许两面政权存在,控制两面政权为我服务。其两面政权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派出的内线人员,以两面手腕取得敌人信任,实际是做抗日工作。如祖楼、陶楼、赵楼据点,就是派去共产党员做两面工作。第二种是伪军伪组织中之同情爱国分子,表面与敌人敷衍,暗中同情帮助抗战。萧铜县境内的伪政权基本被抗日民主政府争取过来,形成了两面政权普遍化,曾受到中共淮北区党委的赞扬。民国33年11月,萧铜分建,萧县开始恢复的72个乡政权中,一面政权30个,两面政权31个,三面政权11个。第三种是纯粹两面政权或三方政权,对日军敷衍,对抗日民主政府也敷衍,对国民党政府也敷衍,对此采取争取与控制兼施的政策,使之保持中立。第四种是顽化伪军,如日伪七区区长马公远,就是刘瑞岐派去的内线,奉行着“经济提携、联合反共”的方针,对其采取争取不成则坚决打击的政策。
利用日伪严密控制铁路线作屏障,谋求生存和发展,是三方政权存在的一个条件。民国29年(1940)初,国民党县政府凭借陇海铁路得在路北发迹;当革命处于低潮的民国3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能在萧东得以恢复和发展,除山区有险可凭外,也是借助津浦铁路避免与国民党顽固派直接冲突,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两军交战相机利用第三者的力量,也是斗争的一种策略。民国32年3月,国民党第二路挺进军王仲廉部,妄图越过津浦路,配合89军韩德勤,夹击洪泽湖抗日根据地,在王部准备过铁路前,萧铜县政府部署武装力量,在津浦路三堡至夹沟段加强活动,张贴“欢迎国军进攻徐州”的标语,诱使日伪加强铁路沿线的巡逻,阻截王部过路,从而争取了时间,在东线击溃了韩德勤、王光夏部。后王仲廉部只得撤回原防。民国33年8月,新四军四师西进后,国民党萧县地方武装溃退陇海路北管粥集,于民国34年3月,请求汪伪淮海省长郝鹏举,派乜庭宾师“扫荡”萧西解放区,假手日伪打击人民军队,萧县独立旅、萧县总队配合新四军四师十一旅,在祖老楼、青龙集之间给以迎头痛击。
在有条件时,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武装也不放弃政治会谈。民国28年11月,彭笑千曾率部队和剧团去陇海路北宣传抗战,向国民党顽固派晓以“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大义(途中受日军袭击,未果)。民国30年6月,豫皖苏边区曾派彭笑千配合张舒民到已叛变的吴信容部做争取工作,使之“坚持抗战,反对摩擦”。经长期耐心工作,终于使兄亡弟代的吴信元部起义。民国30年7—10月间,萧东办事处主任许西连曾派代表或亲自出马三次与刘瑞岐代表会谈,商定萧县办事处以九、十区为活动范围,后因刘瑞岐毁约而废。
国民党县政权奉行着“以组织对组织”的方针,民国29年5月,在组建县政府的同时,成立了国民党萧县县党部,路治久为书记长,积极发展国民党员。汪伪政权也于民国32年成立伪国民党萧县县党部筹备委员会,李熙照任主任委员。
2.武装配备
三方政权无不坚持一切为了战争的方针,战争的主要工具是军队。
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以后,即以“武装民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为基本方针。一方面发动群众,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一方面利用政权力量,改造联庄会。从民国27年(1938)夏到民国30年春,全县先后发展的地方武装有“人民抗日义勇队”、“萧县常备总队”、“萧县抗日游击队”、“萧县独立团”、“萧县独立旅”等共6个团,8000多人(枪)、此外还有不脱产、半脱产的游击小组,遍布全县各地。这是萧县抗日民主政权的“黄金时代”。
东撤后坚持萧东地区,只剩下亢为德一个连,不足百人。经过半年扩建,发展为四个连,组建萧铜独立营,400余人。民国31年(1942)9月,改建萧铜总队,下辖3个营,武装力量已达1500人,区乡武装发展到1000余人。民国33年8月,奉命抽调两营武装,随四师西进,留一营在萧县扩建为萧县总队,1000余人。
国民党的武装力量:民国29年2月,萧县常备队四营营长刘瑞岐制造分裂时,约600人。不久,王传绶挟沙河游击小队(1个连)投奔刘部,组成萧县常备团,辖4个营,兵力扩充到1000余人。耿、吴、刘叛变后,吴信容任苏鲁豫皖边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长,活动在萧县境内,兵力扩充到4个营,1700余人。民国30年7月,汤恩泊部将萧县常备团改编为边区第三纵队,刘瑞岐任纵队司令,兵力扩充到2000余人,后又把王传绶部改编为边区四十纵队。兵力1500余人,此外,十区谢碧如支队,二区郭效冉支队约2000余人,没计在内,几股力量合计约5000余人,此时是国民党地方武装极盛时期。民国33年8月,新四军四师西进,首战小朱庄,全歼王传绶部,吴信元(接任吴信容职)率部起义,刘瑞岐率部队及县政府人员3000余人由萧西逃往铁路北。迎风口一役,支队长赵永和起义,刘瑞岐仅剩部下40余人逃往徐州方向,提出“靠日防共”的口号。后刘返回管粥集改番号为苏鲁豫皖第十三纵队,收集旧部600余人,实行丰、沛、萧、铜4县联防,在管粥集及附近建临黄镇、亲民村、胜利寨、陆庄4个寨圈,分别驻4个县政府。
日伪武装力量:据民国31年11月15日伪县长邵竞生向苏淮特区报告陈述:“本县有保安队九个中队,一个特务队,骑兵两个中队,连同各区自卫团,统计不到两千人,……,本县匪徒,多我方军警三数倍,如以我方现有之兵力,即使悉成劲旅,亦必众寡悬殊,力恐不逮,乃拟呈请上峰,多拨枪支,以资扩充,而厚兵力,庶几匪可荡平,治安确保”。据民国31年9月30日,日伪县政府工作状况报告统计,县警备队803人,枪634支;各区自卫团907人,枪690支;警察局264人,枪91支,计1974人,枪1415支,基本与邵竞生报告数字相符。
3.经济补给
经济补给是战争继续的保证,由于战争的性质不同,经济补给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坚持以发展生产和“有钱出钱”、“没收汉奸财产”为抗日经费的原则,着力发展生产。
鼓励农民发展生产,积极提倡发展副业。战争年代,农村副业多以生产军需民用品为主,如土盆、土缸、油坊、纺纱、织布、编席、编筐、织袜子、弹花、做酒、熬盐、熬糖、熬土碱、养猪羊等,普遍得到发展。同时严禁粮食、棉花、牲畜等资敌物资出境。
提倡和发展有利于军需民用的工商业,对境内私人工商业者,包括地主、富农所经营的在内,政府一律保护,保障其合法的利益和帐款收回,自由贸易,不受侵犯。对军需民用的紧缺物资,如医药、电池、纸张、文具、染料等,允许尽量输入,政府并贷予低利或无利基金,减收或免收税捐。生活用品,为抵制日货,提倡用土产品代替,没有煤油点灯用棉油、豆油,没有火柴用火镰火石,没有染料用槐豆、青灰、石榴皮和紫棉织布,没有海盐用小盐,以解决生活用品之不足。
同时实行“二五减租”、“四六分种”、增加产业工人工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以及合理有效地规定财政征收办法,田赋征收,实行以土地多少累进征税的办法,体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政策。
为了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独立自主的经济,排斥伪币,抗日民主政府自民国27年9月间开始发行纸币,同时禁止私人出票子,纸币的发行,起初是借私人钱庄——“瑞蚨祥”的票子,将每张千文改成一元,加盖县印,公布发行,后从敌占区徐州搞来石印机和纸张,请来技术工人,正式印刷纸币——萧县地方流通券。不仅促进了地方货源的流通,而且打击了敌人的封锁。一直发行到民国30年4月“东撤”,民国33年8月,四师收复豫皖苏地区后,原“萧县流通券”,每1元按2元收回,计收兑3000万元,群众十分满意,提高了抗日民主政府的信誉。
国民党县政府和日伪县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横征暴敛,日伪每年征收两季,国民党政府每年有8个月,月月征收。国民党政府规定每亩征收田赋2斤、军粮6斤,麦秋各半。日伪县政府规定每亩征收省、县税小麦11斤,加耗1.5斤,共12.5斤,同时强行每亩收买18斤责任粮,除此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更多的是抢掠财物。当时农民每年所交田赋、军粮、收买粮及吃派饭等,占产量的五分之三,地主也要占二分之一。三方政权衔接区,负担更重。
国民党县政府民国29年后,也开始发行流通券,日伪县政府则明令只准使用联银券,但联银券在民间很少,去徐州购货又非联银券不可,因此设立临时兑换处,民众用地方流通券换成法币,再换联银券,在县内流通主要是法币和流通券。
对于补给战争的粮食,三方都控制极严。日伪县政府规定:凡向封锁线外携带5斤粮食者,一律没收。国民党县政府规定:凡米、麦、高粱、黍、稷、豆类、芝麻、油类、棉花,一律严禁出境,否则以走私论罪。抗日民主政府规定:凡5斤以上由乡证明,5石由区证明,5石以上由县证明,方可通行。从这方面讲,基本无商业可言,但是本县靠近徐州,交通比较方便,是通往涡北抗日根据地和太和国民军后方的第一站,当时从敌占区买的医药、染料、文化用品、食盐等都是通过萧县转运,因此在三方政权边缘地带,如吴庄、坡里、瓦子口、祖老楼、青龙集等地就成了盐贩子从敌占区转运物资的安全走廊,夜市十分活跃,坡里集仅盐池子就有20多处,国共两方县政府其税收都以盐税为大宗。
4.文化宣传
三方为了巩固各自的政权,都注意抓宣传,扩大影响。
抗日民主政权,于民国28年(1939)春成立县总宣传队,全县10个区,每两个区成立一个宣传队,队员一百五、六十人,平时随部队活动,每到一地,即开展宣传,宣传形式有话剧、歌剧、歌曲、曲艺、舞蹈等。其中一部份是从新四军六支队“拂晓剧团”学来的,一部份是自编的。
中共萧县中心县委于民国27年12月创办了《实报》,它是抗战期间本县办的第一张报纸。油印,3日刊,四开四版,发行萧、宿、永、砀四县,最高发行1000份。民国30年春“东撤”后停办。30年初,国民党萧县县党部机关报《萧县导报》出刊,油印,3日刊,发行700多份。日伪县政府则定期印刷周刊作宣传。三方政权除利用报刊开展文字战斗外,还编印各种宣传小册子,如抗日民主政府自编了大众识字课本,各种演唱材料,民运科长孙叔平编写了《抗日农民运动讲话》(已成为重要历史文献)。国民党县政府也编印民谣、歌曲、话剧、故事集等进行宣传。日伪县政府仅在民国31年一年中,就印制各种画册、宣传资料20多种,30余万份。
抗日战争前,萧县没有中学,只有一所简师,当时小学生只有6000人,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民国32年,三方境内的小学学生共有3万人,同时三方都办中学,国民党政府在四区守备庄、张三座楼办萧县中学;抗日民主政府在路东创办萧铜中学,日伪县政府在黄口办了黄口中学。当时在国民党方面还有萧县人王仲廉在太和办的国立二十一中,有萧县学生200余人,抗日民主政府方面有本县人纵翰民在邳、睢铜地区办的联中,也有不少萧县青年就学。抗战时期的教育发展,是三方争夺青年、争夺人材的结果。
三方政权还分别举办干部训练班。抗日民主政府在民国28年2—8月间,先后在王寨、张寿楼、崔口、小阁子开办抗日干部训练班,每期50人,训练7—15天,共培训500余人。民国29年夏。国民党县政府开始在七区冯场办军政干部训练班,32年10月,又在四区王白楼子开办训练班,每期学员300人,办了两期,毕业后分到部队任政训员,或分到地方任乡长、农会主任、财粮员。日伪方面,主要是警备队训练,分集中和分散两种,集中训练在县城,分散训练在各据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