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村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1949~1987年的39年间,全县人口增长81.1%,农业人口增长73.4%。农业劳动力的增长低于农业人口的增长,为51.43%,年递增1.11%。


民国36年(1947)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约占80%,1979年全县12~40岁农业人口为 518311人,文盲占40.3%。

新中国建立前,农村劳动力以农为主。50年代以后,随着乡村工商业的发展,劳动力投向发生变化。1983年,全县农村劳动力193283入,其中从事农业的184427人,占95.42%。1985年全县农村劳动力208452人,其中从事农业的187780人,占90.08%;乡村工业的6238人,占2.99%;建筑业的2389人,占1.15%:商业的2410人,占1.16%:文教事业的2998人,占1.44%,运输业的973人,占0.47%:其他行业的5664人,占2.71%。1987年,全县农村劳动力为215792人,其中从事农业的184163人,占85.43%;乡村工业的7723人,占3.58%;建筑业的4208人,占1.95%;商业的2767人,占1.28%;文教事业的2975人占1.38%;运输业的1367人,占0.63%;行政管理人员773人,占0.36%;剩余劳力11816人,占5.48%。


劳动生产率据全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计算,1949年每个劳动力(以男女整半劳动力混合计算)年产粮食(包括稻谷、麦、豆类、山芋)为905.7公斤,1956年为1403公斤,1978年为842公斤,1987年为528公斤。每个劳动力农林牧副渔业年收入:1949年为177.26元,1957年为376.62元,1978年为416.69元,1987年为581.44元(均按1980年不变价)。

二、土地

据1972年航空摄影图片测算,全县总面积为3814平方公里,换算为572.1万亩。


耕地近40年来,本县耕地里始增后减,逐年下降超势。1949年为44.11万亩,1953年为46.20万亩,1956年梅、晌两水库蓄水后,耕地面积降为39.05万亩。1958~1987年,城乡建房、交通、水利建设等项共占耕地4.94万亩。1987年有耕地34.11万亩,其中水田30.87万亩,旱地3.24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1949年为1.426亩,1957年为又1.149亩,1980年为0.653亩,1987年为0.636亩。

1981年农业区域规划资料:耕地座落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占20.0%:100~300米之间的占23.7%:300~500米的占30.6%;500~700米的占17.4%:700米以上的占8.3%。


山地1949年,全县宜林山地为441万亩。50年代后期梅、响两水库淹没山地15万亩。农业人均占有山地面积,1949年为14.255亩,1957年为12.53亩,1980年为8.15亩,1987年为7.94亩。


土地利用率山区耕地少,和平环境无荒废现象。山区多沤水田,1949年耕地复种指数仅为121%。农业合作化后,复种指数提高,1956年为214%。1965年又降为164%。1984年推行改沤扩午后,1987年复种指数为194%。山地利用率,随着林业的起伏而波动,1951年林山占山地总面积的83.7%,1957年降至71.4%。1976年林山面积跌落到46.8%。1981年开始回升,林山面积占山地面积的52.8%,1987年提高到61%。


土地生产率按1987年价格测算,全县土地每亩每年产出:耕地为150元,林地为5元,桑园为450元,茶园为150元,板栗园为25元。

三、劳动工具


耕作机具民国年间和解放初,境内耕作农具多为铁木结构的犁、耙、耖、大锄等。1952年,引进双轮双铧犁,19513年达64部。1957年引进铁制步犁,至1977年,油坊店、面冲、江店等地农机修配厂共仿制生产150部。1967年白大农场和史河园艺场各购一台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本县始有机械耕地。1977年国家补助本县社队购置农机投资35.6万元,购中型拖拉机22台,手扶拖拉机350台,插秧机20台。1979年有中小型拖拉机569个混合台、7142千瓦,其中上海—50型、江淮—50型、丰收—35型等中型拖拉机共91台、2972千瓦,江淮—12型等小型手扶拖拉机478台、4179千瓦:白塔畈、大岗、开顺、徐冲、果子园等15个公社建立拖拉机站,全县机耕耙面积为7800亩。


1980年后,集体农业机械承包、租赁或转让给农户家庭经营。1987年,全县中小型拖拉机共为847混合台、8754千瓦,比1979年增加 278混合台、1612千瓦,多用于运输,机耕耙面积较1979年减少 94%。


1976年引进上海1型机动插秧机2台,1977年引进六安、舒城产插秧机19台。经试用,因机械质量、性能差等原因,使用单位退给生产厂家。

植保机具1956年前,农民使用人工和竹木结构的虫梳和闹羊花水、草木灰防治病虫。1957年部份农业社购置手摇喷雾(粉)器,开始手动机械灭虫。1972年国营史河园艺场购置东方红背负式1千瓦机动喷雾(粉)器一台,白大农场购置上海36型2千瓦担架式机动喷雾(粉)器一台。70年代植保机械得到广泛运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手动喷雾(粉)器适合家庭使用,增加较快。至1985年,全县共有机动喷雾(粉)器167台、272千瓦,手动喷雾(粉)器1959架。1987年手动喷雾(粉)器增为5227架,机动喷雾(粉)器为210台。

脱粒机具50年代前后,麦类、豆类脱粒工具,是竹木结构的连耞;稻谷脱粒多用牛拉石磙压,少数用掼桶:玉米脱粒用手剥或手握小木板搓落。

1963年江店公社购进M—1100型杆式机动脱粒机一台,徐冲公社购进F—150型机动脱粒机一台。1974年,开顺公社购进红旗400型钉齿式半喂入脱粒机,吴店农机厂仿制J—36型铸钢式脱粒机80台。1979年全县有各种型号脱粒机400台。1985年为239台1987年保有量为124台。多已旧废。现多数农民仍沿用古老的脱粒工具和方法。


排灌机具1958年以前为人力操作的桔槔戽斗、水车等工具,1958年,县农水局购进一台1105型煤气机,配4BA—25型水泵,功能好,受群众欢迎。60年代县内排灌机械增长较快。70年代电动抽水机有发展,主要机械有小型潜水泵、靠硬泵和微型单相电泵;有些地方建立电灌站。1985年底,全县有动力排灌机械931台套,其中柴油机634台、2630千瓦,电动机297台、2611千瓦。1987年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76台套、9234千瓦。


加工机具


制茶民国期间至建国初,境内制茶沿用铁锅炒、小扫帚翻、烘篮烘干。1952年试制红茶,全县有初制组156个,每组配有木质单桶人力揉捻机1~3台,提高了制茶工效。1954年后改制绿茶。1956年青山镇利用青龙河水力安装四桶揉捻机一台。1966年县农机厂开始生产641型揉捻机,装备乡村茶叶初制厂。1973年县投资 1.76万元,在面冲公社建年产5万公斤的全程机械化茶叶初制厂。1984年全县有乡办茶叶初制厂109个,厂房1096间,杀青机 128台,各种型号揉捻机318台,烘干机839台;配套动力有柴油机43台、760千瓦,电动机610台、14447千瓦;年加工干茶100多万公斤。1987年,除片茶、毛峰等名茶,沿用传统工艺制作外,制茶已实现机械化。


煮茧缫丝50年代以前,均以锅煮茧、手工抽丝。50年代,国家收购站建烘茧房,70年代末,县办缫丝厂开始机械缫丝。至1987年,县、区建缫丝厂五个,缫丝实现机械化。


粮油加工民国年间,粮食加工用石磨、石碾、臼、木砻,油粮加工用木制油榨。50年代至1987年,粮油加工逐步实现机械化。

四、耕畜

解放初,农田耕耙仍以畜力为主。1949年全县有役牛11355头。土改后,役牛增为17699头。1957年役牛增为23379头。1959年后,因缺草料和宰食耕畜,1962年役牛下降至18233头。1976年后农业机械增加,但山区小田块仍须牛力完成耕耙作业,因此役牛呈增长趋势。1984年役牛增为26603头。1985年增加到28638头。1987年为31622头,每头役牛约负担耕地11亩。

五、农业技术


土地改革完成后,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试验、推广,特别是实用技术。


粮油生产引进新品种,更换老品种,培育繁殖优良品种,近些年主要推广三杂品种(杂交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推行泥水、盐水选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


茶叶生产老茶棵台刈更新、培土改梯,改造老茶园,条播密植建设新茶园;普及适时分批采摘,中耕施肥,提高茶叶产量和内质;继承“六安瓜片”传统技术,借鉴外地名茶制作方法发展新产品和外销产品。


桑蚕生产引进优良桑苗,改造老桑园,采用种植、嫁接新技术,发展密植无杆桑园;推广“春季伐条采叶,夏季疏小枝、留大条采叶,秋季采叶留“锅铲叶”的采养结合技术;推行“小蚕共育,大蚕共养”方法和“室内外条桑育,熟蚕自动上簇”饲养等技术。


畜牧生产引进良种,繁育良种,选育本地优良品种;普及科学饲养方法和防病、治病知识。


渔业生产推广人工繁殖鱼苗技术,普及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和流水养鱼。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