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配合八路军、新四军作战
一、打击日伪军
民国28年(1939年)下半年,日本侵略军为了巩固繁昌侵占区,维护长江交通线,即从安庆、芜湖等地调来大批日军,在繁昌地区增设据点,企图进而侵占整个皖南地区。11月10日,侵占荻港的日军石谷联队西川大队共五六百人,从孙村直插汤口坝,企图掠取赤沙滩。新四军第三支队发起保卫繁昌战役,以打破日军战略企图。繁昌县孙村地区猎户队,根据新四军第三支队的战斗部署,率先占领有利地形,痛击入侵日军,然后按照既定方案,且战且退,将日军诱至四面环山的金冲,与第三支队合击,给日军以歼灭性打击。同时,猎户队遣570名队员,组成9个战斗队,分别从小道迂回至日军背侧进行袭击,3次击退日军1400余名援兵,在民兵的配合下,创造了汤口坝血战大捷。12月21日,日军又集结荻港石谷联队和芜湖川岛警备部队共2000余人,从荻港、新港2地,进至孙村、横山、峨桥,进攻峨山头新四军第三支队。猎户队闻讯,迅速集合起来,配合新四军第三支队反击日军。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猎户队员,有的打阻击,有的送水、送饭、送弹药,有的抢救伤员,在猎户队大力配合和支援下,新四军第三支队击退日军多次进攻,打死打伤日军400余名。战后在中分村举行数千人庆祝大会,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谭震林在大会上高度赞扬了猎户队的功绩。
民国29年(1940年)夏,怀远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刚建立不久,日军就窜到怀远进行“扫荡”,人民群众产生严重的恐日心理。为了稳定群众情绪,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亲自率领1个团攻打走远城日军。怀远龙亢区民兵组织得知这一情况,组织300余名联庄会员进行配合。新四军在民兵的支援下,经4小时激战,打死打伤日伪军100余名,生俘80余名,缴获炮4门,各种武器202件,子弹3000多发。扭转群众恐日情绪,提高了抗日斗志。
民国34年(1945年)1月,巢县南门外望龙岗,驻1个营的伪军,经常配合日军下乡“扫荡”,祸害人民。新四军第七师决定派第五十五、五十六团和巢湖大队将这个“毒瘤”拔除。无为县民兵爆破连闻讯,积极要求参加战斗,被师部批准。第五十五、五十六团分2路进攻望龙岗碉堡,巢湖大队和无为民兵爆破连负责攻占施家庵,切断伪军归路和阻击巢县日军的增援。当部队行至途中,被巢县城日军侦知,即派200余名日军前来援助,企图将望龙岗伪军接回巢城。无为民兵爆破连得知这一情况,迅速占领施家庵,在日军来路布下地雷阵。日军进入施家庵雷区后,民兵拉发地雷,把日军炸得血肉横飞,巢湖大队乘势掩杀过去,把日军打得抱头鼠窜,逃回巢城。施家庵战斗打响后,第五十五、五十六团向望龙岗发起猛烈进攻,因伪军占据有利地形,火力配备较强,攻了3天未能攻克。第四天,采用火攻的办法,再次向望龙岗展开进攻。无为民兵爆破连挑出几名身强力壮的民兵,将棉絮浸湿顶在头上,抱着煤油浇过的稻草,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冲到碉堡下面,将碉堡围上稻草,点火燃烧。伪军见势不妙,遂组织力量突围,但望龙岗早已被第五十五,五十六团围得水泄不通,突围不能得逞。在新四军和民兵的猛烈攻击下,1个营的伪军全部被歼,打死打伤100余人,其余全部被俘,共缴获轻、重机枪9挺,炮2门和大批步枪、弹药及其它战利品。
二、反击日伪军“扫荡”
民国31年(1942年)11月14日至12月16日,日军纠集第十七师团(平林师团)的金子、品川2个联队和汪伪军第十五师、二十八师及汪伪苏淮特区绥靖第一团,约七八千人,配备坦克6辆、汽车20多辆、飞机8架、汽艇90多艘,对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33大的大“扫荡”。反“扫荡”开始后,新四军第四师主力避敌优势,跳出包围圈,进行外线作战,以粉碎日伪军“扫荡”阴谋。新四军第四师主力跳出包围圈后,广大民兵就地坚持,就地游击,配合主力打击日伪军,取得反“扫荡”的胜利。管镇、鲍集的基干民兵,数次击退日伪军的进攻,缴获4支步枪;淮泗民兵第七大队,配合新四军第四师留下来的部队,歼灭了伪保安团的部队;泗灵睢的刘圩、马厂2地区民兵,与张楼日伪军激战2昼夜,给张楼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泗宿民兵袭扰、伏击日伪军43次,有力地反击日伪军的进攻。各地民兵运用游击战术,时分时合,忽隐忽现,东穿西插,或攻或守,使日伪军腹背挨打,行驻不安。驻扎在泗城北老山的日伪军外出“扫荡”,民兵和地方武装奋起夜袭,歼灭日伪军100余名。泗城日军平川大队,出动300余人到城东簸箕姚一带“扫荡”,墩集民兵抄袭后路,将其败回。
是年秋,驻明光的300余名日伪军向古沛、潘村“扫荡”。嘉山县谭集民兵侦知这一情况后,紧密配合新四军进行反击。他们在古沛桥头布下地雷阵,日伪军进入桥头时,被炸死9名。日伪军不知前面道路底细,恐再遭地雷,撤兵而回。
同年冬,驻五河县的300余名日伪军,经常出来“扫荡”,残害百姓。五河县柳巷民兵在新四军的指导下,大摆地雷阵,反击日伪军“扫荡”。一次,日伪军出来“扫荡”,柳巷民兵得到情报后,即在大沟口布满踏雷、标语雷、门雷和包袱雷。日伪军进入大沟口后,到处碰雷,接连炸死十几人,弄得日伪军不敢前进,被迫撤回五河。后来,民兵又在新河口、双炮楼、大夏家、加山集等地的日伪军据点周围,布满地雷,吓得日伪军不敢出来“扫荡”。日伪军因长期遭地雷围困,粮草断绝,不得已撤掉这些据点。
民国32年(1943年)底,日伪军出动1万余人对无为湖东地区进行“扫荡”。采取村村搜、处处查的梳篦子战术,逐步缩小包围圈。当时,新四军第七师师部和师政委曾希圣被围。在这严重情况下,师部决定,制造假象引开日伪军主力。白湖独立团团长蒋天然,根据师部指示,采取假筑工事,虚张声势,为日伪军提供假情报等方法,拟将日伪军主力诱至周家大山。白湖地区1000余民兵配合白湖独立团,星夜布雷,在周家大山的山上山下、道路桥梁、石缝旁、树林边,都埋上地雷,并在上面插着三角小旗,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日军果然中计,扑到周家大山,他们见到处插着咒骂他们的小旗,气愤至极,见旗就拔,见物就拆,结果地雷开花,炸得日军人仰马翻,慌忙溃逃。白湖独立团和民兵乘胜追击,将日伪军击退。周家大山一仗,在日伪军合围的东西2面打开了缺口,新四军第七师领导机关和曾希圣政委顺利突围转移。
三、破坏日军运输线
民国27年(1938年)9月,日军集中淮海一带的兵力,准备西调进攻潼关、西安。为配合全国抗战形势的发展,扼制日军西犯,萧县共产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以民兵为骨干,发动广大群众破坏陇海铁路运输线。全县共动员20万余人,其中民兵自卫队8000余人,由民兵干部带领,把东起郝寨车站,西至李庄车站的部分地段里的铁路毁坏,并把铁轨、枕木、电线、电杆运至抗日民主根据地,迫使陇海铁路停车10多天,对日军西进计划造成一定的影响。
民国33年(1944年),日军利用津浦铁路日夜运兵,妄图扭转被动战局。盱嘉抗日民主政权——盱嘉办事处,联合附近几个办事处,采取统一行动,组织民兵开展破路活动。6月的一天晚上,组织4000余名民兵和铁路工人,将张八岭至石门山的部分地段铁路毁坏,并将巡道车击毁,迫使日军中断2天运输。民国34年春,淮南地区2000余名青年队,将东起刘岗、西到筛李家的20多里津浦铁路线毁坏,迫使日军中断运输20多天。
侵皖日军占领江淮地区后,长江、淮河便成为他们入侵、“扫荡”和运输军火等物资的重要水上交通线。江淮地区民兵经常藏身于芦苇、丛林之中,袭击日军轮船,阻其水上运输。民国32年9月,嘉山县浮山、柳巷一带民兵,在淮河水道上,与日伪军展开顽强斗争。开始,日军经常在这里登陆,对浮山、柳巷两岸进行骚扰,经柳巷民兵打击后,虽不敢再上岸了,但还照常通航。柳巷民兵便经常分散埋伏在淮河岸边,射击日军来往轮船。日军遭打击后龟缩在舱内不敢露头,民兵便用秫秸包上棉花,沾上煤油当炮弹,用土炮向日军轮船射击,待轮船起火,日军出来抢救,则用土炮、步枪,一齐向日军轮船开火。在民兵的打击下,日军的钢板划子、小汽艇不敢通航,即使是较大的轮船也不敢轻易驶过柳巷,只得在夜间闭着灯偷越。柳巷民兵又在航道上设置水葫芦水雷,在水中打上木桩,阻止日军轮船偷航。经过民兵多次打击,日军单轮不敢在淮河上航行。每航行一次,总是三五艘一道,一进入封锁区,就用机枪扫射。为了对付日军多轮通航,民兵自造20多门土炮进行袭击。民国34年8月8日晚上,柳巷民兵得知有4艘日军轮船,从五河开往盱眙,在大队长傅毓芳的指挥下,300余名民兵把20多门土炮抬至淮河边隐蔽起来。不多时,4艘日军轮船从五河方向驶来。当日军轮船进入射击区,20多门土炮一齐连续发射,4艘日军轮船1艘着火,1艘轮机被击坏,另2艘慌忙拖着受伤的2艘,向双沟方向驶去。民兵破坏和打击日军水陆运输,对迟滞日军的进攻,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反击日军,起了重要作用。
四、掩护新四军茂林突围
民国30年(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皖南广大民兵积极参加战斗,大力支援新四军。当新四军军部及其在皖南的部队,被围困在横直不到五六里的石井坑、断粮断炊的时刻,石井坑的民兵和群众主动把粮食拿出来献给新四军,最后连耕牛、种子也拿出来献给新四军。有的民兵还冒着生命危险,冲过国民党军封锁线,把埋藏在山上的粮食挖出来献给新四军。由于众寡悬殊,弹尽粮绝,新四军军部及其在皖南的部队,最后遭致失利。皖南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不畏国民党军的残酷迫害,不顾“窝藏共匪,全家剿斩”的通令,救护伤员,掩护突围。1月12日,中共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带领一部分新四军指战员冲破重围,渡过漳河,来到马村地区。这个地区的民兵不怕风险,选出身体最好、道路最熟的民兵为李步新等人带路。行程一昼夜,李步新等到达缪家村,农抗会会员缪老大见他们是突围出来的新四军,立即招呼至家中,把阁楼打扫干净,将其掩护起来。缪老大见李步新受伤,急忙到外面买了一只鸡,煨给他吃,并经常到外面探听情报,注意动向,以保证李步新等人的安全。一天深夜,缪老大得知国民党军要来搜村的消息,当即趁大未亮,就悄悄地将李步新等人送出村子,并指上了路。李步新等刚离开缪家村,铜陵警保队就将村子包围起来,进行搜查。缪老大返回村子,脚还未踏进门坎,就遭逮捕。警保队对其施以严刑,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但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透露新四军的去向。警保队对他无计可施,只得将他放回。李步新等在皖南民兵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安全脱险,到达江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繁昌县红花山民兵,在“皖南事变”中,开辟两个渡口,组织船只,护送新四军渡江。他们先后用渔船把从泾县相继突围出来的新四军领导干部李步新、林芳、梁金华、李务本等人及整连、整排的新四军指战员护送过江;有的给新四军指战员送上便衣等物,化装成老百姓,闯出国民党军封锁区。从而,为抗日战争保留了一大批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