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民教育
冬学民校
民国28年(1939年),水口镇和王来乡各开办1所中山民校,有78名成人入学。民国31年(1942年),来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指令所属学校开办夜校和冬学班,发动高年级学生和地方知识青年开展识字扫盲活动。
1950年,来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冬学委员会,开办193个冬学班,组织393名中、小学教师和知识青年担任冬学班教师,入学文盲4449人。1951年冬,各地结合兴修水利办冬学,有5755人入学。由于人员集中,效果较好。该年全县有8个冬学班转为常年民校。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县人民政府成立识字运动委员会,下设扫盲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3名,培训冬学教师115名。各区选择条件较好的冬学班作为重点试验班,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在此期间,全县有冬学班238个,学员14428名,其中26个冬学班后来转为常年民校,有学员1185人。
1953年冬整顿农民教育,精简不称职的扫盲教师,建立了冬学,民校规章制度,停止推行“速成识字法”。通过整顿,全县28个常年民校得到巩固,冬学班缩减为158个,学员4133名。
1955年,农业合作社纷纷建立,各地冬学班变成了以社为单位的“农民业余学校”和“记工识字班”。全县有农民业余学校316所,学员10008名;记工识字班346个,有学员14801名。
1958年,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离家建水库,筑铁路、运矿石,农民业余教育一度停顿。接着由于不切实际地提出“大干15天,实现无盲县”的口号,农民业余教育受到严重挫伤,长期不能恢复。
1979年,扫盲工作重新开展,与普及小学教育并举。1982年冬至1983年春,在文盲人数超过县平均数的龙山乡团山大队进行扫盲岗位责任制典型试验,并先在该乡推开。1983年,该乡有720名16岁至25岁的文盲、半文盲入学,占全乡文盲、半文盲人口总数的80%。
1984年,县人民政府在推广龙山乡经验的同时,采取“评分奖励办法”推动扫盲工作。这一年年底,全县共开办民校,扫盲班738个,有11313名学员,占扫盲任务的64.4%。
舜山农民大学
1976年3月,为了学习辽宁省朝阳农学院,舜山公社以舜山农业技术训练班为基础,创办舜山农民大学。1976年4月13日,舜山农民大学成立的消息见诸《安徽日报》,继而在省“学朝农先进经验交流会”上,舜山农大的发言材料被印发全省。
舜山农大正,副校长由公社党委正、副书记兼任,农大党委即公社党委。全校设政治、教育、财会、农技、农艺、林业、卫生、畜牧、军体、艺术10个系,各系主任分别由公社党委副书记、舜山中学校长、公社信用社主任、拖拉机站站长、农技员、林技员、医院院长、兽医站站长、武装部部长和文化站站长兼任,招收学员700名。学校以竹架草顶的大棚为教室,10个系共用,每天一个系到校上课。每个系每月上课3天,其余时间学员各自在家生产或在单位工作。
该校开办一年多,未出成果。1977年滁河马汊河段水利工程施工,农民身份的学员必须上堤出工,学校不了了之。
干部、职工教育
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
1951年开办,设识字、初小2个班,借用实验小学教室晚间上课。参加学习的学员均为机关干部和职工,共有60多人。1952年,校址迁至东大街,开设初小、高小班各1个。
1956年,该校又迁至搭阁巷欧家小楼(今来安县家具厂职工宿舍处),设4个班(初小、高小各1个班,初一、初二各1个班),有学员180名,教师8名(专职教师4名)。初级班开设语文、算术、珠算和政治课,中级班开设语文、算术、珠算、地理、历史、自然和政治课。初小使用职工识字课本,高小使用干部业余文化补习课本,初中使用普通中学课本,利用早晨时间上课。1958年,全体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大跃进”,学校名存实亡。1963年10月正式停办。
职工业余学校
来安县总工会于1951年创办,设初小班、扫盲班各1个,学员48名,聘请兼职教师2名。1953年增设高小班1个,增聘兼职教师1名,学员增至185名。1954年,开设高小、初小班各2个,扫盲班3个,学员415名。1956年,开设高小班4个,初小班、扫盲班各3个,配备专职教师6名,入学人数达到501人。1957年,又增设高小班1个,这一年,有123人脱盲、60人高小毕业。50年代末,该校停办。
职工文化补习班
1981年,为了给在“文化大革命”中学业被耽误、文化基础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缺乏的青壮年职工补课,县人民政府责成县经济委员会开办职工文化、技术补习班。据当时调查,全县青壮年职工应参加文化补习的为4083人,应参加技术理论补习的为3340人。补习班在晚间上课,任课教师为应聘的中学教师和退休中学教师。至1984年,全县有1980人获得文化补习合格证书,886人获得技术补习合格证书。
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 1979年2月,县总工会主办第一期电视大学英语班,学员50名,经过一年半的学习,31人通过考试获得结业证书。
1980年9月,第二期电视大学英语班招生32名,1983年,这些学员经过考试全部获得结业证书。
1982年9月,开办电视大学中文班,学制3年,通过考试录取学员36名,另有试听生6名。学员毕业后享受大学专科待遇。
1983年底,县教育局教研室接管电大教学班。1984年,县教育局设立职业教育办公室,管理电大教学业务。
来安电视大学教学班由于管理得法,学习正常,于1981、1982和1983年连续3年被评为省、地先进教学班。
1985年暑期,电大教学班招收3年制中文班学员75名。
农业广播学校来安分校
1984年开办,由县农业局管理,学制3年,学员毕业后承认其中专学历,不包分配。1984年,招收农业专业学员39名。1985年,招收农经专业学员20名、畜牧专业学员15名、淡水养鱼专业学员10名。
函授
1955年,来安初中教师和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的13名干部经过考试,被录取为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学员。1956年,滁县专区教师函授学校在来安设立分校,县文教局长兼任校长,配备专职辅导教师2名。区设辅导站,乡设学习小组,各中学设学习小组。全县有5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函授教育中断。
1981年下半年,本县有35人参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生物和地理专业的函授学习,学制5年。1983年下半年,有60人参加蚌埠教育学院中文、数学专业的函授学习。同年,滁州师范开办函授,学制4年,本县有40人参加学习。
下一篇:第七节 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