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天主教传入概况
早在元朝时,天主教就传入安徽。鸦片战争,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天主教在我国内地开始了大规模的传播活动。据《皖政要辑》等资料记载,池州最早设立天主教的情况为:石埭于1969年,建德于1869年,铜陵于1869年,东流于1872年,青阳县于1880年,贵池县于1898年。上述教堂大多为法国人建立。法国传教士金式玉神甫先后在东至(1868年始)、青阳(1871年始)进行传教活动,被称为安徽最杰出的传教士。法人笪味德于光绪初年入贵池传教。他们‘在池建立教堂、发展教徒。至清末,池州府属共有大小教堂47所,即贵池8所,青阳7所,石台2所,东流7所,建德18所,铜陵5所,贵池、青阳的教徒都在2000人以上。
天主教在传教的同时,注意举办各类社会事业,借以吸引信徒,协助传教、扩大其影响。建国以前,天主教共举办小学及育婴堂等8所,医疗机构7所。建国后,一部分停办,一部分由人民政府接办。
天主教举办小学、育婴堂表

天主教医疗卫生事业情况表

建国后,天主教发生了很大变化,专署和宗教处采取了遣送、驱逐外国传教士的措施,彻底与梵蒂冈教会断绝联系。到1954年初,外籍传教士全部离境。建国初期,全区有天主教工5891人,其中,贵池2417人,青阳1917人。东流、至德1500人,石埭575人。他们在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下,走“三自”(自传、自养、自治)革新道路。1951年4月12日,石埭县成立天主教“三自”革新委促进会,1951年4月22日,贵池县天主教革新委员会成立,1951年7月8日,东至县天主教革新委员会成立,1952年,青阳县天主教教友开展“三自”革新运动。50年代后期,信奉天主教人减少。1962年,安徽省天主教爱国会成立,且制定了章程。“文革”时扫四旧及一切牛鬼蛇神,所有教堂首当其冲,正常的宗教活动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宗教政策, 1984年10月,“贵池天主教爱国会成立”,有天主教徒35人,每年举行四次祈祷活动。即耶稣升天日(3月26日),圣神降临日(5月14日),圣母升天日(8月15日)和圣诞节(12月25日)。1987年,贵池天主教爱国会创办经济实体——广阳批发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发展宗教自养事业创出一条新路子。贵池天主教代表王青云参加县政协第三、第四届委员。东至天主教徒逢圣诞赴安庆天主教堂“领圣餐”。
(二)教堂与教案
建德教案(1906)建德洪莲会首领黄淑性仇教,梵烧教堂三座,杀教民一人。官府杀百姓一人,徒刑数人,赔款两千七百余元。
建德教案(1907)建德天主、耶稣两教争执,各聚千人械斗,各伤一人、死一人。清廷派兵弹压。
贵池天主堂1898年,法国传教士笪味德于古舜街(旧称城北十字街)新建天主总堂(俗称男堂),为罗马式建筑,1901年又于总堂路北建分堂(俗称女堂),由华籍上海教士朱某驻堂主事。抗战前,天主堂创办修道院,招收男青年100余名为修道生,修道士结业后成为修士,从事传教,有的擢升司铎。民国35年(1946),贵池天主堂堂长兼修道院长杨衡黎(西班牙神甫)因违反教规被免除职务。改由刚毅德接任,后由西班牙神甫葛必达接任贵池天主堂院长。
青阳天主堂位于蓉城镇九华东路。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光绪十九年扩建,定名“玖瑰圣母院”。民国25年再次扩建后,总面积978.95平方米,包括大教堂、钟楼、修女院、大同小学、圣心诊所、神甫住宅等建筑群。教堂坐西面东,大厅面积244.24平方米。大门两侧建有两座圆锥形钟楼,南北相对,高耸入云,顶竖十字架。“文革”中十字架被毁,大厅正中曾有天主迂难真像。偏殿奉圣母像。厅中摆列长椅凳供教友祈祷之用。北首钟楼门上侧镂有“至尊天主,万惠之源,我特感恩,敬修斯毁。信友朱明安敬献。天主降生一九三六年立”。神甫住宅二层楼房,北墙外建有楼梯间,均属钢筋水泥结构。教堂北首原大同小学教室亦为二层小楼。修女院系小平房4间,位于东首,与教堂隔巷相连。50年代末,因屋坏房危,被撤除,改建为蓉城镇第一小学校舍。
尧渡总堂创建于民国2年(1913)。直辖万年墩、桃园、金家湖、茅亭4个公所。教务由法国甫华国诚、葛上达,西班牙神甫布飞德、布锡恩、苏新民等相继主持。内分设男女教堂,修女萧氏两娣妹系上海人。堂内设有上达诊所和小(小学设有男生班、女生班,下同)。
仰桥本堂创建于光绪元年。先由法国神甫尤岫高管理,后为葛上达兼管。下辖隐山、双桥、杨林、苏村畈、木塔口和茅坦6个公所。堂内设小1所。
青山本堂创建于光绪元年。先由本县籍神甫谢莲庭管理,后为西班牙神甫满家录主持。下设铁炉、港东、刘家峡、洪家亭、大板、枫树及昭潭7个公所。堂内设若瑟诊所和小学各1所。
东流总堂创建于光绪元年。由西班牙神甫白齿两、杨恒离相继主持教务。下辖下隅畈、石潭镇两个公所。堂内充有崇德诊所和崇德小学。

上一篇:第二节 道教
下一篇:第四节 基督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