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土壤改良
县内耕地,按原质地划分,有砂礓黑土、湖土、棕壤3个土,15个土属,79个土种。其中湖土占26%,棕壤土占14%,砂礓黑土占60%。除大部分湖土外,均属质地差、耕层浅的低产土壤。大面积的砂礓黑土和棕壤更为瘠薄。建国前,群众有“黑砂礓,好赖苗,种一葫芦收一瓢”、“坡黄土,土冲光,十年种,九年荒”之说。建国后,针对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湖土类、黄湖土亚类中的砂土和夹层砂,漏水漏肥。“雨天一包浆,旱天火烧苗”。局部地方进行挖淤压沙,挖沙压淤,客淤压沙、客沙压淤,沙淤掺合。
砂礓黑土地一般所处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耕层薄,质地粘,雨天易受渍,无雨龟裂易受旱。分片规划挖农田沟洫、逐年增施有机肥。1958年以后,砂土地方,机耕逐年加深耕层。
棕壤地区多属坡地,普遍分段开挖截岗沟,减少地表冲刷径流。70年代以后,半岗、润河、南照等区开始在砂礓黑土地和棕壤带进行旱改水,实行麦稻、油稻水旱一年两熟,水旱交替促进土壤熟化。1986年,在两类土壤上发展水稻23万亩,形成水稻土15万亩。1987年,大面积的田块,已由建国初期的亩产小麦50公斤,达到小麦每亩200—250公斤,水稻亩产317公斤。
二、农田水利建设
颍上县虽为平原,但境内起伏不平,低湖洼地较多,岗地易旱,洼地易涝。建国前,虽修一些水利工程,因缺乏统一规划,标准低,管理不善而无济于事。建国后,防洪除涝兼顾,排灌结合,多次修复加固淮河、颍河大堤,至1985年,已修筑干、支堤防总长357.2公里,疏浚大中沟34条,开挖人工沟河6条,总长460公里,排涝沟洫626条。1987年止,建大中小型水闸165座,桥梁686座,达万亩灌区的机电排灌站7个,小型排灌站152处,电力排涝站31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2.34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达39.33万亩。历史遗留下来的116万亩洼地,已有108万亩基本得到治理。其中65万亩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得到根治。现有防洪保护农田129万亩,有76万亩可防20年一遇的洪水。大部分地方基本扭转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县内耕地,按原质地划分,有砂礓黑土、湖土、棕壤3个土,15个土属,79个土种。其中湖土占26%,棕壤土占14%,砂礓黑土占60%。除大部分湖土外,均属质地差、耕层浅的低产土壤。大面积的砂礓黑土和棕壤更为瘠薄。建国前,群众有“黑砂礓,好赖苗,种一葫芦收一瓢”、“坡黄土,土冲光,十年种,九年荒”之说。建国后,针对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湖土类、黄湖土亚类中的砂土和夹层砂,漏水漏肥。“雨天一包浆,旱天火烧苗”。局部地方进行挖淤压沙,挖沙压淤,客淤压沙、客沙压淤,沙淤掺合。
砂礓黑土地一般所处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耕层薄,质地粘,雨天易受渍,无雨龟裂易受旱。分片规划挖农田沟洫、逐年增施有机肥。1958年以后,砂土地方,机耕逐年加深耕层。
棕壤地区多属坡地,普遍分段开挖截岗沟,减少地表冲刷径流。70年代以后,半岗、润河、南照等区开始在砂礓黑土地和棕壤带进行旱改水,实行麦稻、油稻水旱一年两熟,水旱交替促进土壤熟化。1986年,在两类土壤上发展水稻23万亩,形成水稻土15万亩。1987年,大面积的田块,已由建国初期的亩产小麦50公斤,达到小麦每亩200—250公斤,水稻亩产317公斤。
二、农田水利建设
颍上县虽为平原,但境内起伏不平,低湖洼地较多,岗地易旱,洼地易涝。建国前,虽修一些水利工程,因缺乏统一规划,标准低,管理不善而无济于事。建国后,防洪除涝兼顾,排灌结合,多次修复加固淮河、颍河大堤,至1985年,已修筑干、支堤防总长357.2公里,疏浚大中沟34条,开挖人工沟河6条,总长460公里,排涝沟洫626条。1987年止,建大中小型水闸165座,桥梁686座,达万亩灌区的机电排灌站7个,小型排灌站152处,电力排涝站31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2.34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达39.33万亩。历史遗留下来的116万亩洼地,已有108万亩基本得到治理。其中65万亩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得到根治。现有防洪保护农田129万亩,有76万亩可防20年一遇的洪水。大部分地方基本扭转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