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二十年,基督教传入六安。英国传教士约翰·柯斐理牧师来六安传教,创设福音会,在城关老衙门台南街兴建了一座福音堂。民国13年,基督教在六安开始衰落,教徒仅剩50人。到建国初,只剩下20余人,集中在城关,基本上停止了活动。民国期间,福音堂牧师、英国人贾和理,在六安开办了一所“同仁医院”。境内传教的牧师,除英国人外,先后还有中国籍牧师张子固(河南固始人)和本县人吕少良、洪家惠。
建国后,1951年,由霍邱河口集迁到本县固镇的基督教徒李祝三,开设诊所,并在家里做“礼拜”,受他的影响周围有不少人逐渐信教。至1957年冬,固镇信仰基督教的已有96户148人。1958年,李祝三受到批判,信徒们停止做礼拜。1959年,县内还有基督教堂两座,分别设在城关和固镇,有教徒200人。1961年以后,再次停止活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内基督教在张湾乡首先恢复活动。以后又陆续扩大,至1985年,县境内已出现50多个“家庭聚会”点。这些家庭聚会点大部分在本县西北边缘地区,与寿县、霍邱两县接壤地带。这一布局状态,主要是信教群众走亲访友逐步串联自发形成的,所以活动情况较为混乱,地点经常变动,形式也往往超出正常的宗教活动范围,有些地方还带有封建迷信色彩。1985年6月,成立“六安县基督教三自(自治、自传、自养)爱国运动委员会”,由张义明等5人负责筹备召开代表会议。同时,对家庭聚会点进行整顿。先后在固镇、马头、张湾、挥手等乡、镇设立4个活动点。1986年,信教群众发展到4470人,分布在4个区(丁集、徐集、新安、木厂)16个乡镇,又增设了潘兴、淠东、木厂、东桥、顺河、钱集、翁墩、十字路、单王等9个活动点。经过统一规划,全县13个活动点划为木厂、新安、丁徐集三个片。每个活动点都成立“三自爱国活动小组”。每片每两个月活动一次,学习党和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考察义务传道人员的宗教知识水平,并努力引导信教群众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每个活动点每星期天早晨做一次礼拜,并订有爱国公约和管理制度,进行正常化活动。各活动点的教堂,分别利用信教群众的私房和庙宇旧址,群众称作简易教堂。此外,还选派两名信教群众参加寿县义务传道学习班学习并受洗。1983年,人民政府为李祝三平反昭雪。固镇活动点执事张义明还被选为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政协六、七、八届委员。
上一篇:第二节 天主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