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精神,东流、至德两县开始把高级农业合作社改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取消乡镇建制。9月,东流县第一个人民公社——胜利人民公社正式成立,由胜利、桃源、临湖、广惠、姜坝5个乡、31个高级社合并组成,共有社员10948户、41712人,地7.56万亩。至德县第一个人民公社——跃进(后改尧渡)人民公社正式成立,由梅城、樟树、历山、建东、城关镇等4乡1镇30个高级社合并组成,共有社员5372户、20802人,地2.33万亩。在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仅用一个月时间,即至9月底,东流、至德两县就实现了“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化。东流县由原来128个高级社升并为胜利、城东、塔里、香隅、里湖5个人民公社。至德县由原来265个高级社升并为尧渡、葛公、花园、官港、泥溪、黎安、昭潭、青山、河溪、历山10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在组织上一度实行军事化,按营、连、排编制,生产上劳力统一调配,搞大兵团作战;生活上实行供给制,吃大食堂,并对生产资料无偿调用。
据1958年9月底统计,全县有15个公社,294个大队,2322个生产队,63523户、239338人。到年底大队调整为390个,生产队为2364个。在贯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过程中,一度出现“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特殊化风”、“瞎指挥风”(简称“五风”),剥夺了农民的自主权,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及时发现了农村中出现的问题,下达了《紧急指示信》。1960年底,全县认真贯彻《紧急指示信》,反对“五风”,纠正了“左”的错误,明确了生产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和生产、生活的组织单位,生产队是组织生产的基层单位,允许生产队有小部分所有权,生产大队对生产队实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四固定”(劳力、土地、耕牛、农具)、超产奖励制度,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型家庭副业。同时对平调进行算帐退赔,到1961年10月底,全县共付退赔款(含实物)386万元,占应退赔总数400.72万元的96.3%。这些政策的落实,稳定了农民的思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61年3月,全县推行了责任田新办法,首先在28个大队进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农业生产开始复苏。1962年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会议)以后,省委作出了“关于改正责任田的决议”,中共东至县委对责任田进行了改正工作。1963年秋后,全县各生产队都恢复了集体经营。
1961年至1962年,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把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正式确立“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保障了生产队的自主权,使社员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得清,分得到,有利于改善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人民公社开始进入了比较稳定的时期。1966年至1976年间,出现了极左思潮,搞“穷过渡”,全县有17个大队实行公社、大队两级核算,盲目推行大寨经验,社员劳动不分好坏实行“政治评分”——“评大寨工”,社员称之为“大概工”,并严格限制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名曰“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些做法违反了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不前。70年代后期,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恢复农民自主生产经营,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农村经济生机勃发,走向正常。
1983年12月,农村体制改革,以社建乡,以大队建立行政村,生产队建立村民组人民公社体制随自行消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