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水上运输
一、航道
颍河系山河水,自河南省东流至阜阳市,在市内流程长13公里。
解放前,堤防失修,连年洪水四溢,汇聚成荡。由于航道淤淀及洪水冲击,增加航道弯曲,同时形成浅滩与深潭。解放后,为了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组织船民打捞乱石、木桩和岸边倒下的树木。遇沙滩用刮板,遇硬泥滩用双铧犁去犁,使阜阳至沫河口125公里航道轮船、木船长年通航。
阜阳颍河闸是蓄水灌溉结合的航运工程,分节制闸与船闸两部分。节制闸按流量每秒3500立方米设计。闸上最高洪水位33.47米,闸下洪水位32.8米,排洪频率5%,最大水级差9.5米。船闸按5级航道标准设计,闸空长140有效/130米,宽7.8有效/7.5米,“一”字平板闸门,闸门上闸首高10.24米,宽8.52米。下闸首高12.75米,宽8.52米。设计上游最低通航水位26米,下游最低通航水位21米。门坎高程上游24米,下游19.5米。阜阳节制闸于1958年5月建成,船闸于1963年6月通航。这项工程是颍河渠化的重点工程,在水利上能蓄水0.774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万亩,排水量3500立方米/秒,使颍河上游洪水能及时通过,阜阳至太和43公里航段条件有所改善,轮船、木船可常年通航,枯水期槽宽50米,水深1.2米。
二、渡口
市区有颍、泉河流过,渡运早就成为阜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解放前,阜阳三里湾有上、中、下3个渡口。上渡口东岸是小街子至阜蚌公路的起点,西岸是华严寺,上渡口下游约250米处是中渡口,它的西岸与阜阳城东关大路相接,东岸与去正午集的路相接,再往南300米处是下渡口。这3个渡口共有渡工70户,渡船3只(每只可载30—40人)、划子60只。
三里湾上游有毛家窝渡口,下游有七里河渡口。泉河上有小河咀、双摆渡、单摆渡、孙楼4个渡口,有渡工50户,小渡船3只,划子50只。
1958年颍河闸动工修建,三里湾上、中、下3个渡口因断水停摆,渡工24人转县搬运站,60人转三里运输队。由于颍河闸的兴建,1958年后,逐步形成了上游的田庄渡口,下游的三角州渡口。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颍河的毛家窝、田庄、三角州、七里河4个渡口,泉河的大石桥、泉河、双河、华严寺、小河咀5个渡口。
三、港口码头
解放前,阜阳的港口无固定码头,凭借自然岸坡,随着水位的升降和航道的变迁而转移。港口的吞吐量每年仅有2—3百吨,但到了解放后的1952年就增加到了10万吨。由于缺乏码头设施,连上下旅客的跳板都是客船自备,既窄又短,旅客上下船相当不方便。后来,添置了旅客专用跳板,搭上码腿,客运人员深入码头卖票、检票,用大广播宣传注意安全。
1953年于河滨路121号建筑一幢36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候船室,同时在河下建客运码头一座。踏步台阶用2厘米宽木板闸砌,添置宽跳板,安装跳板栏杆扶手,方便了旅客,确保了安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到1958年吞吐量高达每年85万吨。阜阳港不仅承担了临泉、界首、太和等县进出口物资的中转任务,而且为沟通豫、皖两省水路交通发挥重要作用。当时的阜阳港区三华里长的河下停泊着待装待卸的船只,以自然岸坡为装卸码头的形式,严重的阻碍了船运事业的发展。阜阳地委、行署根据码头的现实情况,经与河南省协商,从沈邱、临泉、界首、太和抽调民工1500余人在颍河闸左岸修建了一条连接闸上下码头的通道,平整了颍河闸南北及拦河坝的3处码头。1959年又在码头岸线增加到614米、其中直立式码头3座长35米,斜坡式码头5座,长217米、栈桥式码头6座,长62米,能停泊500吨级货驳船。装卸泊位共33个,设计吞吐量为50万吨。修建港口仓库3幢,面积1008平方米,堆场288平方米。堤内空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当车船到港不能及时衔接时,可作临时货场。同时修建上下旱闸2座,上闸单孔,下闸双孔。采用二级半斜坡式码头。第一级为低水位直立式,码头上设面积为3平方米平台,平板车可直接到码头前沿装卸。第二级为中、大水位斜坡式,码头上设面积为7平方米的平台,汽车可直接进入码头装卸。同时,每隔20米设4米×6米货台1个,临时堆放货物。两级码头以斜坡衔接,每隔6—8米设置跳步1个,作为上下装卸通道。
1959年在七里河货运码头上建一座客运码头,用一艘大木船供轮船停靠旅客上下之用,其候船室面积为270平方米。
1970年投资6.6万元扩建块石客运码头,中间为架车通道,空重板车可直通客运码头前沿。
1971年在东市区新建半机械化综合性的中转新港码头,其位置在颍河闸上左岸500米即颍、泉河交汇口处。新港码头岸线长350米,港区道路3条,面积6974平方米,装卸泊位40个,最大停泊能力为100吨级,前沿水深1.5米,仓库2幢,容积949.38立方米,货场3059平方米,大小货位30个。其中粮食、百货码头长度148米,煤炭码头长度140米,钢筋混凝土栈桥4座。装卸机械设备共计12台,内有吊机4台(最大起重能力为3吨),15米皮带输送机4台、15米高炮式皮带输送机2台、牵引车2辆,设计吞吐量为37万吨,总投资额96.3万元。
四、客货运输
客运1951年以前旅客都是乘木船。1952年起,客运由国家经营,先由华东拖无座位代客轮12号、13号跑阜阳至正阳关航班。1953年改正式客轮,仓内有座位,仓面有条凳,并设13吨木质趸船一艘。1956年换大趸船,开辟至河南愧店航线。客轮是定员180人的十四号和定员125人的一、三、四、十三号小客轮,后改由定员280人的“飞跃”、“前进”号跑阜阳至正阳关、阜阳至界首的航线。1973年又开辟阜阳至大田、阜阳至关集的航线。1964年统计年吞吐量达15.45万人,是1952年的3倍多,周转量达588.67万人公里,比1952年增长63%。在服务工作上,实行预售票、电话订票、上门送票、增设售票站点等。在客轮上保证茶水、食品与饭菜供应,博得旅客好评。仅据1959年统计,获锦旗31面、表扬信485封。
自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闸坝碍航,农村公共汽车班次逐渐增加、濉阜铁路客运正式运行,水路营运终因客流不多而日渐萧条。1979年客轮被迫调出,客运终止。
货运1952年前,由蚌埠私营轮船阜阳承揽,货运量甚少。1952年后,由国家经营,年货运量初仅9000吨,周转量184.32万吨公里。1954年增长到每年4.1万吨,周转量795.0万吨公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的加强,实行预确报制度,掌握拖队动向,以便在船只到达前落实货源,坚持每天的装卸、理货作业进度的生产例会制度,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船只周转,充分发挥了轮船拖带量大、快速准确及时的优势,1959年达到19.1万吨,周转量3305.0万吨公里的高峰。
帆船货运具有船小吃水浅,机动灵活的特点,既能在干流承担货运,又能发挥内河支流运输的优势。解放前,帆船主要是私人的,富者长途贩运,群众叫“自买头”(自己买货,自己运往外地销售),穷者逮鱼摸虾,偶尔承担短途货运,收取低廉的运费糊口。大船自成船帮,承运食盐、日用品和山窑货。解放初期,货运量每年只有1.69万吨。1952年党和政府担分散的个体木帆船组织起来,分18个中队、107个小队和1个班船(5吨以下)队。后来,由谢长发、杨启发为首组织了2个常年互助组,当年完成货运量2.15万吨。1956年3月成立了淮颍、淮安、民主、幸福、和平、胜利6个初级社,共有船541只,载重量5817吨,完成货运量12万吨。1958年7月成立光跃高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拥有船663只,载重量6400吨,当年完成货运量16.9万吨。1959年6月实行站社合一,改为阜阳颍河运输人民公社。70年代后期水上帆船运输逐年衰退。
五、港务
解放前,三里湾码头被黄牛船行及封建把头控制,他们上通官僚,下通土匪,敲榨勒索,其方法主要是掌握着商人的大批货物,愿给谁运就给谁运。因此,有些大船就乘机行贿,自揽大批货物,从中连拿带偷,一趟下来,够吃用2年。而众多船民、船工不得不向把头乞求,即使装散货,运费要抽头,还要缴纳苛捐杂税,所剩无几。广大船民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扎。
1950年10月成立了皖北淮河航运管理局,执行了以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为内容的三统政策,维护了航运秩序,发展了运输生产。
1952年,成立阜阳运输站,5月改为国营华东内河轮船公司安徽淮河公司阜阳办事处及淮北管理局阜阳办事处。秋季,阜阳专区木帆船联合运输社成立,后并入阜阳运输公司。
1954年,2个办事处合并。1958年10月成立阜阳航运管理站。1959年成立阜阳专区航运管理局。1961年设安徽省淮河航运管理局阜阳办事处。1984年设阜阳地区航运局阜阳港业务处。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加强航监管理,对航舶实行定期检验。根据船舶质量和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技术鉴定。50年代,分散包、包装、重包、轻包,60年代改为一、二、三、四类,同时核定载重吨位,船行区域,根据港区地形和避风避浪安全的需要,划分为空、重和检验停泊区,并设立码头牌,对船舶进出港实行签出签到,严格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违章。定期收听天气预报,设置风向标和风力信号竿,保证运输安全。
建立正规的理货作业制度,加强对货物运输管理是港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进口船舶运来的货物逐项登记,并分别用电话或送货单发给货主,在送货单上注明货到时间,以便安排仓库和起卸,对无故拖延不卸者,按规定收取超期延期费用。另外配备专职理货人员,实行码头顶档制度,了解掌握船、货动态;对货物实行斤收斤交、件收件交,不出差错,做到见漏就堵,见破就补,见散就扫,见偷就管,为货主代购芦席麻袋。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尽快妥善处理。
由于港口面积宽广,货场堆放分散,为确保国家财产安全,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1978年成立了港口警卫站,制定了维护港区物资安全的警卫制度,24小时值班巡逻。同时,在仓库、货场设置消防器,并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运输船舶年底实有数
运输船舶年底实有数(续)
颍河系山河水,自河南省东流至阜阳市,在市内流程长13公里。
解放前,堤防失修,连年洪水四溢,汇聚成荡。由于航道淤淀及洪水冲击,增加航道弯曲,同时形成浅滩与深潭。解放后,为了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组织船民打捞乱石、木桩和岸边倒下的树木。遇沙滩用刮板,遇硬泥滩用双铧犁去犁,使阜阳至沫河口125公里航道轮船、木船长年通航。
阜阳颍河闸是蓄水灌溉结合的航运工程,分节制闸与船闸两部分。节制闸按流量每秒3500立方米设计。闸上最高洪水位33.47米,闸下洪水位32.8米,排洪频率5%,最大水级差9.5米。船闸按5级航道标准设计,闸空长140有效/130米,宽7.8有效/7.5米,“一”字平板闸门,闸门上闸首高10.24米,宽8.52米。下闸首高12.75米,宽8.52米。设计上游最低通航水位26米,下游最低通航水位21米。门坎高程上游24米,下游19.5米。阜阳节制闸于1958年5月建成,船闸于1963年6月通航。这项工程是颍河渠化的重点工程,在水利上能蓄水0.774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万亩,排水量3500立方米/秒,使颍河上游洪水能及时通过,阜阳至太和43公里航段条件有所改善,轮船、木船可常年通航,枯水期槽宽50米,水深1.2米。
二、渡口
市区有颍、泉河流过,渡运早就成为阜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解放前,阜阳三里湾有上、中、下3个渡口。上渡口东岸是小街子至阜蚌公路的起点,西岸是华严寺,上渡口下游约250米处是中渡口,它的西岸与阜阳城东关大路相接,东岸与去正午集的路相接,再往南300米处是下渡口。这3个渡口共有渡工70户,渡船3只(每只可载30—40人)、划子60只。
三里湾上游有毛家窝渡口,下游有七里河渡口。泉河上有小河咀、双摆渡、单摆渡、孙楼4个渡口,有渡工50户,小渡船3只,划子50只。
1958年颍河闸动工修建,三里湾上、中、下3个渡口因断水停摆,渡工24人转县搬运站,60人转三里运输队。由于颍河闸的兴建,1958年后,逐步形成了上游的田庄渡口,下游的三角州渡口。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颍河的毛家窝、田庄、三角州、七里河4个渡口,泉河的大石桥、泉河、双河、华严寺、小河咀5个渡口。
三、港口码头
解放前,阜阳的港口无固定码头,凭借自然岸坡,随着水位的升降和航道的变迁而转移。港口的吞吐量每年仅有2—3百吨,但到了解放后的1952年就增加到了10万吨。由于缺乏码头设施,连上下旅客的跳板都是客船自备,既窄又短,旅客上下船相当不方便。后来,添置了旅客专用跳板,搭上码腿,客运人员深入码头卖票、检票,用大广播宣传注意安全。
1953年于河滨路121号建筑一幢36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候船室,同时在河下建客运码头一座。踏步台阶用2厘米宽木板闸砌,添置宽跳板,安装跳板栏杆扶手,方便了旅客,确保了安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到1958年吞吐量高达每年85万吨。阜阳港不仅承担了临泉、界首、太和等县进出口物资的中转任务,而且为沟通豫、皖两省水路交通发挥重要作用。当时的阜阳港区三华里长的河下停泊着待装待卸的船只,以自然岸坡为装卸码头的形式,严重的阻碍了船运事业的发展。阜阳地委、行署根据码头的现实情况,经与河南省协商,从沈邱、临泉、界首、太和抽调民工1500余人在颍河闸左岸修建了一条连接闸上下码头的通道,平整了颍河闸南北及拦河坝的3处码头。1959年又在码头岸线增加到614米、其中直立式码头3座长35米,斜坡式码头5座,长217米、栈桥式码头6座,长62米,能停泊500吨级货驳船。装卸泊位共33个,设计吞吐量为50万吨。修建港口仓库3幢,面积1008平方米,堆场288平方米。堤内空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当车船到港不能及时衔接时,可作临时货场。同时修建上下旱闸2座,上闸单孔,下闸双孔。采用二级半斜坡式码头。第一级为低水位直立式,码头上设面积为3平方米平台,平板车可直接到码头前沿装卸。第二级为中、大水位斜坡式,码头上设面积为7平方米的平台,汽车可直接进入码头装卸。同时,每隔20米设4米×6米货台1个,临时堆放货物。两级码头以斜坡衔接,每隔6—8米设置跳步1个,作为上下装卸通道。
1959年在七里河货运码头上建一座客运码头,用一艘大木船供轮船停靠旅客上下之用,其候船室面积为270平方米。
1970年投资6.6万元扩建块石客运码头,中间为架车通道,空重板车可直通客运码头前沿。
1971年在东市区新建半机械化综合性的中转新港码头,其位置在颍河闸上左岸500米即颍、泉河交汇口处。新港码头岸线长350米,港区道路3条,面积6974平方米,装卸泊位40个,最大停泊能力为100吨级,前沿水深1.5米,仓库2幢,容积949.38立方米,货场3059平方米,大小货位30个。其中粮食、百货码头长度148米,煤炭码头长度140米,钢筋混凝土栈桥4座。装卸机械设备共计12台,内有吊机4台(最大起重能力为3吨),15米皮带输送机4台、15米高炮式皮带输送机2台、牵引车2辆,设计吞吐量为37万吨,总投资额96.3万元。
四、客货运输
客运1951年以前旅客都是乘木船。1952年起,客运由国家经营,先由华东拖无座位代客轮12号、13号跑阜阳至正阳关航班。1953年改正式客轮,仓内有座位,仓面有条凳,并设13吨木质趸船一艘。1956年换大趸船,开辟至河南愧店航线。客轮是定员180人的十四号和定员125人的一、三、四、十三号小客轮,后改由定员280人的“飞跃”、“前进”号跑阜阳至正阳关、阜阳至界首的航线。1973年又开辟阜阳至大田、阜阳至关集的航线。1964年统计年吞吐量达15.45万人,是1952年的3倍多,周转量达588.67万人公里,比1952年增长63%。在服务工作上,实行预售票、电话订票、上门送票、增设售票站点等。在客轮上保证茶水、食品与饭菜供应,博得旅客好评。仅据1959年统计,获锦旗31面、表扬信485封。
自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闸坝碍航,农村公共汽车班次逐渐增加、濉阜铁路客运正式运行,水路营运终因客流不多而日渐萧条。1979年客轮被迫调出,客运终止。
货运1952年前,由蚌埠私营轮船阜阳承揽,货运量甚少。1952年后,由国家经营,年货运量初仅9000吨,周转量184.32万吨公里。1954年增长到每年4.1万吨,周转量795.0万吨公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的加强,实行预确报制度,掌握拖队动向,以便在船只到达前落实货源,坚持每天的装卸、理货作业进度的生产例会制度,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船只周转,充分发挥了轮船拖带量大、快速准确及时的优势,1959年达到19.1万吨,周转量3305.0万吨公里的高峰。
帆船货运具有船小吃水浅,机动灵活的特点,既能在干流承担货运,又能发挥内河支流运输的优势。解放前,帆船主要是私人的,富者长途贩运,群众叫“自买头”(自己买货,自己运往外地销售),穷者逮鱼摸虾,偶尔承担短途货运,收取低廉的运费糊口。大船自成船帮,承运食盐、日用品和山窑货。解放初期,货运量每年只有1.69万吨。1952年党和政府担分散的个体木帆船组织起来,分18个中队、107个小队和1个班船(5吨以下)队。后来,由谢长发、杨启发为首组织了2个常年互助组,当年完成货运量2.15万吨。1956年3月成立了淮颍、淮安、民主、幸福、和平、胜利6个初级社,共有船541只,载重量5817吨,完成货运量12万吨。1958年7月成立光跃高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拥有船663只,载重量6400吨,当年完成货运量16.9万吨。1959年6月实行站社合一,改为阜阳颍河运输人民公社。70年代后期水上帆船运输逐年衰退。
五、港务
解放前,三里湾码头被黄牛船行及封建把头控制,他们上通官僚,下通土匪,敲榨勒索,其方法主要是掌握着商人的大批货物,愿给谁运就给谁运。因此,有些大船就乘机行贿,自揽大批货物,从中连拿带偷,一趟下来,够吃用2年。而众多船民、船工不得不向把头乞求,即使装散货,运费要抽头,还要缴纳苛捐杂税,所剩无几。广大船民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扎。
1950年10月成立了皖北淮河航运管理局,执行了以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为内容的三统政策,维护了航运秩序,发展了运输生产。
1952年,成立阜阳运输站,5月改为国营华东内河轮船公司安徽淮河公司阜阳办事处及淮北管理局阜阳办事处。秋季,阜阳专区木帆船联合运输社成立,后并入阜阳运输公司。
1954年,2个办事处合并。1958年10月成立阜阳航运管理站。1959年成立阜阳专区航运管理局。1961年设安徽省淮河航运管理局阜阳办事处。1984年设阜阳地区航运局阜阳港业务处。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加强航监管理,对航舶实行定期检验。根据船舶质量和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技术鉴定。50年代,分散包、包装、重包、轻包,60年代改为一、二、三、四类,同时核定载重吨位,船行区域,根据港区地形和避风避浪安全的需要,划分为空、重和检验停泊区,并设立码头牌,对船舶进出港实行签出签到,严格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违章。定期收听天气预报,设置风向标和风力信号竿,保证运输安全。
建立正规的理货作业制度,加强对货物运输管理是港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进口船舶运来的货物逐项登记,并分别用电话或送货单发给货主,在送货单上注明货到时间,以便安排仓库和起卸,对无故拖延不卸者,按规定收取超期延期费用。另外配备专职理货人员,实行码头顶档制度,了解掌握船、货动态;对货物实行斤收斤交、件收件交,不出差错,做到见漏就堵,见破就补,见散就扫,见偷就管,为货主代购芦席麻袋。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尽快妥善处理。
由于港口面积宽广,货场堆放分散,为确保国家财产安全,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1978年成立了港口警卫站,制定了维护港区物资安全的警卫制度,24小时值班巡逻。同时,在仓库、货场设置消防器,并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运输船舶年底实有数
运输船舶年底实有数(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