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后直至1964年10月,物价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和省物价管理部门,地区基本上无权定价,连修补行业也实行国家定价。1965至1966年,国家有调价项目出台,调价权仍属中央。1967年8月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各地方必须根据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管理,不合理的价格和地区差价、城乡差价,一律放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处理。同年9月,省商业厅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凡属中央、省及地方下达的各种商品购销价格,不论其合理与否,均一律执行不变。自此,全区开始长达10年之久的物价冻结期。1974年7月省颁布《安徽省有关部门分工管理价格的产品目录》,规定把三类农副土特产品和三类小商品价格管理权限下放给地区。从1975年起,地区物价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对下列商品价格有审批权:
农产品收购部分:鲫鱼、虾、丁鱼、杂鱼、盐干鱼、卤鱼、野禽、葛粉、藕粉、青枣、西瓜、皮纸、冬笋、桑树皮、杂木棍、犁底、犁圆等。
工业品出厂部分:松焦油、小窑煤、野生植物酒、色酒、纸伞、木杆秤、毛笔、皮鞋、草帽、算盘、台虎钳、铁制农具、木制农具等。
商品销售部分:面条、西瓜、水泥杆、鲫鱼、虾、丁鱼、杂鱼、盐干鱼、卤鱼、野禽等。
此外,有关部门对农村搬运装卸收费,旅社、澡堂、照像、饮食收费,以及服装工价、印刷收费和修补收费等也有明确规定。
1980年,全省实行浮动价的农产品有31种,议价商品46种,主要限于三类农副产品和完成收购任务后允许上市的一、二类农产品,对棉花、木材、毛竹、烤烟、茶叶、红麻、苎麻、桑、蚕茧等农林畜产品及中药材、大宗蔬菜不实行议价,工业品也不实行议购议销。但省物价部门对119种小商品采取由工商企业协商定价的措施。1983年,省物价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放开490种小商品价格,实行企业定价制。1984年地区物价部门放宽价格管理,将砖瓦、水泥价格审批权下放给县物价部门,并规定计划外超产部分价格可以在20%幅度内浮动;对小窑煤的煤价,实行谁主管谁定价;同时将山芋干白酒、粮食白酒、黄酒、果露酒的定价以及城镇搬运装卸、机耕、排灌等项目的收费权限下放给县;允许有关部门经营计划外生产资料;允许对三类物资如蜜枣、山核桃、太子参、山芋淀粉等采取议购议销办法,但对猪肉仍实行派购政策。1985年9月,省物价部门再次颁布《安徽省有关部门分工管理价格的产品目录》,下放部分重工业产品价格管理权限,又放开一些农产品价格。
1978年后,区内进行过几次大的物价调整。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1979年5月1日起,调高粮食、油料、食品、经济作物四大类共53个品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同时提高糠、麸、饼等粮油副产品销售价。调价后,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每百斤由10.32元提高到12.52元,超购部分在调整收购价的基础上再加价50%;6种食用油脂统购价格平均每百斤由86.77元提高到106.27元,超购部分在调高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价50%,粮食、食用油脂统购价格提高后,统销价格不变;食用油料统购价格提高后,统销价格同时提高到与购价相平,调整后的购销价格为全省统一价。
1979年11月1日起。全国统一提高猪肉、牛肉、羊肉、鲜蛋、家禽和水产等8种副食品的销售价格和与此关连的糕点、饮食业销售价格。这次副食品调价,属于地区管理的品种共103种,平均提高31.76%。同时,地区物价部门还提高3种糕点出厂价格,平均提高7.4%,4种饮食业面点价格,平均提高7.5%,33种菜肴价格,平均提高1.75%。提高副食品价格后,国家对职工实行副食品补贴,每人每年60元。
1981年12月,地区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安排,调整涤棉布、烟酒价格。
1982年元月,国产机械手表、黑白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和弹力呢等纯涤纶织物陆续降低零售价格。
1983年元月,国家调低化纤织物商品价格,调高棉布价格。
1985年4月1日,猪肉销售价放开,地区取消生猪派购政策,实行有指导的议购议销。是时,全区粮食也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对小麦、稻谷、玉米按“倒三七”比例(30%按原购销价,70%按原超购价)收购,农民完成合同任务后,余粮可自销;同时调整农村粮油购销价格,改变了多年来购销价倒挂的不合理状况。
1985年3月,地区物价部门调整工业用煤供应价格,调整了地区差价和品质差价,但城镇生活用煤价格不变。是年地区又先后两次提高港口煤矿的煤价。同年5月,全区调整铁路短途客、货运价格。
1986年9月,全国统一放开自行车、黑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收录机、80支以上纯棉纱及其织物、中长纤维布等7种工业消费品价格。是年,地区物价部门在中央和省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系列价格改革,并结合全区实际情况,调整和开放部分商品价格和劳务收费。同时,对5大类72种放开价格的工业消费品和计划外生产资料实行提价审批制度,防止商品乱涨价现象。
宣城地区若干年份部分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变动情况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