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森林地理分布
一、淮北平原区
位于安徽省北部,包括淮河以北的淮北市和亳县、涡阳、界首、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阜南、颍上、砀山、萧县、宿县、灵璧、泗县、固镇、五河、怀远、凤台、濉溪等20个县以及阜阳、宿州2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5706万亩,占全省总面积27.37%。该区除萧县、濉溪、宿县、灵璧、怀远等县有小面积石灰岩残丘外,其余地方为坦荡平原,在全国自然区划中属华北太平原的组成部分,是安徽主要农业区。地带性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与气候相适应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该地区农垦历史久远,原有天然林砍伐殆尽。据80年代初调查,除萧县皇藏峪、宿县大方寺等庙宇周围和部分残丘尚保存一部分以麻栎、栓皮栎、栎、树、平基槭、五角枫、朴树等为优势种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以侧柏为建群种的暖温带针叶林外,其余残丘和广大平原区的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隙地上都分布着近30年栽植的人工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1985年统计,全区林业用地由50年代初期9.98万亩增加到694.5万亩,增加684.52万亩,增长了68倍,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1.1%;有林地面积由50年代初期1.1万亩增加到611.3万亩,增加610.2万亩,增加了554倍,占全省有林地面积13.02%;活立木蓄积量由50年代的15万立方米增加到2014.7万立方米,增加1998.3万立方米,增加了134倍;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初期的0.1%增加到11.93%,提高11.83%。
淮北平原区的残丘地带分布着天然次生林、人工侧柏林和石榴林。其中石榴林近5000亩,分布于怀远、濉溪、宿县、萧县、怀远的“玉石子”石榴品种与陕西临潼“天红蛋”、云南蒙自“甜石榴”、江苏吴县“梢头青”、山西临猗“大石榴”等为我国五大名贵石榴。濉溪、萧县、宿县所产的青皮石榴,也是优良品种。怀远等县年产石榴50万公斤左右,远销上海、济南、天津、北京等城市,并出口到罗马尼亚、英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广阔平原分布着由村片林、路旁和河渠埂上的林带以及粮桐间作林组成的农田防护林,其中以泡桐林、杨树林、刺槐林为最多。70年代未开始采伐利用,80年代初,年采伐量50万立方米,除满足当地自用外,每年向江淮地区和邻省出售木材5万多立方米,出现了“北木南调”的新局面,同时,每年向日本出口桐木6000立方米。亳县年采伐木材4万多立方米,1983年林业收入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5.7%。是年,太和县李兴区林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5%。黄河故道分布着15万亩果园和防护林,基本上控制了风沙,年沙荒发生数由50年代初期的14.5次减少到2~3次。位于黄河故道砀川县的龙潭乡林场大队,在4000多亩沙荒和村庄周围栽树130多万株,制住了风沙,保护了农田,每亩粮食产量由70年代初的100多斤增长到700斤。
二、江淮丘陵区
位于安徽中部,包括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寿县、霍邱、肥东、肥西、长丰、庐江、无为、含山、和县、枞阳、怀宁、望江等18个县和合肥、淮南、蚌埠3地级市以及滁州、巢湖、六安、安庆等4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6339.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30.4%。区内地势起伏不大,丘陵、岗地、平原交错排列,北部沿河南岸为冲击平原;南部为长江、巢湖圩区平原,中部广大地区为岗峦起伏的丘陵。在全国自然区划中属北亚热带,系暖温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具有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含有少量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江淮丘陵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占代政治、经济交往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森林多次遭受战争摧残,加上历代封建下朝林政不修而发生滥伐、滥垦、火灾等,导致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到1949年时,只有交通不便、人口较少的丘陵地方尚保存一部分林木,大多数地方,特别是津浦铁路两侧丘陵已变成为荒山秃岭。1950年皖北区森林调查队编写的《皖北淮南林本调查总结报告》记载:“在淮南矿区、寿县、凤阳、定远等四县区所见到的主要山岭,如舜耕山、八公山,尧山、凤阳山等,皆属于无林的荒山”。从1950年起,该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至1985年止,全区有林地面积达388.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23.8万立方米。沿淮沿江地带分布有防浪林和农田防护林。蚌埠市在淮河堤旁栽植杞柳、紫穗槐,起到护堤作用并获得经济效益;安庆市在江心洲营造杨树林,收到防止洲地水土流失的效果和改善洲边水域环境,消除血吸虫寄生、繁殖的条件;天长县在圩区发展池杉林,建立池(杉)、粮(农作物)、鱼混种示范区,为发展生态林业积累了经验。广大丘陵岗地分布着大面积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津浦铁路两侧近200万亩丘陵全部绿化。滁县琅琊山、皇甫山和全椒大山等地的天然次生林,具有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特征,即含少量青冈栎、石栎、小叶女贞、胡颓子、竹叶椒等常绿树种的落叶、常绿阔时混交林。林分面积和蓄积量以松类为最多。滁县地区林分面积22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69.4万立方米,其中松类169万亩,蓄积量328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和蓄积量的75.8%和70%。70年代中期,江淮丘陵营造25万多亩杉木林,现已长成小径材,活立木蓄积量39万多立方米。
三、大别山区
位于安徽西部,包括金寨、霍山、六安、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岳西、宿松等9县。土地总面积3256.6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5.6%,林业用地面积1666.2万亩,占该区土地总面积51.2%,是安徽重点林区。该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过渡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山势起伏,坡度陡峻。北坡中、低山,丘陵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含有青冈、苦槠的落叶、常绿阔时混交林;南坡中、低山、丘陵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天然林已遭破坏,南北坡森林植被类型均发生了变化。北坡森林植物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南坡很少见到成片常绿阔叶林。1985年调查统计,大别山区有林地面积930.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965.9万立方米,占全省森林蓄积量的20.7%。金寨、霍山两县在50年代初分布有大面积栓皮栎林。1951年开始试剥栓皮,至1985年,共采割栓皮27150吨。1976年调查统计,金寨县栓皮栎林12.5万亩,占全省17万亩的74%,1985年仅保存50373亩;霍山县栓皮栎林面积1.69万亩。大别山区板栗资源多,1985年产板栗10万斤以上的有金寨、霍山、舒城、岳西、六安、太湖、潜山等县,其中金寨、舒城、岳西3县年产板栗100万斤以上。大别山区用材林面积697.6万亩,占林分面积766.4万亩的91.02%,占有林地面积79.3%。用材林中以杉木、马尾松分布最广,面积和蓄积量最大。金寨县马宗岭、白马寨保存有约5万亩天然林,动植物资源丰富,乔灌木树种800多种,属国家保护树种有香果树、连香本、巨紫荆、金钱松、鹅掌楸、天目木姜子、领春木、紫茎、天竺桂、天竺木兰等,并有兽类39种、鸟类120种。金寨县渔潭乡西元冲村核桃洼分布有32亩野生核桃林,平均树高7米,平均胸径10厘米。霍山县茅山林场保存有70年生杉木林132亩,平均树高22.5米、平均胸径34厘米,每亩48株,每亩蓄积量41.85立方米,最大杉木胸径达51厘米,单株材积2.2立方米。
大别山区的白马尖海拔高1774米、天堂寨海拔高1727米,随着海拔的升高,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森林植物群落。海拔400~9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林带,海拔900~13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米以上为山地矮林、山地灌丛及黄山松林,立地条件较好处可见到落叶阔叶林。
四、皖南地区
位于安徽南部,包括长江以南的祁门、休宁、黟县、歙县、绩溪、宁国、旌德、石台、东至、贵池、青阳、泾县、宣城、广德、郎溪、南陵,繁昌、铜陵、芜湖、当涂等20个县以及芜湖、铜陵、黄山(原太平县)、屯溪、马鞍山等5个市区。土地总面积5455.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26.16%,林业用地面积3208.2万亩,占该区总面积58.8%。该区南部为山地,包括祁门、休宁、歙县、黟县、宁国、旌德、石台、东至、贵池、青阳、泾县等12县和黄山市(原太平县)、屯溪市。九华山、黄山、天目山斜县境内,地貌复杂,中山、低山盆地错落排列。山体外围的宣城、郎溪、广德、南陵、繁昌、铜陵、芜湖、当涂等8县和马鞍山、芜湖、铜陵等3市,以丘陵岗地为主,间有部分低山。全区气候温和湿润,其中宣郎广丘陵地区水热资源较差,土壤自然肥力低下,地带性森林为落时常绿阔时混交林,人工林以松树为主的针叶林最多。广德、宁国盛产板栗、毛竹;宣城木瓜、枣树为安徽著名土特产。南部水热资源较丰富,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黄山南部以及清凉峰、牯牛降等地分布有以苦槠、甜槠、青冈、石栎、木荷、樟树等树种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海拔700~800米以上山地分布有黄山松林,泾县苏红乡汀溪及太平新民村一带分布有小面积毛红楝子天然林。1985年调查统计,皖南山区有林地面积1460.1万亩,森林蓄积量4582.6万立方米。皖南山区山多田少,农民素以经营山林维持生计,宋《新安志》记载:“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种杉为业”。“祁门水入鄱,民以茗、漆、纸、本行江西,仰其米自给”。该区盛产木材,自宋代至清朝时止,徽商中不少人专事木业经营,其中以杉木为大宗,年运销杭州市场就有5万多两两为杉木传统计量计价单位,一两杉木约等于木材新计量单位1立方米左右。。休宁、祁门、歙县现有杉木林142万亩,占全省杉木林面积的33%。该区是安徽经济林种类较多的地区,除油桐林、油茶林、板栗林外,尚有香榧林、山核桃林、乌桕林等,其中山核桃、香榧、歙县蜜枣为著名林副产品。该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黄山、九华山、齐云山风景区和牯牛降、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凤凰山森林公园,林深木秀,风光绮丽,是游览胜地。徽州地区纤维板厂年产纤维板4000吨,正品率与等级率平均都超过90%,1983~1985年连续获全国人造板行业厂际竞赛安徽组经济效益第一名。黟县竹材胶合板厂,1985年投产,年产竹材胶合板1000立方米。祁门化工厂,是安徽生产松香最大的厂家,年产松香1500吨,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屯溪市竹材消防梯厂生产的竹材消防梯,具有比本质强度高、韧性好、分量轻、不变形、不易折、不毛刺、不生虫、耐磨耐用等优点,1979年被列为公安部消防梯定点专业生产厂之一。
黄山为我国东南高山之一,莲花峰海拔高1373米。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800~10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100~1400米为落时阔叶林带,1400米以上为山地矮林、山地灌丛林。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缓坡(如光明顶),有块状山地草甸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