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礼仪习俗
一、生辰寿诞
生辰旧时农村生孩子,生前一个月要“催生”,生后一月要“贺生”。“催生”由产妇娘家备礼送给产妇,“贺生”由亲邻好友备礼祝贺。主人则要设宴备酒还礼,俗称“月子礼”。广德人孩子生后三日,还要办“三朝饭”,以款待接生婆。婴儿满周岁时,外婆家要前来道贺,也有其他亲友来祝贺的。所送礼物多系儿童玩具、衣饰、食品、红纸包(包钱)。主人则拣其中的一部分,配以图书、文房四宝、琴、棋、算盘之类,如是女孩还配有针线、剪刀、花布之类,布满桌上(或置竹扁内),令幼儿任意抓取,以观其长大后的志趣和爱好,名曰“抓周”。建国后已废,但近年来城乡少数人家又兴此俗。
过生日无论男女,每逢生辰例行“过生日”。儿童过生日,父母要备鸡蛋、面食,添置新衣等生日礼物,近年来兴备生日蛋糕。成人过生日要宰鸡、买肉、置酒,以示祝贺。
寿诞庆寿从50岁始,尔后10年一次。岁届60,称“花甲”之年,也就是步入老年的行列,庆祝要隆重。富有人家,家设寿堂,张灯结彩,悬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中置香案,上供果品。亲友赠送寿幛、寿联、寿烛、寿面、寿桃、束花、衣料、鞋帽等礼物。寿诞前一日设“暖寿”酒,举办家宴。寿诞之日,贺客盈门,鼓乐、鞭炮齐鸣,寿主坐于正堂,子女亲友依次礼拜,礼毕设宴待客。豪门大族更讲排场,以显耀门庭;普通人家祝寿只送礼品,不行仪式。
建国后,人生60大寿,子女亲友大多赠送衣料、长寿面,城镇居民有送生日蛋糕、精制寿面、衣帽鞋袜、烟酒、食品的。是日设家宴庆祝,简朴无华。
二、婚嫁迎娶
1、常规婚俗
清末民初,宣城地区婚嫁习俗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一般都遵行“说媒、订婚、结婚”婚嫁程序。
说媒双方认为门第相当,由父母作主,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也有女方请媒人向男方提亲的。媒人介绍双方家庭、个人品貌、职业等情况,由双方家长证实后,作出决定。如双方家长同意,则由媒人到女方家讨取“庚贴”,即出生的日期、时辰,经占卜如无冲克,亲事初定,谓之“合婚”。
订婚合婚后由女方提出所需礼品,男方按女方礼单备礼,择定吉日,将所备衣料、彩礼(也称聘金、聘礼),托媒人送往女家。聘金多寡视男方家境而定,贫寒人家也有不要聘金的。泾县人称订婚为“下聘礼”,宁国人还需焚香鞠躬,行四拜礼。民国后,公教学界少数人,改用《订婚证书》,举行订婚仪式,或在报纸上刊登订婚启事。建国后,订婚之俗已基本废除,但在农村仍有女方要求男方送一定数量糖果、糕点、烟酒、鱼肉、服饰、礼金的。
结婚结婚礼仪繁多,主要的有择吉日,俗称“看日子”,一般在冬季腊月,尤以“腊八”居多。吉日择定后,由男方用红纸书写柬帖请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吉日既定,风雨无阻。迎亲前一天,男方家贴喜联,结彩挂红,喜气洋洋。出嫁女要开脸、沐浴、换衣、“坐嫁”、“哭嫁”。郎溪人(主要在北乡地区)出嫁女要用哭声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一般从十月怀胎之苦说到抚育成人之劳,还要托咐兄弟代为孝敬双亲,哭得悠悠扬扬、娓娓动听,实是一种民间的说唱文艺。广德的新嫁娘要头戴首饰插花,宁国新娘要穿嫁衣,披霞帔,头戴宫彩花,由同辈姑娘搀扶向家祖辞行,拜别父母亲长。
迎亲当天,由男方发轿,一般须用花轿,贫穷人家用青布小轿,也有坐独轮手推车的。轿门前挂一面竹筛,内贴红纸剪成的八卦。泾县人轿杠上挂贴有男家姓氏和“百子”、“千孙”字样的灯笼,轿前挂圆镜,轿后挂八卦圆筛。鼓乐前导,后随迎亲媒人。轿到女家时,大门紧闭,要给“开门礼”。出嫁女上轿前要辞祖,拜别父母,哭嫁,然后由亲人(一般由长兄、叔、舅)背负上轿。发轿时鼓乐开导,妆奁前行。新娘的嫁装通常为箱柜桌椅、盆桶木器、衣服被帐、花粉首饰之类,数量多寡和质量优劣,贫家富家相差悬殊,但不论贫富都少不了“大三元”、“小三元”(寓意三元及第)。妆奁都贴有红“喜”字。建国后,50年代嫁妆极为简单,60年代嫁妆除被帐,木器外,还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时称“三转一响”),80年代嫁妆越来越讲究,有洗衣机、收录机、电视机以及沙发、电饭煲等高档商品。轿到男方家门前,宣城、宁国西乡等地有以三牲、茶、酒,由主持人念吉利语“送轿神”之俗。在鸣炮鼓乐声中,由“福奶奶”(广德县由喜娘)扶新娘出轿;郎溪人由搀拜奶奶用秤钩勾开轿门帘,让新娘扶着秤杆上有星的部位站起下轿,取意“称心如意”。新娘下轿后,脚踩麻袋,并随着新娘脚步轮翻移动麻袋(意谓“传代”),步入厅堂行结婚礼(俗称拜堂),礼毕入洞房。当晚还有“颂房”、“闹房”之俗。
旧时新婚三日要“回门”。是日新娘新郎携礼品到女家拜见父母,但须当日返回,否则有“空房”之嫌。客籍湖北人新婚第九天,新娘由娘家接回住十天,然后由新郎接回,也称“回门”。宁国人新婚三天新娘由妯娌陪同到男方祖坟行祭祖礼,是谓“认祖”。泾县人新婚一月后,新婚夫妇要携礼品回娘家办“满月酒”。
2、变行婚俗
童养媳旧时贫穷人家,子女多,生活艰难,无力嫁娶,便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给幼男幼女定下终身姻缘。童养媳“过门”只需一块红头巾,一身新衣裳,三包糕点礼,在一串炮竹声中抱往男方家中。童养媳备受折磨,也受歧视,民间的《苦媳妇自叹》歌谣,描述了童养媳的苦难身世。童养媳长大后,略备酒水,就可拜堂成亲。建国后此俗已废。
入赘又称招亲,旧时民间有女无子人家,为生活计,或为继承香火(传代),由父母作主,招婿入赘,顶立门户。婚礼由女家操办,受礼设宴,拜堂成亲。但入赘之人要改从女姓,子女亦悉从母姓。
中年妇女丧夫,上有年老公婆,下有幼小子女,女方不忍弃离,招赘男人入户成婚的,亦谓“招亲”,俗称“招夫养子”。被招男人要尽赡养老小的义务。
抢亲建国前,有因家境贫穷,无力娶妻的农民,串通亲友协同抢亲之俗,被抢对象多为贫穷人家的寡妇,且事先已暗自许婚,因受世俗偏见和限于经济条件,而无法公开成婚的。抢亲的时间要选择人多聚会之际,或夜阑人静之时。抢亲人边散红帖,边放鞭炮,他人不得也不愿干预。回家后设便宴款待协同者,就算完婚。
寡妇改嫁旧时寡妇改嫁,备受世俗歧视。改嫁人不准从亡夫家或娘家径至新夫家,须在黄昏或拂晓时,到村边路口,换上新鞋,才能由新夫接回家。建国后,根据《婚姻法》规定,寡妇改嫁受法律保护。
纳妾旧时富豪官绅,一夫多妻,讨小纳妾比较普遍。民国期间纳妾虽为法律所不许,但军政官员、富豪士绅之辈,纳妾者屡见不鲜,也有为后嗣而纳妾的。妾被称为“二房”、“偏房”、“小老婆”、“姨太太”,所生子女也受家庭和社会歧视。建国后,《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制,纳妾行为已被彻底革除。
3、新行婚俗
文明结婚民国期间政界、知识界一些人,结婚不“拜堂”,改行鞠躬礼,填写《结婚证书》,上书证婚、主婚、介绍人、新郎、新娘姓名,并加盖私章,鼓乐声中,婚礼结束。建国后《婚姻法》规定,男女青年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婚前须体检、登记,领取《结婚证》。婚期一般在国庆、元旦节假日,也有择“二八”“腊八”的。婚礼简朴,不拘形式,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或在家,或在酒馆,操办几桌婚宴,席间新人敬酒敬烟,散发喜糖喜烟,宴罢礼毕。婚礼虽简,但婚事却越来越繁,50年代是“结婚不用愁,一套新衣裤”;60年代是两绒(灯心绒、平绒)、一毛(毛线);70年代由大衣柜、五斗橱发展为“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收音机);80年代初风行“四十八条腿”(家俱一应俱全),随后是“三机”(收录机、洗衣机、电视机)“一箱”(电冰箱),家俱款式繁多,各种家电齐全,尤以城镇干部职工为甚,花费越来越大。迎亲是汽车、小轿车,农村一般是拖拉机或机动三轮车。
集体婚礼由当地共青团、妇联会、工会等单位筹办,几十对结婚者同时举行婚礼。由主办单位负责人向新婚夫妇致祝贺词,新婚青年代表致谢词,不受礼,不设宴,既文明节约,且人多场面大,欢乐气氛浓。
旅行结婚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后,择日赴外地旅游,欢度蜜月,旅游回来便是举行了婚礼。一般不收贺礼,不设婚宴,只向道贺的亲朋好友散发喜糖喜烟。
男嫁女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政府提倡男到女家落户。农村家无男劳力的家庭,待嫁姑娘愿招男子入户成亲。男到女家后,家庭地位平等,也不更换姓氏,不受任何歧视,与旧时的入赘本质不同。70年代,仅泾县蔡村、赵村、大康村等几处,青年男子到女家落户结婚的就有10人。
三、丧葬
送终病人弥留之际,子女应守身旁,在外地的亲人也须赶回,一待断气,立即扯下帐被,以黄表纸覆面,身盖女儿特制的“千衾被”,一面向亲友报丧,一面操办丧事。建国后,机关干部或知名人士,则由死者所在单位张贴讣告。
入殓郎溪县死者须待隔夜入殓,泾县则须按死者的出生对时入殓。入殓时要给净身,然后换上特制的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寿衣有“五领三腰”、“五领七腰”不等。入棺时,长子捧头,次子捧脚,棺内置放死者生前喜爱的殉葬品。入殓停当,亲人再睹遗容,然后加盖,但不盖严。
祭奠入殓后移棺孝堂,设案烧香,中置“灵牌”,悬挂挽联、孝幛,烧纸化箔,孝子披麻戴孝,日夜守灵。亲朋前来吊孝,孝子等晚辈须跪于灵堂两侧向吊唁者还礼。有的请和尚(或道士)做佛事,以超度“亡灵”。建国后丧事从简,治丧者多设灵堂,置遗像,吊唁者以送花圈孝幛居多,行鞠躬礼,播放哀乐。
殡葬出殡要先封棺(用铁钉钉住),再祭奠,后举棺。抬棺者四人或八人因家庭贫富而不同。棺材头缚公鸡一只,棺身覆被,长子或长孙身披孝服,手捧灵牌(现在多是遗像),幡幛引路,鼓乐前导,沿路撒纸钱,直至墓地。出殡途中过桥歇畔孝子要下跪“谢孝”。棺到墓地按勘定的方位墓向掘好墓穴,孝子向墓穴撒上五谷(郎溪县习俗),铲一锹土放在棺材头上(广德人用孝子服兜土撒棺盖),然后沉棺下土,烧纸祭奠,送殡人员返回时,须在村道口(也有在家门口的)跨过燃烧的稻草火堆方可回家。宣城人出殡当晚孝子要到有关人家谢孝。葬后连续三天,孝子每晚要上坟烧纸焚香,俗谓“复山”。郎溪人在葬后的第三天死者全家备祭品到坟地哀悼,称做“复三”。
建国后,出殡礼仪简朴,花圈、孝幛、鼓乐前导,孝子手捧遗像,亲友臂缠黑纱,胸戴白花送殡。70年代各县始行火化,城镇出殡都用灵车送往火葬场。农村大多仍为土葬。
守孝古称“丁忧”,时间三年,亲属着素服,孝子在七七(49天)内不能理发(广德人为五七),不能进别人家。湖北籍人“五七”以内孝子要睡在灵位前守孝。“五七”那天由女儿女婿备祭品偕同死者家人上坟祭奠。死后三年内有“新半月”(中元节)、“新年”(死后第一个春节)、“周年”等祭奠活动。三年内喜庆礼仪概不参加,有“守孝难还礼”之说。
建国后,人们的观念更新,多注重扫墓、悼念活动,旧俗已废。
四、人际
待客客人到家要让座、泡茶、敬烟,特别客气的还要拿糕点、糖果、瓜子类待客。客走要送到门外,口称“待慢”、“慢慢走”、“走好”、“有空再来”等客套话;客人则说“惊吵”、“打扰”、“留步”等语,拱手(现为握手)道别,路远的客人要留宿。留客要款待,吃饭时要请客人坐首席,向客人敬酒。近年来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待客也更加讲究,除饭菜外,少数还有高档烟酒、罐装饮料,饭后再敬烟、沏茶,摆出水果茶点。
送礼送礼的名目繁多,红白喜事、乔迁新居、寿诞生子,近年来又有升学、参军、招干、招工,等等。婚礼一般包红包送钱,叫“贺仪”,也有送实物的,如服饰、床单、蚊帐、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等,农村不仅亲友要送礼,上下村邻也兴送礼。丧事送钱的称“奠仪”,送实物的有孝幛、“钱纸”、香烟等,机关团体大都送花圈。
近年来,考取大学或中专,青年人应征入伍或招工招干,均被视为人生大事,亲朋好友都要备礼祝贺。
乔迁新居在农村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亲朋好友不仅要帮忙搬迁,还要以礼相贺,有的包钱,有的送楹联、匾额、镜框等纪念品,还有送碗碟等日用品的。
宴请受礼者必宴请。婚嫁要办喜酒。旧时入席要论座次,按辈分大小和身份高低入座,舅舅坐首席,主人和晚辈居末席。建国后不再拘泥,但须注重礼貌仪态,说话要文明,待客要热情。办丧事为答谢吊唁送礼和帮忙人,一般都得备家宴招待送礼者,通称“豆觞”,俗称“豆腐饭”,比较节俭、简单。祝寿、招工、参军受礼者一般备家宴待客以表致谢。升学者的家长不仅设宴招待,甚至有请放映队放电影招待乡亲和客人的。
称谓直系亲属间的称谓与各地大致相同,唯广德县城关、郎溪县定埠称父亲叫“大大”;广德县湖北籍人称母亲叫“婶”,河南籍人称叔父叫“小佬”、婶娘叫“小娘”。
姻亲之间的称谓各县基本相同,唯广德县河南籍人称岳父叫“老爷”、岳母叫“老娘”。
夫妻间的称呼,旧时称“我家里”,也有称“老婆”、“老公”的。建国后青年夫妻互称“爱人”,现时中青年夫妻皆互呼姓名。
对公职人员的称呼,清末、民国初年称“老爷”、“大人”,民国中期以后称军政人员为“长官”。建国后统称“同志”,但对领导干部一般都习惯称呼职务。
生辰旧时农村生孩子,生前一个月要“催生”,生后一月要“贺生”。“催生”由产妇娘家备礼送给产妇,“贺生”由亲邻好友备礼祝贺。主人则要设宴备酒还礼,俗称“月子礼”。广德人孩子生后三日,还要办“三朝饭”,以款待接生婆。婴儿满周岁时,外婆家要前来道贺,也有其他亲友来祝贺的。所送礼物多系儿童玩具、衣饰、食品、红纸包(包钱)。主人则拣其中的一部分,配以图书、文房四宝、琴、棋、算盘之类,如是女孩还配有针线、剪刀、花布之类,布满桌上(或置竹扁内),令幼儿任意抓取,以观其长大后的志趣和爱好,名曰“抓周”。建国后已废,但近年来城乡少数人家又兴此俗。
过生日无论男女,每逢生辰例行“过生日”。儿童过生日,父母要备鸡蛋、面食,添置新衣等生日礼物,近年来兴备生日蛋糕。成人过生日要宰鸡、买肉、置酒,以示祝贺。
寿诞庆寿从50岁始,尔后10年一次。岁届60,称“花甲”之年,也就是步入老年的行列,庆祝要隆重。富有人家,家设寿堂,张灯结彩,悬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中置香案,上供果品。亲友赠送寿幛、寿联、寿烛、寿面、寿桃、束花、衣料、鞋帽等礼物。寿诞前一日设“暖寿”酒,举办家宴。寿诞之日,贺客盈门,鼓乐、鞭炮齐鸣,寿主坐于正堂,子女亲友依次礼拜,礼毕设宴待客。豪门大族更讲排场,以显耀门庭;普通人家祝寿只送礼品,不行仪式。
建国后,人生60大寿,子女亲友大多赠送衣料、长寿面,城镇居民有送生日蛋糕、精制寿面、衣帽鞋袜、烟酒、食品的。是日设家宴庆祝,简朴无华。
二、婚嫁迎娶
1、常规婚俗
清末民初,宣城地区婚嫁习俗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一般都遵行“说媒、订婚、结婚”婚嫁程序。
说媒双方认为门第相当,由父母作主,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也有女方请媒人向男方提亲的。媒人介绍双方家庭、个人品貌、职业等情况,由双方家长证实后,作出决定。如双方家长同意,则由媒人到女方家讨取“庚贴”,即出生的日期、时辰,经占卜如无冲克,亲事初定,谓之“合婚”。
订婚合婚后由女方提出所需礼品,男方按女方礼单备礼,择定吉日,将所备衣料、彩礼(也称聘金、聘礼),托媒人送往女家。聘金多寡视男方家境而定,贫寒人家也有不要聘金的。泾县人称订婚为“下聘礼”,宁国人还需焚香鞠躬,行四拜礼。民国后,公教学界少数人,改用《订婚证书》,举行订婚仪式,或在报纸上刊登订婚启事。建国后,订婚之俗已基本废除,但在农村仍有女方要求男方送一定数量糖果、糕点、烟酒、鱼肉、服饰、礼金的。
结婚结婚礼仪繁多,主要的有择吉日,俗称“看日子”,一般在冬季腊月,尤以“腊八”居多。吉日择定后,由男方用红纸书写柬帖请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吉日既定,风雨无阻。迎亲前一天,男方家贴喜联,结彩挂红,喜气洋洋。出嫁女要开脸、沐浴、换衣、“坐嫁”、“哭嫁”。郎溪人(主要在北乡地区)出嫁女要用哭声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一般从十月怀胎之苦说到抚育成人之劳,还要托咐兄弟代为孝敬双亲,哭得悠悠扬扬、娓娓动听,实是一种民间的说唱文艺。广德的新嫁娘要头戴首饰插花,宁国新娘要穿嫁衣,披霞帔,头戴宫彩花,由同辈姑娘搀扶向家祖辞行,拜别父母亲长。
迎亲当天,由男方发轿,一般须用花轿,贫穷人家用青布小轿,也有坐独轮手推车的。轿门前挂一面竹筛,内贴红纸剪成的八卦。泾县人轿杠上挂贴有男家姓氏和“百子”、“千孙”字样的灯笼,轿前挂圆镜,轿后挂八卦圆筛。鼓乐前导,后随迎亲媒人。轿到女家时,大门紧闭,要给“开门礼”。出嫁女上轿前要辞祖,拜别父母,哭嫁,然后由亲人(一般由长兄、叔、舅)背负上轿。发轿时鼓乐开导,妆奁前行。新娘的嫁装通常为箱柜桌椅、盆桶木器、衣服被帐、花粉首饰之类,数量多寡和质量优劣,贫家富家相差悬殊,但不论贫富都少不了“大三元”、“小三元”(寓意三元及第)。妆奁都贴有红“喜”字。建国后,50年代嫁妆极为简单,60年代嫁妆除被帐,木器外,还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时称“三转一响”),80年代嫁妆越来越讲究,有洗衣机、收录机、电视机以及沙发、电饭煲等高档商品。轿到男方家门前,宣城、宁国西乡等地有以三牲、茶、酒,由主持人念吉利语“送轿神”之俗。在鸣炮鼓乐声中,由“福奶奶”(广德县由喜娘)扶新娘出轿;郎溪人由搀拜奶奶用秤钩勾开轿门帘,让新娘扶着秤杆上有星的部位站起下轿,取意“称心如意”。新娘下轿后,脚踩麻袋,并随着新娘脚步轮翻移动麻袋(意谓“传代”),步入厅堂行结婚礼(俗称拜堂),礼毕入洞房。当晚还有“颂房”、“闹房”之俗。
旧时新婚三日要“回门”。是日新娘新郎携礼品到女家拜见父母,但须当日返回,否则有“空房”之嫌。客籍湖北人新婚第九天,新娘由娘家接回住十天,然后由新郎接回,也称“回门”。宁国人新婚三天新娘由妯娌陪同到男方祖坟行祭祖礼,是谓“认祖”。泾县人新婚一月后,新婚夫妇要携礼品回娘家办“满月酒”。
2、变行婚俗
童养媳旧时贫穷人家,子女多,生活艰难,无力嫁娶,便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给幼男幼女定下终身姻缘。童养媳“过门”只需一块红头巾,一身新衣裳,三包糕点礼,在一串炮竹声中抱往男方家中。童养媳备受折磨,也受歧视,民间的《苦媳妇自叹》歌谣,描述了童养媳的苦难身世。童养媳长大后,略备酒水,就可拜堂成亲。建国后此俗已废。
入赘又称招亲,旧时民间有女无子人家,为生活计,或为继承香火(传代),由父母作主,招婿入赘,顶立门户。婚礼由女家操办,受礼设宴,拜堂成亲。但入赘之人要改从女姓,子女亦悉从母姓。
中年妇女丧夫,上有年老公婆,下有幼小子女,女方不忍弃离,招赘男人入户成婚的,亦谓“招亲”,俗称“招夫养子”。被招男人要尽赡养老小的义务。
抢亲建国前,有因家境贫穷,无力娶妻的农民,串通亲友协同抢亲之俗,被抢对象多为贫穷人家的寡妇,且事先已暗自许婚,因受世俗偏见和限于经济条件,而无法公开成婚的。抢亲的时间要选择人多聚会之际,或夜阑人静之时。抢亲人边散红帖,边放鞭炮,他人不得也不愿干预。回家后设便宴款待协同者,就算完婚。
寡妇改嫁旧时寡妇改嫁,备受世俗歧视。改嫁人不准从亡夫家或娘家径至新夫家,须在黄昏或拂晓时,到村边路口,换上新鞋,才能由新夫接回家。建国后,根据《婚姻法》规定,寡妇改嫁受法律保护。
纳妾旧时富豪官绅,一夫多妻,讨小纳妾比较普遍。民国期间纳妾虽为法律所不许,但军政官员、富豪士绅之辈,纳妾者屡见不鲜,也有为后嗣而纳妾的。妾被称为“二房”、“偏房”、“小老婆”、“姨太太”,所生子女也受家庭和社会歧视。建国后,《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制,纳妾行为已被彻底革除。
3、新行婚俗
文明结婚民国期间政界、知识界一些人,结婚不“拜堂”,改行鞠躬礼,填写《结婚证书》,上书证婚、主婚、介绍人、新郎、新娘姓名,并加盖私章,鼓乐声中,婚礼结束。建国后《婚姻法》规定,男女青年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婚前须体检、登记,领取《结婚证》。婚期一般在国庆、元旦节假日,也有择“二八”“腊八”的。婚礼简朴,不拘形式,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或在家,或在酒馆,操办几桌婚宴,席间新人敬酒敬烟,散发喜糖喜烟,宴罢礼毕。婚礼虽简,但婚事却越来越繁,50年代是“结婚不用愁,一套新衣裤”;60年代是两绒(灯心绒、平绒)、一毛(毛线);70年代由大衣柜、五斗橱发展为“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收音机);80年代初风行“四十八条腿”(家俱一应俱全),随后是“三机”(收录机、洗衣机、电视机)“一箱”(电冰箱),家俱款式繁多,各种家电齐全,尤以城镇干部职工为甚,花费越来越大。迎亲是汽车、小轿车,农村一般是拖拉机或机动三轮车。
集体婚礼由当地共青团、妇联会、工会等单位筹办,几十对结婚者同时举行婚礼。由主办单位负责人向新婚夫妇致祝贺词,新婚青年代表致谢词,不受礼,不设宴,既文明节约,且人多场面大,欢乐气氛浓。
旅行结婚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后,择日赴外地旅游,欢度蜜月,旅游回来便是举行了婚礼。一般不收贺礼,不设婚宴,只向道贺的亲朋好友散发喜糖喜烟。
男嫁女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政府提倡男到女家落户。农村家无男劳力的家庭,待嫁姑娘愿招男子入户成亲。男到女家后,家庭地位平等,也不更换姓氏,不受任何歧视,与旧时的入赘本质不同。70年代,仅泾县蔡村、赵村、大康村等几处,青年男子到女家落户结婚的就有10人。
三、丧葬
送终病人弥留之际,子女应守身旁,在外地的亲人也须赶回,一待断气,立即扯下帐被,以黄表纸覆面,身盖女儿特制的“千衾被”,一面向亲友报丧,一面操办丧事。建国后,机关干部或知名人士,则由死者所在单位张贴讣告。
入殓郎溪县死者须待隔夜入殓,泾县则须按死者的出生对时入殓。入殓时要给净身,然后换上特制的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寿衣有“五领三腰”、“五领七腰”不等。入棺时,长子捧头,次子捧脚,棺内置放死者生前喜爱的殉葬品。入殓停当,亲人再睹遗容,然后加盖,但不盖严。
祭奠入殓后移棺孝堂,设案烧香,中置“灵牌”,悬挂挽联、孝幛,烧纸化箔,孝子披麻戴孝,日夜守灵。亲朋前来吊孝,孝子等晚辈须跪于灵堂两侧向吊唁者还礼。有的请和尚(或道士)做佛事,以超度“亡灵”。建国后丧事从简,治丧者多设灵堂,置遗像,吊唁者以送花圈孝幛居多,行鞠躬礼,播放哀乐。
殡葬出殡要先封棺(用铁钉钉住),再祭奠,后举棺。抬棺者四人或八人因家庭贫富而不同。棺材头缚公鸡一只,棺身覆被,长子或长孙身披孝服,手捧灵牌(现在多是遗像),幡幛引路,鼓乐前导,沿路撒纸钱,直至墓地。出殡途中过桥歇畔孝子要下跪“谢孝”。棺到墓地按勘定的方位墓向掘好墓穴,孝子向墓穴撒上五谷(郎溪县习俗),铲一锹土放在棺材头上(广德人用孝子服兜土撒棺盖),然后沉棺下土,烧纸祭奠,送殡人员返回时,须在村道口(也有在家门口的)跨过燃烧的稻草火堆方可回家。宣城人出殡当晚孝子要到有关人家谢孝。葬后连续三天,孝子每晚要上坟烧纸焚香,俗谓“复山”。郎溪人在葬后的第三天死者全家备祭品到坟地哀悼,称做“复三”。
建国后,出殡礼仪简朴,花圈、孝幛、鼓乐前导,孝子手捧遗像,亲友臂缠黑纱,胸戴白花送殡。70年代各县始行火化,城镇出殡都用灵车送往火葬场。农村大多仍为土葬。
守孝古称“丁忧”,时间三年,亲属着素服,孝子在七七(49天)内不能理发(广德人为五七),不能进别人家。湖北籍人“五七”以内孝子要睡在灵位前守孝。“五七”那天由女儿女婿备祭品偕同死者家人上坟祭奠。死后三年内有“新半月”(中元节)、“新年”(死后第一个春节)、“周年”等祭奠活动。三年内喜庆礼仪概不参加,有“守孝难还礼”之说。
建国后,人们的观念更新,多注重扫墓、悼念活动,旧俗已废。
四、人际
待客客人到家要让座、泡茶、敬烟,特别客气的还要拿糕点、糖果、瓜子类待客。客走要送到门外,口称“待慢”、“慢慢走”、“走好”、“有空再来”等客套话;客人则说“惊吵”、“打扰”、“留步”等语,拱手(现为握手)道别,路远的客人要留宿。留客要款待,吃饭时要请客人坐首席,向客人敬酒。近年来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待客也更加讲究,除饭菜外,少数还有高档烟酒、罐装饮料,饭后再敬烟、沏茶,摆出水果茶点。
送礼送礼的名目繁多,红白喜事、乔迁新居、寿诞生子,近年来又有升学、参军、招干、招工,等等。婚礼一般包红包送钱,叫“贺仪”,也有送实物的,如服饰、床单、蚊帐、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等,农村不仅亲友要送礼,上下村邻也兴送礼。丧事送钱的称“奠仪”,送实物的有孝幛、“钱纸”、香烟等,机关团体大都送花圈。
近年来,考取大学或中专,青年人应征入伍或招工招干,均被视为人生大事,亲朋好友都要备礼祝贺。
乔迁新居在农村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亲朋好友不仅要帮忙搬迁,还要以礼相贺,有的包钱,有的送楹联、匾额、镜框等纪念品,还有送碗碟等日用品的。
宴请受礼者必宴请。婚嫁要办喜酒。旧时入席要论座次,按辈分大小和身份高低入座,舅舅坐首席,主人和晚辈居末席。建国后不再拘泥,但须注重礼貌仪态,说话要文明,待客要热情。办丧事为答谢吊唁送礼和帮忙人,一般都得备家宴招待送礼者,通称“豆觞”,俗称“豆腐饭”,比较节俭、简单。祝寿、招工、参军受礼者一般备家宴待客以表致谢。升学者的家长不仅设宴招待,甚至有请放映队放电影招待乡亲和客人的。
称谓直系亲属间的称谓与各地大致相同,唯广德县城关、郎溪县定埠称父亲叫“大大”;广德县湖北籍人称母亲叫“婶”,河南籍人称叔父叫“小佬”、婶娘叫“小娘”。
姻亲之间的称谓各县基本相同,唯广德县河南籍人称岳父叫“老爷”、岳母叫“老娘”。
夫妻间的称呼,旧时称“我家里”,也有称“老婆”、“老公”的。建国后青年夫妻互称“爱人”,现时中青年夫妻皆互呼姓名。
对公职人员的称呼,清末、民国初年称“老爷”、“大人”,民国中期以后称军政人员为“长官”。建国后统称“同志”,但对领导干部一般都习惯称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