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至民国时期,本县城乡环境污染轻微。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增加,机动车辆增多,加之剧毒农药的广泛使用,城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中共南陵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关注。1984年10月,成立县环境保护监测站,配备环保监测人员6名,其中大专毕业生3名,技术员1名。建立了实验室,购置了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等仪器设备,监测手段日臻完善,加强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对环境治理已纳入正常轨道。
一、污染源
1985年,县城建环保部门举办污染源调查技术培训班,始对全县87个企业和医院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卡片80份,对12个较大的企业或污染严重的单位建立了表格登记簿60本,并对全县10个企业和医院的废水、废渣进行抽样化验,取样193个,对其污染成份进行分析。1990年全县废水、废渣、废气和噪音的污染情况如下:
废水年排放工业废水123.75万吨(其中城关地区工业废水119.89万吨、乡镇工业废水3.86万吨),生活污水年排放量97.67万吨。废水中含有GOD98.96吨/年,BOD184.98吨/年,硫化物3.023吨/年,砷0.0094吨/年,挥发酚0.005吨/年,六价铬0.19吨/年。废水污染来自三类,一是碳化合物、蛋白、油脂、木质素等,来源于食品加工厂、豆制品厂(作坊)、化肥厂、棉织厂、毛巾厂、酒厂、造纸厂、缫丝厂、植物油厂、三里清溪宣纸厂等企业;二是有毒物质,七种金属和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等,来源于农药厂、印刷厂、金属机械加工、化验等;三是各种病源微生物(病毒、病菌)寄生虫等,来源于大量的生活排污、人畜粪便、医院病毒、屠宰等。主要纳污体是市桥河、漳河、青弋江、后港河等。根据县环境监测站1989年对市桥河水的测定,其污染物最高浓度是悬浮物92毫克每升,COD64.7毫克每升,BOD56.95毫克每升,均已超过国家规定地面水标准。市桥河已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大量建筑垃圾倒入河中,造成河窄水浅,杂体丛生,腐败物覆盖水面,加之人畜粪便流入,水质变黑发臭。居民怨叹市桥河“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洗衣浇菜”。有鉴于此,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市桥河治理规划,正在组织人力实施中。
废气全县有2吨以上工业用锅炉13台,有各种窑炉206座,年耗煤量54359吨,其中全民、集体企业煤耗31421吨,乡镇企业耗煤22938吨,年排放粉尘3496.8吨。废气污染源是化肥厂、酒厂、毛巾厂、水泥厂、轮窑厂和石灰厂等。1990年根据环境监测站统计,全县大气中含有SO2706.56吨,CO2099.2吨,NO345.7吨,烟尘1754.8吨,粉尘4554.9吨,氟化物52.79吨,废气排放总量66446万标立方米。
废渣全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约10860吨,其中锅炉排渣3567吨,尾矿渣460吨,工业垃圾100吨,粉尘3083.31吨。城关生活垃圾排放量1.04万吨。废渣主要源于化肥厂、水泥厂、白水泥厂、轮窑厂以及矿山尾渣等。
噪音噪音来自县化肥厂、大米加工厂、铰链厂、芜湖拖拉机厂等一些工厂坐落城内,影响居民生活和休息。机动车辆的喇叭噪声也日趋严重。
二、危害状况
“三废”排放量增多,使本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县化肥厂、水泥厂、轮窑厂周围的禾苗、树木经常枯死。特别是轮窑厂排放的废气,污染桑叶,导致蚕死亡。市桥河沿岸居民向水体倾倒垃圾,加上工业废水排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河水黑绿发臭,纺织企业浆染污水,超过国家标准约10倍。
市桥河、漳河沿岸居民在使用污染水后,呼吸道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多,胃肠道疾病上升。80年代以来,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本县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同时,由于淤积的泥沙造成河床抬高(1953~1990年漳河河床抬高约2米),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珍稀动植物逐年减少。
三、污染治理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后,加强对老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促进“三废”治理。主要措施是征收排污费,用经济杠杆,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行“三废”治理,开展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至1990年末,共收排污费37万元,70%用于企业治理,先后给化肥厂、自行车配件厂、橡胶厂等单位,上了8个项目,竣工7个,年处理废水约2万吨、废气12661万标立方米、废渣综合利用量0.9万吨。
1987年,弋江自行车配件厂自筹资金10万元,市环保局贷款5万元,购回一套无锡环保设备厂生产的气浮式水处理设备,建成一座水处理车间。废水处理后,经测试符合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取得较好的效果。1988年县化肥厂利用锅炉的煤渣,造气炉的碳化煤灰,生产煤灰碳化砖,创产值12.5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
在治理老污染源的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对新建或扩建项目实行“三同时”,即:污染治理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严格执行对百万元以上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百万元以下项目,要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严格执行审批手续。
加强自然保护,促进生态平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先后建立小格里陆生资源保护区,奎湖水生资源保护区,蒲桥生态农业示范农场。同时,加强对野生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制定对扬子鳄等国家一类野生动物保护办法。环保部门还配合农、林、工商管理部门,开展保护珍稀动物和有益生物的宣传和管理,及时查处捕卖青蛙、滥捕珍贵野生动物的事件。
下一篇:第七节 建筑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