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河道治理
一、淮河河道治理
淮河流经县内门台、临淮、李二庄、洪山、黄湾、枣巷等2个镇4个乡39个村360个生产队,共52.5公里,流域耕地17.87万亩。
据旧《凤阳县志》、《凤阳府志》记载: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修筑凤阳境内的临淮西土坝。光绪七年(1881年)春,以工代赈筑堤竣沟19处以防水患,民国5年(1916年),县知事娄志东提倡“岗山接塘,湾里打坝”,民国10年大水后,娄志东按受益地亩分段打坝,民国20年大水后,华侨捐款复堤。但以上几次堤坊加固,仅是维修部分险段、缺口,未能从整体上提高淮堤的防洪能力,如遇洪水,沿淮一带仍屡遭水患。
建国后,凤阳县先后修筑、加固了原有堤防,疏浚了方邱湖、花园湖的洼地、湖泊,兴建了花园湖、鲍家沟等大小涵洞和机电排灌站等水利工程。
1950年12月19日至1951年元月31日曹临段疏浚:开挖鲍家沟引河,堵复余家滩缺口;复堤加固土方141371立方米,劳动日90271个,用大米167366.5公斤。断面采取丙种断面,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3。堤顶加固后高程从21.19—19.66米晏小段开挖花园湖引河,复堤加固被毁堤身,复堤小岗坝,共做土方43755立方米,劳动日28121个,用大米49820公斤。堤身断面采用丙种断面,堤顶高程19.5—19.8米。
1954年发生特大洪水,在洪水达警戒线水位时,防汛总指挥部动员民工在上游余家滩和下游晏公庙北铲堤加固。临淮关水位19米左右时,漫堤行洪。这次汛期洪水位高达21.38米,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
1955年春,县成立治淮总队,辖长淮、花园湖2个治淮大队。根据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决定:(1)划曹临段为行洪区,复堤标准仍按丙种断面,堤顶高程从20.5米开始下推,比降按1/30000。余滩、长淮、姚湾退建。(2)晏公庙村迁到杨家湾,庄台铲至高程18.2米。(3)从晏公庙至干沟闸原堤铲至18.2米为漫洪区。(4)霍小段划为行洪区,从和尚庵南岗地高程20米下推,比降1/30000,实际是从下徐庄高地开始到小溪乡小学为终点,全长32200米。(5)老观集阻水迁移。(6)小溪集迁到东高地,庄台铲平滩地,淮堤退建,堵死小溪沟直达小溪小学封闭。
1957年淮河复堤堵口工程6处,动员5.5万劳力上堤,完成土方5万多立方米,加固险段7381米,修好雨淋沟1.4万条,加做埝长2.3万米,压堤2.03万米,块石护坡7.5公里。因吴庄破堤,原堤后面有一石塘,被水冲成一大深塘,无法堵复便向南退建300米,将4个自然村和黄湾老街全部退建在淮堤外面,退建范围过大,水面广阔,迎风顶浪,成一险段。
1962年修晏公庙至干沟闸段,全长3400米。同年冬临东圈堤复修,全长4250米(包括临淮濠东堤)。
1963年洪水位19.97米,出现险情,汛后复堤加固,堤断面设计按乙种断面施工,顶宽4米,内坡1∶2,离堤顶2米以下增做平台,宽2米,坡度1∶5,外坡1∶3。
曹临段,堤顶高程21.56至20.45米,县内起点车路口堤顶高程20.45至20.02米,保证水位20.56米,水位达21.6米时漫堤行洪。
霍小段,堤顶高程从19.15至20.45米(临淮水文站),20.45米漫堤行洪。1963年8月8日滁县专区专员公署防汛指挥部通知:“凤阳县防汛水线19.45米为保证水线,18.5米为警戒水位,17.5米为设防水位。行洪水位定为19.95米。”
1964年春汛,晏干段兴建干沟闸,坝堤决口,麦子淹没。1965年汛期洪水位达19.18米,在原有堤顶迎水面加筑子埝一道防浪,埝高1米、顶宽1米,坡度为1∶1。汛后复堤,形成现有堤防断面。
临东段,堤顶高程22.2米,顶宽3至5米,内坡不足1∶2,外坡1∶3。
晏干段,堤顶高21.3米,顶宽3米,坡度不等,1983年由滁县地区水利工程队负责对鲍家沟排涝闸水段工程施工,本县承担全部土方工程及大坝、块石护坡等项,1983年2月至6月完成,开挖及施工围堤的建筑,土方量3.52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洞身2月24日开工,6月完成主体工程,累计完成土方697600立方米,砌石1162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27立方米,草皮坡3200平方米,管理房4间,共投资49.2万元。
沿淮涵闸基本情况表
表7—5
二、濠河河道治理
濠河河道弯曲,因流沙淤塞,水流不畅,尤其上游河道窄狭蜿蜒曲折,随地形变化而流,1965年一场大暴雨,林桥附近几个村受灾,1975年大汛后,县委动员全县民工疏通河道,截弯取直,拓宽河床,开挖新河道8公里,西岸修筑圩堤。濠河西岸原来只有老塘湖、四湾几个小圩,堤顶高程不到10米,洪汛一到,一片汪洋。1982年大汛,县委重视圩堤建设,大抓修圩保田,堤顶高程增高到21.5米。
淮河流经县内门台、临淮、李二庄、洪山、黄湾、枣巷等2个镇4个乡39个村360个生产队,共52.5公里,流域耕地17.87万亩。
据旧《凤阳县志》、《凤阳府志》记载: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修筑凤阳境内的临淮西土坝。光绪七年(1881年)春,以工代赈筑堤竣沟19处以防水患,民国5年(1916年),县知事娄志东提倡“岗山接塘,湾里打坝”,民国10年大水后,娄志东按受益地亩分段打坝,民国20年大水后,华侨捐款复堤。但以上几次堤坊加固,仅是维修部分险段、缺口,未能从整体上提高淮堤的防洪能力,如遇洪水,沿淮一带仍屡遭水患。
建国后,凤阳县先后修筑、加固了原有堤防,疏浚了方邱湖、花园湖的洼地、湖泊,兴建了花园湖、鲍家沟等大小涵洞和机电排灌站等水利工程。
1950年12月19日至1951年元月31日曹临段疏浚:开挖鲍家沟引河,堵复余家滩缺口;复堤加固土方141371立方米,劳动日90271个,用大米167366.5公斤。断面采取丙种断面,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3。堤顶加固后高程从21.19—19.66米晏小段开挖花园湖引河,复堤加固被毁堤身,复堤小岗坝,共做土方43755立方米,劳动日28121个,用大米49820公斤。堤身断面采用丙种断面,堤顶高程19.5—19.8米。
1954年发生特大洪水,在洪水达警戒线水位时,防汛总指挥部动员民工在上游余家滩和下游晏公庙北铲堤加固。临淮关水位19米左右时,漫堤行洪。这次汛期洪水位高达21.38米,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
1955年春,县成立治淮总队,辖长淮、花园湖2个治淮大队。根据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决定:(1)划曹临段为行洪区,复堤标准仍按丙种断面,堤顶高程从20.5米开始下推,比降按1/30000。余滩、长淮、姚湾退建。(2)晏公庙村迁到杨家湾,庄台铲至高程18.2米。(3)从晏公庙至干沟闸原堤铲至18.2米为漫洪区。(4)霍小段划为行洪区,从和尚庵南岗地高程20米下推,比降1/30000,实际是从下徐庄高地开始到小溪乡小学为终点,全长32200米。(5)老观集阻水迁移。(6)小溪集迁到东高地,庄台铲平滩地,淮堤退建,堵死小溪沟直达小溪小学封闭。
1957年淮河复堤堵口工程6处,动员5.5万劳力上堤,完成土方5万多立方米,加固险段7381米,修好雨淋沟1.4万条,加做埝长2.3万米,压堤2.03万米,块石护坡7.5公里。因吴庄破堤,原堤后面有一石塘,被水冲成一大深塘,无法堵复便向南退建300米,将4个自然村和黄湾老街全部退建在淮堤外面,退建范围过大,水面广阔,迎风顶浪,成一险段。
1962年修晏公庙至干沟闸段,全长3400米。同年冬临东圈堤复修,全长4250米(包括临淮濠东堤)。
1963年洪水位19.97米,出现险情,汛后复堤加固,堤断面设计按乙种断面施工,顶宽4米,内坡1∶2,离堤顶2米以下增做平台,宽2米,坡度1∶5,外坡1∶3。
曹临段,堤顶高程21.56至20.45米,县内起点车路口堤顶高程20.45至20.02米,保证水位20.56米,水位达21.6米时漫堤行洪。
霍小段,堤顶高程从19.15至20.45米(临淮水文站),20.45米漫堤行洪。1963年8月8日滁县专区专员公署防汛指挥部通知:“凤阳县防汛水线19.45米为保证水线,18.5米为警戒水位,17.5米为设防水位。行洪水位定为19.95米。”
1964年春汛,晏干段兴建干沟闸,坝堤决口,麦子淹没。1965年汛期洪水位达19.18米,在原有堤顶迎水面加筑子埝一道防浪,埝高1米、顶宽1米,坡度为1∶1。汛后复堤,形成现有堤防断面。
临东段,堤顶高程22.2米,顶宽3至5米,内坡不足1∶2,外坡1∶3。
晏干段,堤顶高21.3米,顶宽3米,坡度不等,1983年由滁县地区水利工程队负责对鲍家沟排涝闸水段工程施工,本县承担全部土方工程及大坝、块石护坡等项,1983年2月至6月完成,开挖及施工围堤的建筑,土方量3.52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洞身2月24日开工,6月完成主体工程,累计完成土方697600立方米,砌石1162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27立方米,草皮坡3200平方米,管理房4间,共投资49.2万元。
沿淮涵闸基本情况表
表7—5
二、濠河河道治理
濠河河道弯曲,因流沙淤塞,水流不畅,尤其上游河道窄狭蜿蜒曲折,随地形变化而流,1965年一场大暴雨,林桥附近几个村受灾,1975年大汛后,县委动员全县民工疏通河道,截弯取直,拓宽河床,开挖新河道8公里,西岸修筑圩堤。濠河西岸原来只有老塘湖、四湾几个小圩,堤顶高程不到10米,洪汛一到,一片汪洋。1982年大汛,县委重视圩堤建设,大抓修圩保田,堤顶高程增高到2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