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柏文蔚领导民众焚毁英国走私鸦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许外国向中国出口鸦片,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公开对华大规模出口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辛亥革命后,许多省开始在本省严禁鸦片,打击鸦片走私。民国元年(1912年)4月,安徽省府电告北京政府总统、总理、各部部长和次长,建议速与各有关国家谈判,修改有关条约,严令禁止外国向华输出鸦片。5月15日,安徽都督柏文蔚向中央和全国发出《条陈禁烟通电》,指出:“鸦片为祸至深,满清末年政治腐败,惟有严禁鸦片一事,差强人意。光复以后,军务倥偬,烟禁反形废弛,殊为国民之玷,敝省前已重申严令,禁种禁吸,期绝根株,乃土税、膏捐犹复照常征收,虽意在寓禁于税,而承办员司往往不知用意所在,贪图税项扩张,有增加而无制限,扬汤止沸,实非政体所宜,拟将皖省土税、膏捐一律停止,统限一年内禁绝,不使稍留余毒,病我同胞……此等巨害为国家种族强弱荣辱所关,如有甘为戮民,不得不执峻法以随其后,谨希垂鉴,伏乞主持提倡,并严订禁条,俾各省一律通行,以期除恶务尽”。
随后,安徽省政府多次下达命令,取消1年达几十万元的土税、膏捐。同年9月30日,柏文蔚下令,在皖全境取消烟照,勒令所有鸦片馆一律关闭,并严令禁止种植鸦片,凡私自种植鸦片20株以上者,“即将该种户讯明枪毙”。柏文蔚在皖厉行禁烟的措施,很快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正当安徽全面推行禁烟措施之际,9月中旬,安庆水上巡警队从英国商轮上查获私运鸦片7箱20包,价值2万两银。柏文蔚接到报告后,立刻下令第一师师长兼宪兵司令胡万泰将所查获的鸦片全部没收。9月16日,柏文蔚率领民众将7箱走私鸦片在都督府门前焚毁,其余20包予以扣留。
二、对英禁烟交涉
英国政府获悉走私鸦片被安徽省禁毁后,立即进行干涉。10月6日,英国驻上海总领事罗磊斯率英国驻芜湖领事等人,乘兵舰“司儿脱号”及鱼雷艇一艘溯江而上,抵达安庆。罗磊斯在与安徽都督柏文蔚的会谈中,扬言要调查安徽禁烟事件,并要求安徽省对被禁鸦片进行赔偿。柏文蔚明确告诉英国总领事罗磊斯,安徽实行禁烟,并未违反条约,断然拒绝英方的指责。10月7日,柏文蔚称病,派助手毕炜与罗磊斯继续谈判。罗磊斯身携手枪,态度蛮横,多次以威胁为手段,试图迫使省政府同意赔款。毕炜不为所动,抗议不屈,两日谈判,双方相持不下。10月9日,柏文蔚亲自出面,与罗磊斯谈判。罗磊斯再次指责安徽禁烟不合条约,声称民国成立后,中英尚未续订专约,故不得突言禁运,禁运只能限制内地烟商,断绝本土所产鸦片,但此次查扣为7箱印度产鸦片,并有关税提单,并非走私鸦片,故不得扣押和焚毁。如果安徽不予赔偿,英国将以武力解决。柏文蔚严正指出,安徽并非商埠,禁烟纯属中国内政,外国无权干涉。如果中国属于某国,自当听从某国命令,否则绝无干涉理由。罗磊斯见威胁不成,又通过同仁医院医生戴世璜,教会何小姐从中调解,柏文蔚不为所动,拒绝予以赔偿。罗磊斯此行一无所获,10月14日,只好怏怏返回上海。
罗磊斯走后,安徽都督柏文蔚立即多方搜集材料,正式提出安徽禁烟的4条理由:1.查禁烟条约,凡各省种烟禁绝,即不准印土(即印度所产鸦片)入境,皖在前清时,即报肃清本年四月二十九日(5月27日)又由孙前都督(即孙毓筠)电国务院与外人磋商,停止进口;2.此次烧毁鸦片7箱,扣留20包,7箱中有3箱无单,另4箱运单月日不符,照海关例应得充公;3.咸丰八年(1858年)中英条约规定,凡货物一离通商口岸,即为中国货物,与外国无涉,安庆既非通商口岸,烟土系中国商人所携,违悖税则,照例得取消;4.安徽烟厘及土膏牌照各捐一律停止,损失税收数十万,正为禁绝起见,且私种烟土20株以上者,须处以死刑。对此英方无言以答。
罗磊斯返回上海后,立即照会中国外交部,声称安徽禁烟违背条约,要求赔偿,又指责安徽省政府私下设立了出售存烟局,暗地出售所扣押的鸦片。11月下旬,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向中国外交部提出抗议照会,声称中国的禁烟是对英国的不友好行为,损害了英国利益。这一论调遭到中国外交部的驳斥。12月9日,朱尔典又偕英国驻沪总领事罗磊斯,来到北京政府外交部,他们以安徽所焚毁的7箱鸦片关税运单为证,要求中国赔偿烟款2.5万两银,并攻击安徽等省的禁烟行动,不仅违背条约,而且造成在华英国商人的巨大经济损失,要求中国政府“妥筹办法”,予以解决。北京政府的外交部陆徵祥总长、颜惠庆副总长及安徽驻京代表徐君,驳斥了英国公使的指责,拒绝英方无理的赔偿要求。之后,安徽和全国许多省份的报纸和民众纷纷提出抗议,支持皖省禁烟行动,反对英国干涉安徽禁烟的蛮横行为。孙中山亦通过秘书马君武,向各方通报英国干涉安徽禁烟的情况,并表示坚决支持安徽禁烟。10月16日,《民立报》发表文章,提出“中国国民能将四千余年专制一旦推翻,其民气毅决,民意敏捷,已略见一斑。若英政府仍以对待老大专制清政府手段,用之于少年共和民国,新病用陈方能有济乎?……务望四万万同胞,不必畏惧野蛮,从速联合各界各团体,毅然进行,千万不可退让。设或英政府一味持蛮,不讲公理,直在我而曲在彼,竟可全国连名上书,请国家速派代表赴万国海牙会,邀请各国,公开谈判。”
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随之改变策略,攻击安徽省政府并未真正在省内禁种鸦片,因此不属于禁绝鸦片省份,要求对安徽是否仍种植鸦片进行调查,并扬言,如果发现安徽仍种有鸦片,安徽就必须对所焚毁的印度鸦片进行赔偿。
民国2年(1913年)4月,北京政府外交部电告安徽省议会,将派特派员及英国公使馆人员前来皖查勘烟禁。随后,柏文蔚电告全省60县知事,称“现部员偕同英使专员即将来皖,此事关系烟案外交,至为重大,英使倘在皖境发现烟苗,关系本省,关系全国,后患不堪设想……倘有偷种,除及时割除外,著将种户依法惩处……倘洋员于该县境发现烟苗,定将该知事从严惩办,誓不姑宽”。与此同时,省议会开会商议对策,认为“皖省境界本无烟苗,惟颍州、凤阳、滁州之属之各县人民,愚顽或私种情事”,于是省议会电告三州所属各县议会,“协力查禁,以补官厅之不逮”。安徽省政府还命令驻扎各县军队,“协力巡行,勿分疆界,如有违抗,即以武力解决,倘若酿成事变,本督负完全责任,该军队毋得畏葸遗害”。
民国2年5月,由拒毒会、红十字会、英国外交官和北京政府外交部官员组成的烟苗调查团来到安徽,在合肥等县进行实地考察,英国外交官询问当地教会和外国传教士当地有无种植烟苗。外国传教士亦承认安徽省禁烟卓有成效,此地烟苗早已断绝。由于调查团在皖调查烟苗种植毫无结果,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对安徽禁烟的索赔要求,禁烟交涉遂告结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