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配合红军作战
一、打通重要通道
民国19年(1930年)间,岳西县请水寨暴动成功后,皖西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起来。当时水吼岭是潜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通道,也是同马滩和三里这2块革命根据地相连接的咽喉,夺取水吼岭对发展皖西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作用,岳西赤卫队决心将这一战略要地攻下来。11月的一天,王效廷(共产党领导人)率领岳西2路赤卫队(每路40余人)冒雨出动,拂晓赶到水吼岭,展开夺取水吼岭的战斗。水吼岭驻有国民党军自卫队400余人,凭险固守,赤卫队攻了2天没有攻下来。在这关键时刻,赤卫队员陈时龙和小林2人,冒着枪林弹雨,用2斤重土炸药,炸毁自卫队的守备工事,并夺取几箱子弹。接着又在山顶上,以居高临下之势,向国民政府县长崔树龙住宅放罐子炮。此时,从四面八方涌来几百名农民群众,手持羊叉和扁担前来助战。在这声势浩大的包围中,自卫队慌张自乱,准备退却。赤卫队趁此机会,一涌而上,一下将自卫队击溃,夺取了水吼岭。此次战斗,击毙自卫队6人,缴获步枪2支,子弹4箱。从此,水吼岭这一战略要地为赤卫队所占领,红军来往畅通无阻。
二、消灭反动道会门
民国19年(1930年)间,金寨地区“红学会”在国民政府的指使下,到处抢、杀、淫、掳,破坏苏维埃政权。8月,红军补充团1000余人,转战到郭陆滩,见“红学会”残害人民,危害革命根据地,即决定消灭他们。一天,红军补充团将“红学会”1600多人包围起来。战斗打响后,“红学会”不顾一切向红军补充团反扑,企图突围逃跑。正在这时,北面涌出2000余名赤卫队员,勇猛冲杀过来,将“红学会”紧紧围住。经一小时紧张战斗,在赤卫队配合下,红军补充团全歼“红学会”1600余人,使金寨地区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三、反“围剿”
民国20年(1931年)9月间,蒋介石亲自到武汉,布置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令省国民政府主席陈调元增兵进犯皖西革命根据地。民国21年3月,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部由豫东南进军皖西,发起著名的苏家埠战役,以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为配合红军夺取这一战役的胜利,皖西苏区赤卫军和广大人民群众提出“全力以赴,夺取胜利”的战斗口号,积极投入苏家埠战役。3月20日傍晚,六安县第三、五区的赤卫军接到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关于第二天拂晓前在西河口架设9道浮桥、在横排头上游老虎头附近架设2道浮桥的紧急指示,立即组成架桥突击队,开赴施工地点,分成3班操作。经过一夜苦战,于第二天凌晨,11道浮桥全部架设完毕,保障了红军主力按时渡河。3月31日,六安县国民党守军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宣率5个团,在飞机掩护下,企图解救苏家埠、青山被围之国民党军。六安赤卫军独立团根据总指挥部指示,立即组织阻击。当国民党军进至马家庵荒滩店时,埋伙在路旁的赤卫军一跃而出,猛力掩杀,激战一小时,毙国民党军百余人,俘200余人,缴获大量轻重武器,一举将国民党军击退,胜利完成阻击任务。4月上旬,在飞机掩护下,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再次出援,六安县第五区赤卫军闻讯,立即组织2000余名赤卫队员埋伏在百市集一带的道路两旁进行阻击,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派一机枪连援助。当国民党军一个团进入伏击圈时,赤卫军一齐开火,激战一小时,将国民党军一个团大部歼灭,其余仓皇逃窜。在战斗中,击落国民党飞机一架。4月底,蒋介石任命国民党军第七师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拚凑15个团约2万人的兵力,从合肥增援苏家埠。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令六安县赤卫军独立团进至陡拔河以东,佯作抵抗,诱敌深入;令六安县第五区赤卫军在陡拔河一线,配合主力作战。5月2日拂晓,六安赤卫军独立团在陡拔河以东与国民党军援兵接火,佯作节节败退。国民党军果中计尾追渡河。总部即令赤卫军东渡陡拔河,断其退路。此是适值大雨,山洪暴发,赤卫军将陡拔河上游一条土坝挖毁,河水顿时猛涨,赤卫军又将河上桥梁拆除,使国民党军被河水拦腰切断,首尾不能相救。国民党军始知中计,慌张后撤,人拥马挤,落水中弹毙命者甚多。国民党军见先头部队失利,霎时乱作一团,自相践踏,红军、赤卫军、少先队乘机发起冲锋,经一天激战,国民党军2万援兵几乎全部被歼。5月8日下午,苏家埠、韩摆渡被围的国民党军在外援无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全部缴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