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成人教育
一、农民教育
民国16年(1927年),岳德广、孟宪华、陈从文、孟宪庄等人创办砀山县农民教育馆,地址在权集南半里许。该馆有房舍36间,占地36亩。馆内设有民众课堂、书报室、医药室、娱乐室、问事处、农业实验室、养蜂所、养鸡所及苗圃花园等。民国25年停办。
民国21年,共产党员刘铁梅在刘屯小学任校长,利用小学开办夜校,让农民进校识字明理,约一年左右时间,国民党政府查封了刘屯小学,夜校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县政府在各乡镇筹设民众学校100处,以教识字为主,辅以精神讲话,抗战歌曲、珠算、习字等,教材由县政府印发,不收费用。指定中小学教师、工作队队员、乡镇事务员担任义务教师,每年计扫除文盲3000人。
1950年,县政府拨出专款1685元,开办冬学。是年,评选出甲等模范教师2人,乙等模范教师4人,丙等模范教师3人。1951年,进一步加强冬学工作,从县到乡,建立领导机构,并培训冬学教师110人。1952年,采用祁建华创造的“速成识字法”进行扫盲运动。当年秋季训练了“速成识字法”教师358人,各区办了试验班,全县共办15班。
1953年后,冬学渐渐转为民校,坚持常年学习。根据学员文化程度分为识字班、高小班、初中班。是年,共有209班,4366名学员中脱盲的有703人。1954年11月上旬,集中训练民师414人。1955年冬至1956年春,4次集中训练民师1665人。
1958年,对农民业余教育县委提出“苦战15天,实现无盲县”的号召。要求形成“千人教,万人学,万人教,全民学”。县文教局抽出29人下乡具体协助扫盲,并编印同音识字课本8万多册。7月召开了全县扫盲积极分子大会,评出50个模范单位,351个积极分子。砀山县被省评为扫盲先进县,梅屯大队被评选为出席全国扫盲工作会议的先进单位。条河乡的杨翠萍,河北乡朱世云被推荐出席了全国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0年统计,脱盲学员担任社、队干部的478人,当会计、记工员的2916人,农业技术员、生产队长3132人,民校教师162人。
1962年至1966年,业余民校全部转为常年政治夜校,以学校政治时事政策为主,结合进行文化学习。
“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教育停顿,新文盲又不断产生。1980年,县和各区、社的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相继恢复,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下文任命了各区镇的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和兼职干部。1981年,通过参加地区脱盲验收,全县脱盲者5213人,居全地区首位。1985年11月17日至23日,县教育局、县共青团、县妇联联合抽调28人,对各区、乡的业余教育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查验结果,各区无盲率分别为:官庄区89.7%,赵屯区90.1%,梁寨区91%,唐寨区89.7%,陇海区90.2%,周寨区91%,关帝庙区90.3%,大寨区92%,高寨区92%,李庄区90.2%,朱寨区90%,城关镇97%。是年,12月24日至30日,经宿县行署验收,全县12至40周岁265500人,其中非文盲243753人,非文盲率为90.1%,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扫除文盲的县的标准。
二、职工教育
民国35年(1946)5月,县城内成立了民众教育馆。该馆的业务主要是推行县城内民众识字教育、群众娱乐及居民的卫生等。民国35年5月22日统计。该馆教职员9人,在籍学生总数为46人。民国36年,因战事停办。
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办店员夜校,利用晚上时间学习文化,学习理论和时事。1950年,在店员夜校的基础上,办起了一所职工业余学校,开始仅有一个识字班,学员28人,1951年下半年,职工业余学习增加到5所,学员783名,1958年至1960年,职工业余学校28所,学员4826人。被誉为省、专区的职工业余教育红旗县。1960年,先后出席了省和全国文教群英会,1966年4月,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教育福建现场会。“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业余教育停顿。
1980年,县成立了职工教育工作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职工业余教育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各部、办、局都有1名负责人抓职工教育工作,较大的工厂、企事业单位都配备了专职教师,全县计有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85人。共办专业训练班15期,培习经理、会计、统计、营业员、收购员1300多人,1983年初,职工业余教育改由县经委具体抓,县工会配合抓。是年,开办了转干人员初、高中文化补习班,县供销社、商业局等单位的职工业余学校,对本系统不及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职工进行补习。
三、函授教育
1956年8月,设立安徽省函授师范学校砀山分校(简称砀山函校)。配备函授教师3人,在全县小学教师中择优录取初师函授学员500人,学习部编初师语文、数学函授教材,1959年7月毕业。
1959暑期,砀山函校开办中师函授班,招收学员600人,开设语文、数学2科,学制二年,此后每年招生四、五百人,“文化大革命”中,函校停办。
1979年暑期,砀山函授恢复。在梁寨区办了的2个函授班,学员147人。1981年暑假后,全县12个区(镇)63个乡,共办起中师语文函授班49个,学员1768人;数学函授班27个,学员849人。因省、地区对中师函授无具体实施方案,无人管理,县又无权考核发证,于1985年停办。
1979年暑期,宿县地区教育学院在砀山县招收中文、数学大专函授生各30名,设砀师、朱小楼高中、良梨高中、唐寨高中4个辅导点,并分别在上述4校聘请辅导教师,间周面授辅导1次每次1天时间,至1983年暑期毕业。
1983年暑期,蚌埠教育学院在砀山县招收中文专科函授生2班,计85人,数学专科函授生2班68人。教育局从砀中、二中、砀师三校选聘辅导教师8名,在砀师设立辅导点,每2周面授1次,每次2天,寒假和暑假分别进行5天至10天的集中面授辅导。至1986年毕业。
四、广播电视教育
1979年2月,砀山县教育局、广播局、总工会联合开办了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宿县分校砀山教学点,具体业务由教育局工农业余教育股负责管理。经费由教育局支付,当年购买2部彩色电视机,招收全科生机械专业3人,电子专业5人。单科生英语32人,数学20人,化学7人,物理16人。学员来自教师的66人,知识青年7人,技术人员和工人各4人,干部2人,地址在教育局内。1980年录取学员74人,其中数学班17人,物理班15人,化学班11人,英语班29人,全科生2人。是年,教学点由教育局迁到砀山师范学校。
1985年2月5日,成立砀山县电大领导小组,下设电大办公室,编制4人。是年招收语言文学系72人,党政管理专业37人,档案学19人。学制:全脱产学习二年,半脱产学习三年。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考试及格者,国家承认其二年制大专学历,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
民国16年(1927年),岳德广、孟宪华、陈从文、孟宪庄等人创办砀山县农民教育馆,地址在权集南半里许。该馆有房舍36间,占地36亩。馆内设有民众课堂、书报室、医药室、娱乐室、问事处、农业实验室、养蜂所、养鸡所及苗圃花园等。民国25年停办。
民国21年,共产党员刘铁梅在刘屯小学任校长,利用小学开办夜校,让农民进校识字明理,约一年左右时间,国民党政府查封了刘屯小学,夜校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县政府在各乡镇筹设民众学校100处,以教识字为主,辅以精神讲话,抗战歌曲、珠算、习字等,教材由县政府印发,不收费用。指定中小学教师、工作队队员、乡镇事务员担任义务教师,每年计扫除文盲3000人。
1950年,县政府拨出专款1685元,开办冬学。是年,评选出甲等模范教师2人,乙等模范教师4人,丙等模范教师3人。1951年,进一步加强冬学工作,从县到乡,建立领导机构,并培训冬学教师110人。1952年,采用祁建华创造的“速成识字法”进行扫盲运动。当年秋季训练了“速成识字法”教师358人,各区办了试验班,全县共办15班。
1953年后,冬学渐渐转为民校,坚持常年学习。根据学员文化程度分为识字班、高小班、初中班。是年,共有209班,4366名学员中脱盲的有703人。1954年11月上旬,集中训练民师414人。1955年冬至1956年春,4次集中训练民师1665人。
1958年,对农民业余教育县委提出“苦战15天,实现无盲县”的号召。要求形成“千人教,万人学,万人教,全民学”。县文教局抽出29人下乡具体协助扫盲,并编印同音识字课本8万多册。7月召开了全县扫盲积极分子大会,评出50个模范单位,351个积极分子。砀山县被省评为扫盲先进县,梅屯大队被评选为出席全国扫盲工作会议的先进单位。条河乡的杨翠萍,河北乡朱世云被推荐出席了全国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0年统计,脱盲学员担任社、队干部的478人,当会计、记工员的2916人,农业技术员、生产队长3132人,民校教师162人。
1962年至1966年,业余民校全部转为常年政治夜校,以学校政治时事政策为主,结合进行文化学习。
“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教育停顿,新文盲又不断产生。1980年,县和各区、社的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相继恢复,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下文任命了各区镇的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和兼职干部。1981年,通过参加地区脱盲验收,全县脱盲者5213人,居全地区首位。1985年11月17日至23日,县教育局、县共青团、县妇联联合抽调28人,对各区、乡的业余教育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查验结果,各区无盲率分别为:官庄区89.7%,赵屯区90.1%,梁寨区91%,唐寨区89.7%,陇海区90.2%,周寨区91%,关帝庙区90.3%,大寨区92%,高寨区92%,李庄区90.2%,朱寨区90%,城关镇97%。是年,12月24日至30日,经宿县行署验收,全县12至40周岁265500人,其中非文盲243753人,非文盲率为90.1%,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扫除文盲的县的标准。
二、职工教育
民国35年(1946)5月,县城内成立了民众教育馆。该馆的业务主要是推行县城内民众识字教育、群众娱乐及居民的卫生等。民国35年5月22日统计。该馆教职员9人,在籍学生总数为46人。民国36年,因战事停办。
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办店员夜校,利用晚上时间学习文化,学习理论和时事。1950年,在店员夜校的基础上,办起了一所职工业余学校,开始仅有一个识字班,学员28人,1951年下半年,职工业余学习增加到5所,学员783名,1958年至1960年,职工业余学校28所,学员4826人。被誉为省、专区的职工业余教育红旗县。1960年,先后出席了省和全国文教群英会,1966年4月,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教育福建现场会。“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业余教育停顿。
1980年,县成立了职工教育工作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职工业余教育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各部、办、局都有1名负责人抓职工教育工作,较大的工厂、企事业单位都配备了专职教师,全县计有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85人。共办专业训练班15期,培习经理、会计、统计、营业员、收购员1300多人,1983年初,职工业余教育改由县经委具体抓,县工会配合抓。是年,开办了转干人员初、高中文化补习班,县供销社、商业局等单位的职工业余学校,对本系统不及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职工进行补习。
三、函授教育
1956年8月,设立安徽省函授师范学校砀山分校(简称砀山函校)。配备函授教师3人,在全县小学教师中择优录取初师函授学员500人,学习部编初师语文、数学函授教材,1959年7月毕业。
1959暑期,砀山函校开办中师函授班,招收学员600人,开设语文、数学2科,学制二年,此后每年招生四、五百人,“文化大革命”中,函校停办。
1979年暑期,砀山函授恢复。在梁寨区办了的2个函授班,学员147人。1981年暑假后,全县12个区(镇)63个乡,共办起中师语文函授班49个,学员1768人;数学函授班27个,学员849人。因省、地区对中师函授无具体实施方案,无人管理,县又无权考核发证,于1985年停办。
1979年暑期,宿县地区教育学院在砀山县招收中文、数学大专函授生各30名,设砀师、朱小楼高中、良梨高中、唐寨高中4个辅导点,并分别在上述4校聘请辅导教师,间周面授辅导1次每次1天时间,至1983年暑期毕业。
1983年暑期,蚌埠教育学院在砀山县招收中文专科函授生2班,计85人,数学专科函授生2班68人。教育局从砀中、二中、砀师三校选聘辅导教师8名,在砀师设立辅导点,每2周面授1次,每次2天,寒假和暑假分别进行5天至10天的集中面授辅导。至1986年毕业。
四、广播电视教育
1979年2月,砀山县教育局、广播局、总工会联合开办了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宿县分校砀山教学点,具体业务由教育局工农业余教育股负责管理。经费由教育局支付,当年购买2部彩色电视机,招收全科生机械专业3人,电子专业5人。单科生英语32人,数学20人,化学7人,物理16人。学员来自教师的66人,知识青年7人,技术人员和工人各4人,干部2人,地址在教育局内。1980年录取学员74人,其中数学班17人,物理班15人,化学班11人,英语班29人,全科生2人。是年,教学点由教育局迁到砀山师范学校。
1985年2月5日,成立砀山县电大领导小组,下设电大办公室,编制4人。是年招收语言文学系72人,党政管理专业37人,档案学19人。学制:全脱产学习二年,半脱产学习三年。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考试及格者,国家承认其二年制大专学历,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