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制粉业
宣城地区种植小麦面积不大,居民面食习惯于逢年过节调剂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生活用粮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面粉需求量渐趋上升。建国前的磨坊或粉坊,主要以畜、水为动力牵引石磨,破碎碾制,过筛提粉。成品分头粉、二粉,出品率80%。建国后,制粉行业起步较晚,50年代长期从芜湖、常州调进,供应市场。后来使用小钢磨加工面粉,质标为“八一粉”,逐渐满足市场需求。全区1949——1987年,累计制粉180490吨,年均加工量4749.73吨。其中50年代制粉9335吨,年均加工933.5吨;60年代略有下降8249吨,年均824.9吨;70年代加工量上升到47668吨,年均4766.8吨;80年代(截至1986年)制粉量猛增到94708吨,年均13529.7吨。1987年,全区加工面粉20530吨,是1949年的61.8倍,为建国后38年来年均加工量的3.32倍;全区共建面粉厂(间)4座,年生产能力121720吨。其中宣城面粉厂1座,年加工48720吨,广德1座,年加工15000吨,泾县1座,年加工13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