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路政管理
管理机构民国时期本县没有专设管理公路的机构,公路管理由县建设科负责。建设科有一名技术员负责公路的勘察,设计和施工。
1952年砀山成立公路管理站,负责公路的养护与养路费的征收工作。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站人员不断增多,设备也不断增加。至1985年底,有解放牌汽车1辆,东风牌汽车1辆,挂车2个,(130)汽车1辆,压路机4台,东方红拖拉机2台,犁子、耙各1套,洒布机4辆,小四轮拖拉机6辆,有正式职工62人,代表工118人,专业道班14个。
养路费征收本县养路费的征收,自始自终坚持统收统交,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基本上做到了应征不漏,应免不征,无挪用、滥用现象。
解放初期至1970年以前,由于本县车辆较少,收费人员都是主动上门收取养路费。1970年以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国家、集体、个人运输车辆剧增,养路费的征收业务扩大,遵照省、地征收养路费的标准。年年超额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并做到了不拖、不欠、不漏。1973年收养路费5.3万元,1978年收养路费34.3万元,1983年收养路费75.4万元,1985年收养路费126.7万元。
公路养护1951年开始,根据全点养护、一般维护的原则,每公里定义务养路员2人,每公里国家发给补帖费4元,民工建勤每年为10个工日,1955年改为5个工日。
1957年以后,本县对公路养护实行道班与沿路群众共养的办法,即每公里有养护工1人,群众3人。群众的报酬,按社员的日高劳动力记工分。养护是就地取土,修铺路角,填平坑槽。逢连阴雨天,养路工日夜上路,以保证路面平整,维持运输车辆的畅通。
专业道班是公路养护的主要机构,1961年建第一个专业道班,至1985年,全县共设李庄、城郊、吴寨、朱庄、周寨、文庄、赵屯、关帝庙、朱楼、邵楼、陇海、园艺场、吴集等14个专业道班,有养路员180人。
砀山县公路管理站1985年养路道班状况一览表


二、监理
车辆管理建国前机动车辆极少,没有设立车辆监理机构。建国后机动车辆逐渐增加,1975年设立监理站,具体负责车辆管理工作(在此之前,车辆管理由县公安局治安委员会办理)。是年监理车辆304辆,其中大货车96辆,拖拉机208辆。1984年,监理车辆5089辆,其中货车504辆,大拖拉机348辆,三轮车28辆,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3814辆,农用汽车344辆,特种车6辆,客车45辆。
1977年开始,每年对各种机动辆进行一次检验,结合驾驶员年度审查,举办驾驶员培训班,课程有政治、机械常识、交通规划、实习操作等。
交通事故砀山县由于地处4省7县的交接处,又有陇海铁路及“310”国道从县境内横穿而过,交通比较发达,每日来往车辆也较多,交通事故程逐年上升的趋势。
1976—1985年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表
上一篇:第二节 铁路
下一篇:第四节 邮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