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病虫害种类及危害
种类
危害本县主要作物的病虫共有52种。60年代前,危害水稻的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等,60年代新增有纹枯病、赤枯病,70年新增有稻飞虱、白叶枯病,稻曲病等。危害小麦的有麦蜘蛛、麦蚜虫、线虫病、条锈病、叶锈病、杆锈病、赤霉病、散黑穗病、杆黑粉病。70年代新增有麦粘虫、白粉病、腥黑穗病等。危害玉米、高梁的有玉米螟、粟灰螟、高梁条螟等。危害黄豆的有豆元青、豆英螟、大豆食心虫,70年代新增豆杆螟。危害山芋的有黑斑病、软腐病。危害油菜的有蚜虫、菌核病、霜霉病。危害棉花的有蚜虫、盲蝽象、金刚钻、卷叶虫、小造桥虫、红铃虫、立枯病、炭疽病,70年代新增有红蜘蛛、棉铃虫、枯萎病,80年代个别地区棉田有黄萎病发生。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蝗虫(土蝗)等。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良种的不断引进,栽培制度改变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主要病虫害变为次要病虫害,有的消失了,一些次要的或没有发生过的病虫,则变为主要病虫害。1980年以后,威胁本县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如下:水稻有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白叶枯病、纹枯病;小麦有粘虫、赤霉病、白粉病;旱粮有豆筴螟、玉米螟;棉花有蚜虫、红蜘蛛、盲蝽象、棉铃虫、立枯病、枯(黄)萎病,地下害虫有地老虎。
危害
建国以来,病虫害年有发生,轻重程度不同。一般年份因病虫害危害而减产5—10%,严重年份减产20%左右。在1949~1985年的37年中,因病虫害造成严重损失的有5年,占总年数的13.5%;其中病害3年,病虫害兼发的2年。按作物分,五年中,小麦受害6次,其中赤霉病3次,杆锈病1次,线虫1次,粘虫1次;水稻一次为白叶枯病。其发病原因多数与病毒种子感染及生长期间气候有关。春夏多雨,小麦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3、4月间,阴雨连绵,粘虫容易大发生。4月下旬至5月初,若温暖多雨,易发杆锈病。在抽穗扬花期间,若连日阴雨,赤霉病易于流行。小麦线虫,种子初侵染为其主要来源,种子带瘿越高,发病越重。水稻白叶枯病多在7、8月间暴雨洪水后大发生。
防治措施
建国前,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农民防治办法不多,民间曾有“蝗虫打,结虫梳(稻苞虫),挑心虫没奈何”的谚语流传。建国后,人民政府广泛宣传病虫防治知识。积极推行防治措施,使病虫危害大大减轻。本县实行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农业防治
50年代,结合积肥,在秋季拾稻根,在冬季铲埂草,以消灭越冬螟虫及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冬栖场所。70年代,采用草耙、糖醋和“万家灯火”的方法诱蛾,以消灭成虫。对麦类的病虫,如麦锈病、白粉病等,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注意清沟沥水,早施氮肥等方法进行防治。对危害棉花、油菜的病虫和危害山芋的黑斑病,分别以轮作换茬和二次高剪苗方法来对付。1980年初,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施用氮磷钾配合一次全层深施以及烤田等综合措施防治水稻病虫害,收效显著。1984年,在全县推广了910、919、密阳23等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种30万亩,当年只有5000亩发生白叶枯病,重病不到1000亩;同时纹枯病也较往年轻。
种子处理
50年代至60年代,棉种处理用“三开一凉”温汤浸种法,拌种时加西力生和赛力散药剂。70年代中期,用“3911”剧毒药拌种。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用“呋喃丹”拌种。由于这几种药剂毒性大,危及人畜,已经停止使用。
小麦、水稻种子处理普遍采用泥水选种法,患有白叶枯病的水稻和黑穗病的小麦种,采用1%石灰水浸种。有黑斑病的山芋种,用温水浸种。
药剂防治
50年代前期,药剂防治尚不普遍,只起辅助作用,所用农药有666。滴滴涕等。50年代后期。曾推广使用狼毒、猫儿眼、苦楝、烟草、石灰水、草木灰、棉油皂等土农药。60年代,以有机氯农药为主,并推广使用1059、1605、乐果乳剂等有机磷农药。70年代,大量使用有机磷农药,除常用的1059、1605和乐果乳剂外,还有敌百虫、敌敌畏、苏化203和3911等。666、滴滴涕、889等有机氯农药此期也配合使用。80年代,继续使用有机磷低毒高效农药,并大量推广防生性农药和菊脂类农药,不仅能保护天敌,防治病虫也安全有效;特别是杀虫双农药,能防治水稻多种虫害,效果显著。1983年全县销售该药50吨,防治水稻25万多亩,比6%六六六粉增效50%,全年增收稻谷2000万斤。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病虫害发生、防治面积和挽回损失情况如下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