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地主武装
一、武力
李家圩豢养一支护圩守寨的武装。清代,有兵丁200人左右,使用的是土枪、土炮,当时拥有大土炮两门,小土炮20门,土枪600支;圩内可自制火药,建有火药库。
民国时期,李家圩为增强防御能力,又新建一个圩寨。此时,李家圩兵丁扩充到400人,并强迫佃户每家购买步枪一支,买不到枪的,交银元80块。民国20年(1931)前后,除老式武器外,新式武器有迫击炮2门,手提式冲锋枪20支,步枪300支,手枪100支,圩内有枪械修理所。
二、代表人物
在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公元1851~1866年),李家圩掌管军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李道南。开始在本县组织团练,自任练总。后任清军的候补参将,跟随英翰到处追剿太平军和捻军。据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和民国17年(1928)《霍邱县志》记载:“李道南,尽先候补参将,从戎有年,屡建战功,由怀庆追贼(指太平军和捻军)至太和,昼夜兼行,积劳在营病殁”。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被清王朝追赠副将。
民国年间,李松泉(外号四胡子)继承祖父掌管武装,曾先后担任霍邱西乡一二三区铲共义勇军大队长、保卫团团总、区总董、铲共义勇军第四团团长等职务。民国21年(1932),国民党军队攻占霍邱后,师长徐廷瑶亲自召见李松泉,并赠给迫击炮2门、手提式冲锋枪6支。随后,蒋介石又特电嘉奖“力抵强寇,保卫乡闾”。
民国24年(1935),当地土豪劣绅强迫老百姓出钱为李家圩竖碑(石碑竖在马店东半公里处,后来人称牌坊店子)。碑的正面刻有蒋中正特电嘉奖“力抵强寇,保卫乡闾”。两边的对联是:
“外攘而内安,效管子农兵御寇。
爱乡及报国,继曾公团练之名。”
碑的背面记述李家圩几代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反对红军的所谓“功德”。两边配联是:
“沣湖沣水清,杰士挺身桃园再现。
鞍山千仞刀,丰碑对峙防躅长存。”
李松泉手握武装,杀人如麻,群众称他“杀人魔王”。
三、罪行
咸丰年间,本县农民纷纷响应太平军和捻军起义,反抗清王朝的黑暗统治。李家圩的三个老圩主李道南、李亚南、李图南联合本县的大地主管、胡、刘、窦、赵、王、孙等,强迫农民组织团练镇压农民起义军。他们一家先后杀害义军及其家属400多人。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捻军一部从淮北押运钱粮路经李家圩,大队过后,李家圩出动兵丁截其后卫,劫掠许多金银,并将俘虏的捻军士兵绑在李家圩树上杀死。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本县西山套参加捻军和太平军的农民陆续返回故乡,李家圩出动兵丁前往围剿,一夜间将西山套农民房屋全部烧尽,杀人无数,鸡犬不留。
在此前后,李道南当上清军参将,从怀庆(今河南省沁阳县)到太和,杀害起义军和农民难以计数。据当地老人说:他路过家乡时,马身上的毛被人血凝住。
民国16年至21年(1927~1932),本县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红军、赤卫队和农会,开展土地革命。李家圩的圩主李松泉、李梦庚联合刘继渊、赵益吾等,组织一支1000余人的“铲共义勇军”同时强迫农民加入红、白学会等反动会道门,反抗红军。李松泉任“铲共”团长,李梦庚任参谋长,他们四处搜集红军情报,捕杀红军干部、战士及其家属。
民国19年(1930)7月,李松泉在马店杀害红军宣传主任赵少川等6人,又杀死屈文述、张三和冷二的哥哥等。庙岗乡汪培松的父亲身上被浇上煤油,活活烧死。
民国20年(1931)5月,李松泉在马店杀害红军干部汪凤祥、汪凤岐、陈继中、何老三、黄麻子等5人,并剖腹挖心,将人头挂在马店南头。然后,又带兵到龙潭寺,将汪姓30多户房屋烧尽,有5户被斩尽杀绝,有15户被逼得妻离子散。
民国21年(1932)5月,红二十五军解放霍邱县城,李梦庚、裴毅公等以“皖北难民请愿团”身份到南京活动,促使国民党令驻蚌埠空军第七航空队逐日轰炸霍邱城关及李家圩周围村庄,炸死群众多人。住在李家圩南边李兽医的妻子,就是在这次轰炸中被炸死的。
马店北杨山,是李松泉的杀人场,从民国19年至21年(1930至1932),他在此杀害红军、赤卫队战士,农会会员,以及红军家属600多人。
从民国20年到21年(1931到1932),红军和赤卫队曾几次攻打李家圩,李松泉凭恃深沟高墙负隅顽抗,均未打开,一些红军、赤卫队战士反被圩内枪、炮打死打伤。
民国36年(1947)秋,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以李梦庚、李焕球为首的李家圩地主,联合本县刘继渊、赵益吾以及河南省固始县的蔡小谷、董良才等大地主,组织民团和红、白学会,实行联防,对抗解放军,残害人民。他们先后杀害解放军营长曹海山及群众多人。
李家圩豢养一支护圩守寨的武装。清代,有兵丁200人左右,使用的是土枪、土炮,当时拥有大土炮两门,小土炮20门,土枪600支;圩内可自制火药,建有火药库。
民国时期,李家圩为增强防御能力,又新建一个圩寨。此时,李家圩兵丁扩充到400人,并强迫佃户每家购买步枪一支,买不到枪的,交银元80块。民国20年(1931)前后,除老式武器外,新式武器有迫击炮2门,手提式冲锋枪20支,步枪300支,手枪100支,圩内有枪械修理所。
二、代表人物
在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公元1851~1866年),李家圩掌管军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李道南。开始在本县组织团练,自任练总。后任清军的候补参将,跟随英翰到处追剿太平军和捻军。据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和民国17年(1928)《霍邱县志》记载:“李道南,尽先候补参将,从戎有年,屡建战功,由怀庆追贼(指太平军和捻军)至太和,昼夜兼行,积劳在营病殁”。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被清王朝追赠副将。
民国年间,李松泉(外号四胡子)继承祖父掌管武装,曾先后担任霍邱西乡一二三区铲共义勇军大队长、保卫团团总、区总董、铲共义勇军第四团团长等职务。民国21年(1932),国民党军队攻占霍邱后,师长徐廷瑶亲自召见李松泉,并赠给迫击炮2门、手提式冲锋枪6支。随后,蒋介石又特电嘉奖“力抵强寇,保卫乡闾”。
民国24年(1935),当地土豪劣绅强迫老百姓出钱为李家圩竖碑(石碑竖在马店东半公里处,后来人称牌坊店子)。碑的正面刻有蒋中正特电嘉奖“力抵强寇,保卫乡闾”。两边的对联是:
“外攘而内安,效管子农兵御寇。
爱乡及报国,继曾公团练之名。”
碑的背面记述李家圩几代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反对红军的所谓“功德”。两边配联是:
“沣湖沣水清,杰士挺身桃园再现。
鞍山千仞刀,丰碑对峙防躅长存。”
李松泉手握武装,杀人如麻,群众称他“杀人魔王”。
三、罪行
咸丰年间,本县农民纷纷响应太平军和捻军起义,反抗清王朝的黑暗统治。李家圩的三个老圩主李道南、李亚南、李图南联合本县的大地主管、胡、刘、窦、赵、王、孙等,强迫农民组织团练镇压农民起义军。他们一家先后杀害义军及其家属400多人。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捻军一部从淮北押运钱粮路经李家圩,大队过后,李家圩出动兵丁截其后卫,劫掠许多金银,并将俘虏的捻军士兵绑在李家圩树上杀死。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本县西山套参加捻军和太平军的农民陆续返回故乡,李家圩出动兵丁前往围剿,一夜间将西山套农民房屋全部烧尽,杀人无数,鸡犬不留。
在此前后,李道南当上清军参将,从怀庆(今河南省沁阳县)到太和,杀害起义军和农民难以计数。据当地老人说:他路过家乡时,马身上的毛被人血凝住。
民国16年至21年(1927~1932),本县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红军、赤卫队和农会,开展土地革命。李家圩的圩主李松泉、李梦庚联合刘继渊、赵益吾等,组织一支1000余人的“铲共义勇军”同时强迫农民加入红、白学会等反动会道门,反抗红军。李松泉任“铲共”团长,李梦庚任参谋长,他们四处搜集红军情报,捕杀红军干部、战士及其家属。
民国19年(1930)7月,李松泉在马店杀害红军宣传主任赵少川等6人,又杀死屈文述、张三和冷二的哥哥等。庙岗乡汪培松的父亲身上被浇上煤油,活活烧死。
民国20年(1931)5月,李松泉在马店杀害红军干部汪凤祥、汪凤岐、陈继中、何老三、黄麻子等5人,并剖腹挖心,将人头挂在马店南头。然后,又带兵到龙潭寺,将汪姓30多户房屋烧尽,有5户被斩尽杀绝,有15户被逼得妻离子散。
民国21年(1932)5月,红二十五军解放霍邱县城,李梦庚、裴毅公等以“皖北难民请愿团”身份到南京活动,促使国民党令驻蚌埠空军第七航空队逐日轰炸霍邱城关及李家圩周围村庄,炸死群众多人。住在李家圩南边李兽医的妻子,就是在这次轰炸中被炸死的。
马店北杨山,是李松泉的杀人场,从民国19年至21年(1930至1932),他在此杀害红军、赤卫队战士,农会会员,以及红军家属600多人。
从民国20年到21年(1931到1932),红军和赤卫队曾几次攻打李家圩,李松泉凭恃深沟高墙负隅顽抗,均未打开,一些红军、赤卫队战士反被圩内枪、炮打死打伤。
民国36年(1947)秋,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以李梦庚、李焕球为首的李家圩地主,联合本县刘继渊、赵益吾以及河南省固始县的蔡小谷、董良才等大地主,组织民团和红、白学会,实行联防,对抗解放军,残害人民。他们先后杀害解放军营长曹海山及群众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