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资制度
建国后,全区企业职工实行等级工资制:分计时、计件、奖励三种形式。
1949年至1952年,区内一部分企业执行原工资形式和标准。一部分新建的国营企业由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行制定等级数目较少的等级工资制。1953年国营企业和部分公私合营企业开始执行国家规定的七级、八级工资制,以工资分为计算单位。1955年推行货币工资制后,企业以泾县火柴梗片厂为试点,对民国时期遗留的不合理工资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后全民企业多实行七级或八级计时工资制,以月为计算单位;私营企业多实行等级计件工资制。是年,全区工人平均月工资30.74元,其中工业部门工人平均30元,粮食部门职工平均34.5元,商业部门职工平均31.6元,合作行业职工平均29.72元。
1956年国营企业全面进行工资改革,所有行业全部实行货币工资制。工改后工人统一执行省定的八级工资制。企业干部执行省定的服务等级工资制。全区12662名职工参加工改,4820人增加工资,月增资总额32911.5元,人均6.82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结束后,1957年全区公私合营企业比照国营企业进行工资改革。全区业、粮食、商业、合作四行业,计有5499名职工参加工改,4732人增加工资,月增资总额工14537.28元,人均3.04元。工改后,职工平均月工资增加到33.78元,其中工业部门职工平均33.8元,粮食部门职工平均37.5元,商业部门职工平均34.64元,合作行业职工平均32.65元。
1956年后,地区劳动局制定计件工资计划和规程,建立计件工资定额制度。1962年,全区广泛实行计件工资,以班组为单位定额计件。“文革”期间,所有实行计件工资的全民企业改计时工资,集体企业亦多数改为计时工资。
1978年,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全区原料供应有保证、产品销路正常、劳动定额等项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恢复计件工资。
1985年,全区国营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同步进行工资改革,地区皖南机动车辆厂和泾县宣纸厂进行试点,实行工资总额与上交利税挂钩、浮动,后在全区中型以上企业推行。为理顺企业内部工资关系,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各企业实行新的工资标准;工人分八级十五等,企业干部分十七级三十等,每一等级工资额按大、中、小企业和一、二、三类产业分别不等。是年6月底工改结束,参加工改的企业216个,19040人升级,月增资人均10.65元,工人月平均工资达60.70元。
1985年6月后,集体企业比照全民企业实行工资改革。全区共有595个集体企业23965名职工参加工改,工改后月增资人均15.51元。
1978年,根据国务院通知,地区批准56个全民企业实行奖励工资试点,奖金控制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0%至12%间。1981年起全区企业全部实行奖励工资,奖励基金据国务院(1981)10号文件规定,每年按1~2个月标准工资总额在企业生产(营业)利润中提取。每年地区主管部门审查考核企业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后由劳动部门审批奖金额。1984年,根据规定劳动部门停止审批奖金,对每年发放奖金超过4个月职工标准工资额的企业征收奖金税。
二、工资调整
调整区类别建国后,1956年全国划分8类工资区,地区各县为2类工资区,地直企业因所在地属芜湖市为3类工资区。1963年各县调升3类,地直调升4类。1979年各县调升4类,地直调升5类。1985年,各县调升5类。
晋级1959年,全区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商业部门职工调整工资,升级面分别是:工人30%、技术人员40%、营业员50%。升级者只升一级。
1961年,矿山、林区工人调整工资,升级面30%。升级者均晋升一级。
1963年,全民企业职工调整工资,升级面40%。少数生产(工作)成绩特别显著者可升两级。是年,集体所有制企业比照上述规定,为工人调整工资,人均月增资6.9元。其中有214名工资偏低的工人人均月增资7.46元。
1971年全区(含区内4县)全民企业职工73940人,升级24975人,人均月增资7.04元。
1972年,全区1568个集体企业28107名职工中有12410人升级。
1977年,全民企业职工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同步调整工资,人均月增资5.91元。是年,全区集体企业为职工调整工资。
1979年10月,全民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同步,又一次调整工资,人均月增资5.95元。是年,集体企业,人均月增资5.62元。
1983年,全民企业职工普调工资。全区有20259人升一级,660人升两级。月增资总额161246元,人均7.7元。是年,集体所有制企业普调工资。全区有10807人升级,月增资总额71000元,人均6.50元。
1985年,全民企业工资改革,19040人升级,月增资总额202786元,人均月增资10.65元。是年,全区595个集体企业比照全民企业工资改革,23965人升级,月增资总额371600元,人均15.51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