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食品业
清末民初,宣城地区各类食品生产,大都私营小作坊手工操作,品种少、质量差、产量低,少数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销量甚微。建国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各地粮食部门集资兴建食品企业,称“粮油复制品厂”或“粮油杂品厂”,也有单一的“面条厂”。其中面条加工系全区食品行业拳头产品。50年代,农村磨坊大都沿用手工复制挂面,60年代,普遍使用手摇面机加工筒子面,70年代设备更新,采用电动面机、自动拌粉机、燃煤管道烘房、蒸气烘干等全过程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生产的品种有,富强面、建设面、标准面、蛋黄面等,并有宽细之分。郎溪面条厂生产“上白粉面条”,曾被评为部优产品;广德加工的三种筒子面(标准粉、建设粉、富强粉),当地市场供不应求,并荣获1984年全区食品行业评比第一名。从1978年至1987年,全区累计加工食品26066吨,拥有面条厂(间)10个,年生产能力达139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