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美术书法
一、美术
临泉美术门类众多。早在20世纪初,潘寨潘敬亭、高塘张凌汉、牛庄牛春田的国画,颇受推崇。潘敬亭所创作的《赵彦求寿图》曾参加南京举办的6省、市书画展。吕寨吕霞光的油画很有声誉,30年代在比利时皇家学院留学时,已显露头角,作品《裸女》画评为第一。抗日战争期间,吕霞光在重庆创作油画50幅,展览义卖,支援抗战。此后旅居法国,作品在世界享有声誉。建国后,县文化部门曾多次举办书画展,美术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年轻美术工作者和优秀作品。城关何保全自学成才,尤喜作连环画,所创作的《猴拳王》于1984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到1985年创作连环画册13种。潘寨潘克强创作的国画《版纳油瓜》于1982年选赴非洲七国展览。县文化馆刘子敬、师范教师李传新,都有一些优秀作品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业余绘画爱好者刘典才的水产动物画,也颇有名气。
临泉传统的木版年画、泥塑、剪纸,以及近年创作的皮毛画、烙笔画,都颇具特色。
(一)木刻版画木版门画、灶画、灯笼纸和八根柴扇面与河南朱仙镇灶门画齐名,是临泉县城四大传统木刻艺术品,有近200年的历史,畅销皖北及豫东南等地。清乾隆年间,沈丘集刘启法的曾祖父在河南省朱仙镇贩门画结识一位门画制版老师傅系鳏夫,以承担其后事的许诺,请来传授技术。在沈丘集设木版画作坊,刻印门画、灶画、灯笼纸、八根柴扇面、纸牌和对联等印刷品。
老门画艺人刘启法、施灿锦等,1954年加入印刷生产合作社(后改为《临泉报》社印刷厂),从事木版年画生产。1955年曾参加阜阳专区和安徽人民美术社组织的新门画木刻制版。1966年7月,参加省组织的10人雕刻小组,赴北京雕刻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风漆画“红色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木版门画、灶画、灯笼纸画和八根柴扇面全被视为“四旧”,禁止生产。70年代末,加以改革,始得复苏。
(二)泥塑临泉县民间泥塑历史悠久。建国前从事泥塑的民间艺人很多,俗称画匠,多为寺庙塑造神像。20世纪70年代,黄岭粮站职工王国栋创作《妈妈与宝宝》、《憧憬》等泥塑作品和木雕《花木兰》、《景阳冈》、《西游记》、《哪叱闹海》以及根雕艺术等,曾参加省举办的青年美展和阜阳地区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的展览。
(三)皮毛画县皮毛画厂制作的皮毛画,是按原作用各色狗皮拼缀缝制而成,具有国画风味,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可用于装饰宾馆、客厅、会议室等。品种有《奔马》、《狮》、《虎》、《雄鸡》、《喜鹊闹梅》等。长1~3米,宽0.7~1.7米,远销国内外。
(四)烙笔画1972年,城关油漆社试制,1977年投产,初用铁丝,后改用电烙铁,现用火笔,在三合板上作画。山水、花鸟、人物均可入画,富国画风味。1984年参加广州秋季交易会,并与省工艺美术公司签订供销合同。
(五)镜画制镜工艺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生产礼品、装饰等民用镜。分笔画、磨画、镀银画3种工艺。
(六)剪纸民间传统剪纸有“喜喜”字、“喜鹊闹梅”、“二龙戏珠”、“汉文花边”等门窗贴画。1970和1971年,刘子敬剪的“光辉形象(毛主席像)”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先后发表于《安徽日报》和《安徽群众画页》。鱼同城广播站刘凤勤的剪纸,曾在合肥、深圳等地展出。
二、书法
民国时,鱼同城镇牛庄牛春田善书真、草、隶、鸟字、梅花篆字、空心字6种字体,曾在阜阳展出,鸟字较有名气。建国后,经过多次书画展和培训,涌现一批书法爱好者,成果亦著。特别是1980年以后,先后举办阜阳、厦门、太和两地一县书画展;临泉、界首、太和3县美术书法联展;阜阳、许昌、连云港3地市书法联展;阜阳、保定两地书画联展;省老年书画联谊展览;阜阳、临泉、太和3县少年儿童书画联展等。习书者渐多。吕次山的魏行书,庄传林的行草书,刘子敬、李荫桐的楷隶书,王侠夫的魏楷书,都颇有功底。城关11岁童子何东亚书写的唐诗《出塞》,于1984年被全国少年书画展选展。近年,李海亭、李社余、梁东文、郭森等青年书法爱好者,也创作一批优秀作品。
临泉美术门类众多。早在20世纪初,潘寨潘敬亭、高塘张凌汉、牛庄牛春田的国画,颇受推崇。潘敬亭所创作的《赵彦求寿图》曾参加南京举办的6省、市书画展。吕寨吕霞光的油画很有声誉,30年代在比利时皇家学院留学时,已显露头角,作品《裸女》画评为第一。抗日战争期间,吕霞光在重庆创作油画50幅,展览义卖,支援抗战。此后旅居法国,作品在世界享有声誉。建国后,县文化部门曾多次举办书画展,美术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年轻美术工作者和优秀作品。城关何保全自学成才,尤喜作连环画,所创作的《猴拳王》于1984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到1985年创作连环画册13种。潘寨潘克强创作的国画《版纳油瓜》于1982年选赴非洲七国展览。县文化馆刘子敬、师范教师李传新,都有一些优秀作品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业余绘画爱好者刘典才的水产动物画,也颇有名气。
临泉传统的木版年画、泥塑、剪纸,以及近年创作的皮毛画、烙笔画,都颇具特色。
(一)木刻版画木版门画、灶画、灯笼纸和八根柴扇面与河南朱仙镇灶门画齐名,是临泉县城四大传统木刻艺术品,有近200年的历史,畅销皖北及豫东南等地。清乾隆年间,沈丘集刘启法的曾祖父在河南省朱仙镇贩门画结识一位门画制版老师傅系鳏夫,以承担其后事的许诺,请来传授技术。在沈丘集设木版画作坊,刻印门画、灶画、灯笼纸、八根柴扇面、纸牌和对联等印刷品。
老门画艺人刘启法、施灿锦等,1954年加入印刷生产合作社(后改为《临泉报》社印刷厂),从事木版年画生产。1955年曾参加阜阳专区和安徽人民美术社组织的新门画木刻制版。1966年7月,参加省组织的10人雕刻小组,赴北京雕刻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风漆画“红色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木版门画、灶画、灯笼纸画和八根柴扇面全被视为“四旧”,禁止生产。70年代末,加以改革,始得复苏。
(二)泥塑临泉县民间泥塑历史悠久。建国前从事泥塑的民间艺人很多,俗称画匠,多为寺庙塑造神像。20世纪70年代,黄岭粮站职工王国栋创作《妈妈与宝宝》、《憧憬》等泥塑作品和木雕《花木兰》、《景阳冈》、《西游记》、《哪叱闹海》以及根雕艺术等,曾参加省举办的青年美展和阜阳地区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的展览。
(三)皮毛画县皮毛画厂制作的皮毛画,是按原作用各色狗皮拼缀缝制而成,具有国画风味,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可用于装饰宾馆、客厅、会议室等。品种有《奔马》、《狮》、《虎》、《雄鸡》、《喜鹊闹梅》等。长1~3米,宽0.7~1.7米,远销国内外。
(四)烙笔画1972年,城关油漆社试制,1977年投产,初用铁丝,后改用电烙铁,现用火笔,在三合板上作画。山水、花鸟、人物均可入画,富国画风味。1984年参加广州秋季交易会,并与省工艺美术公司签订供销合同。
(五)镜画制镜工艺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生产礼品、装饰等民用镜。分笔画、磨画、镀银画3种工艺。
(六)剪纸民间传统剪纸有“喜喜”字、“喜鹊闹梅”、“二龙戏珠”、“汉文花边”等门窗贴画。1970和1971年,刘子敬剪的“光辉形象(毛主席像)”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先后发表于《安徽日报》和《安徽群众画页》。鱼同城广播站刘凤勤的剪纸,曾在合肥、深圳等地展出。
二、书法
民国时,鱼同城镇牛庄牛春田善书真、草、隶、鸟字、梅花篆字、空心字6种字体,曾在阜阳展出,鸟字较有名气。建国后,经过多次书画展和培训,涌现一批书法爱好者,成果亦著。特别是1980年以后,先后举办阜阳、厦门、太和两地一县书画展;临泉、界首、太和3县美术书法联展;阜阳、许昌、连云港3地市书法联展;阜阳、保定两地书画联展;省老年书画联谊展览;阜阳、临泉、太和3县少年儿童书画联展等。习书者渐多。吕次山的魏行书,庄传林的行草书,刘子敬、李荫桐的楷隶书,王侠夫的魏楷书,都颇有功底。城关11岁童子何东亚书写的唐诗《出塞》,于1984年被全国少年书画展选展。近年,李海亭、李社余、梁东文、郭森等青年书法爱好者,也创作一批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