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
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是部属唯一的黑色金属矿山和钢铁工厂的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主要担负华东各省钢铁矿山和冶炼、轧钢等工程设计任务,同时也承接其它各项工业、民用建筑设计业务,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院址在湖南路25号,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达800余万元。
1961年11月,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冶金部从北京黑色冶金设计总院抽调人员筹建马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筹建期间,受马鞍山钢铁公司领导。1962年7月,马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建成,受冶金部领导。年底,全院有职工422人,其中工程师39人。职工大部分来自北京、武汉两个钢铁设计院和安徽、福建两省冶金设计院以及马鞍山钢铁公司。1963~1965年,又陆续从龙烟、新余两个钢铁公司调来技术人员88名,从高等学校分配来毕业生353名,设计队伍不断扩大,到1966年初,全院职工已有858人,其中技术人员667人。建院初期,业务部门首先组织力量对华东各省市的钢铁工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编出华东地区钢铁工业规划,为其后担负整个华东地区冶金系统的设计任务作了充分的准备。此外,还承担了马钢、青钢、济钢、重钢等钢铁公司(厂)设计任务。1962~1965年,共完成工程设计项目50项,完成施工图约1万张(甲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68年,有120余人受到错误批斗。1969~1970年,下放干部71人,其中技术人员50人。1970年,该院由冶金部直接领导改为以省为主,部、省双重领导。1975年10月,设计院并入马钢公司,改为马钢设计院。“文化大革命”给设计院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但全院绝大多数职工以国家利益为重,排除干扰,坚持工作,仍取得很大成就。“文化大革命”10年间,共完成华东地区及全国其它省市钢铁、矿山企业共510项工程设计任务,完成施工图8万余张(甲1)。不少设计项目竣工投产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在大型矿山设计方面,完成马钢凹山露天铁矿扩建工程设计,使矿山采选能力由370~400万吨/年提高到500万吨/年。新建河北西石门大型铁矿工程,设计年产矿石220万吨,选矿年处理能力250万吨。该矿是我国少见的水文地质件复杂的大型地下开采矿山。设计推荐的开拓、通风、排水、采矿方法、选矿流程及尾矿输送等主要方案,各方面均认为是先进合理的。同时完成的有浙江漓渚铁矿等6个采用湿式自磨工艺选厂的设计,其中马钢东山铁矿选矿厂自磨工艺设计被评为冶金工业部70年代优秀设计项目。在钢铁工程设计方面,共完成大中型设计项目数十项,其中大型项目有:上海梅山工程指挥部130平方米烧结机,该项目1970年建成投产后,年利用系数高达1.27吨/平方米·小时,年作业率高达87.7%;马钢年产钢600万吨规划可行性研究和年产钢200万吨全厂总体初步设计,以及50吨氧气顶吹转炉、850初轧和65孔大型焦炉等项目设计。中型设计项目中,为三明、合钢、杭钢、南钢设计的许多项目,不少指标领先于国内当时同类厂矿水平。其中为福建三明钢铁厂15吨氧气顶吹转炉车间设计的煤气回收装置,是国内15吨氧气顶吹转炉回收的第一个项目,1980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70年代优秀设计项目。
1978年8月,设计院从马钢公司划出,独立建制,并明确以部为主的部、省双重领导体制。同年12月,改名为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从1976年底到1984年底,全院职工由1104人增加到1364人,其中技术人员由843人增加到1040人。8年中,共完成设计任务601项,完成施工图11.6万余张(甲1)。完成的设计任务相当于前15年设计工作量的总和。设计的主要工程项目:有宝钢辅助原料基地——船山石灰石矿大型矿山扩建工程,其中新建破碎筛分系统中有当时国内最大的洗矿车间,新建外部运输系统中有冶金行业自行设计最长的钢绳芯胶带机;有无锡650轧钢车间,该项目是国内唯一的2—2布棋式布置斜辊道移钢的开坯车间,设计采用国内技术革新成果20余项,改造库存设备,并研究开发U—V型翻转式冷床、挤压驼峰多爪翻转冷床和加热炉炉顶水冷闸板代替拱形压顶砌筑等5项国内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有马钢第一烧结厂石灰回转窑工程,这是国内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的第一座活性石灰回转窑车间。设计中采用的管道风力输送石灰及旋风颗粒除尘等新技术、新设备,与武钢从联邦德国引进的石灰回转窑项目相比较,产品的活性度相差不大,而单位产品投资和成本均低得多。该项工程设计先后被评为冶金部优秀设计项目和国家级优秀设计项目,获得金质奖。此外,还有杭钢500/400半连续热轧带钢车间及上钢一厂无缝车间斜底式加热炉设计,也被评为冶金部优秀设计项目。从1983年下半年起,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开始全面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制订了“以钢铁为主,广开门路,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为打入国际市场积极创造条件”的方针,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设计科研和业务建设任务的前提下,先后承接了食品、纺织、建材、轻工、能源、交通、机械、市政建设等20多个部类的设计研究任务。根据中央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要求,安徽省和冶金部确定该院作为部、省设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从1984年第二季度开始,实行了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内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和合同规定的138项设计研究任务,一些主要生产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基建投资设计工作量2.78亿元,是历史最好水平的1983年的1.64倍;完成施工图纸2.14万张(甲1),是1983年的1.34倍;全年设计研究费收入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83年也有大幅度增长;每完成万元基建投资设计工作量的支出,比1983年下降23%。1985年,全院完成基建投资设计工作量4.3亿元,超计划52.1%;完成施工图2.9万张(甲1),超计划52.6%;上交财政200余万元。由该院设计的1985年度竣工投产的17个工程项目,都是一次投产成功。
1962~1985年,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为扩建马鞍山钢铁公司、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和新建宁波北仑钢铁厂等大型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前期调查工作;为福建、浙江、江西、山东等省编制了钢铁工业发展规划;为马鞍山、重庆、合肥、莱芜、济南、青岛、南京、无锡、杭州、三明、新余等钢铁企业的新建、扩建和引进工程,为凹山、东山、桃冲、西石门、漓渚、武义、船山、幕府山等铁矿、冶金辅助原料矿山的采选工程,提供了大量设计研究成果。23年来,该院设计的矿山和钢铁工程年生产总能力为:铁矿石1827万吨、烧结矿1047万吨、生铁773万吨、钢554万吨、钢材739万吨。由该院负责设计,与马鞍山钢铁公司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一台高性能大容量高次谐波滤装置,于1985年10月在马钢51号变电所一次成功投入运行,其品质因数连续可调技术为国内首创,年节电279万千瓦时。1987年,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职工增加到1503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有244人,中级技术职称的有496人。全院设有矿山采选、钢铁冶炼加工、工厂公用设施、电气自动化、土木建筑、技术经济等33个专业组成的设计研究室22个,试验研究室7个;拥有各种类型电子计算机85台,书刊情报资料11万册,工程技术文件、图纸资料12.8万份。全年共完成工程设计83项,完成工程投资设计工作量5.7亿元,上缴国家和地方财政185万元。在近年的设计项目中,有16项工程建成投产,其中马钢高速线材、马钢钢坯连轧、天津一轧热带、江西洪都钢厂新型三辊轧管机等项工程,均系高技术水平的设计项目。马钢高速线材工程是这个院与联邦德国西马克公司、AEG电气公司、意大利皮昂特公司联合设计的,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工程的设计成功,为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实行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开创了范例。1987年,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8项工程设计获冶金部优秀设计奖,其中无锡钢铁厂650毫米轧钢车间、青岛钢厂转炉改造及烟气治理两项设计、并获全国优秀设计评选委员会国家级优秀设计银质奖。该院先后与国内66个厂矿和科研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公司、高等院校和金融组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还多次在非洲、中东等地区进行设计投标,开拓国际设计市场。
[马鞍山钢铁公司设计研究院]
马鞍山钢铁公司设计研究院,是马钢公司内部专门从事设计管理和设计、研究的机构。除行使公司设计管理的职权,还承担马钢冶金工厂技术改造大、中修、民用建筑和部分基建项目的设计、研究任务,具有生产、管理双重职能。院址在雨山七村西园路33号,占地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0万元。
1952年12月,华东工业部矿冶工业管理局抽调工程技术人员来马鞍山,参加高炉恢复工程建设。1953年1月9日,以抽调来的技术人员为基础,组建高炉工程处设计科,此为马钢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设计单位。1953年底,高炉恢复改造工程完成,工程处撤销,设计科缩编为马鞍山铁厂机动科设计组,有职工6人。此后,设计组多次改变隶属关系,先后改为铁厂基建处设计管理科、马钢设计处、马钢设计管理处。工作性质基本上以设计管理为主,工程设计为辅。1953~1964年,承担和完成的方米小高炉、二厂区2座255立方米中型高炉等工程的设计,一厂区1.5吨、5吨电弧炉和二厂区6吨、8吨转炉等工程的设计,一烧结厂江边碎矿工程设计,炭黑车间、铁合金车间、磷肥工段、倒焰炉炼焦和当涂钢铁厂等工程设计。同时,对花山区的和平楼、雨山一区、五区职工住宅进行了开拓性设计,并承担了一厂区的5座210~250立方米中型高炉和4×18平方米烧结车间、二厂区的2座小型轧钢车间、耐火车间、三厂区的2×65孔焦炉和车轮轮箍系统、桃冲矿和南山矿凹山的恢复和扩建等20余项主要工程的设计管理工作。1963年6月,马鞍山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第十七冶建设公司前身)成立后,马钢设计管理工作及其有关机构划归新成立的冶金建设公司,马钢设计管理处余下的部分设计人员组成马钢机械动力处设计科。1968年春,改机械动力处设计科为设计小分队,隶属马钢修建部。“文革”中,马钢设计机构变动频繁,先后改为马钢生产服务站设计排,市生产指挥组设计队、马钢设计队、马钢设计处设计队。1978年,为贯彻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围绕生产配套,搞好填平补齐,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马钢公司内部的设计力量,马钢设计处设计队和马钢建设公司(由十七冶与马钢建筑施工单位合并而成)部分设计单位合并,于6月27日组建马钢设计研究所,人员由60余人增加到近180人,由1个综合科发展到机械设备、工艺、土建、总图、电气、动力等6个专业设计科室,研究所基本具备多项目、多功能的配套设计能力。1965~1978年,这支设计队伍先后完成的主要工程设计有:二钢厂2座5吨电弧炉、机修厂钢锭模车间、钢铁研究所中间试验工厂、姑山矿破碎及输送工程、耐火厂一期改造及机修三分厂热处理、铆焊、金工、铸钢4个车间等。这期间,还承担了中板厂、焦化厂4号65孔焦炉和回收车间改造、耐火材料厂扩建、二钢厂1座10吨电弧炉,二烧结厂3号烧结机、一钢厂平炉吹氧改造、三轧钢厂线材车间、015料场及二厂区污水处理等主要工程设计。
1981年12月28日,马钢设计管理处与马钢设计研究所合并,成立马钢设计研究院,12月29日,获安徽省建设委员会颁发的甲级设计单位证书。从1978年成立设计研究所至1981年改建为设计研究院的3年多时间里,共完成大小工程设计项目479个,完成施工图107万张(甲1),其中重要设计项目有:小型轧钢厂一车间、二车间、煤气贮柜、二铁厂2号高炉大修、第三轧钢厂250车间大修、提氩工程等。这些设计项目的竣工投产,对马钢公司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起了重要作用。1982年9月,马钢设计研究院开始推行以“五包”(包设计工作量、包项目进度、包设计质量、包外部收入费用、包生产费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超额完成全年各项指标,全年完成设计项目136项,设计概算投资额4140.9万元,设计图纸量3011张(甲1),分别超过原计划的56%、38%、28%。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责任制的完善,马钢设计研究院工作效益逐年提高。1984年,完成设计项目68项,设计概算投资额4000多万元,分别超过公司指令性计划的45%和25%,全年共完成施工图4952张(甲1),比上年增加1002张(甲1),人均增加2.38张(甲1)。从1978年到1984年底,完成的主要设计项目有:三轧厂一车间技术改造、二车间6500氧气站提氩工程、焦化厂机械化煤场、35吨锅炉背压发电、材料处综合油库、5万和15万立方米煤气贮柜、二铁厂4号中型高炉大修改造、一烧结厂原料场、二钢厂方坯连铸机、动力厂27号水泵房、二轧厂630车间90方坯冷床改造,以及公司和市属企业的食堂、幼儿园、浴室、校舍和各种住宅楼等生活服务设施。到1987年底,马钢设计研究院共有职工376人,其中技术人员247人,占总人数的65.69%;工程师以上的中高级技术人员90人。全院共设置计划科、总工程师室、铁烧科、炼钢科、轧钢科、机械设备科、动力科、电力科、自动化科、情报科、资料科以及院办公室等23个科室。全年共完成设计投资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完成设计图纸7310张(甲1),全员出图率(甲1/人·月)为1.71,技术人员为2.16,设计人员为2.46。1978~1987年,共完成大小工程设计850项,设计投资概算约4.8亿元,其中,施工图设计558项,方案设计292项。完成的主要工程设计项目有:马钢“七五”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第三炼钢厂150万吨配套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第一炼钢厂吹氩喷粉施工图、车轮轮箍厂车轮系统近期配套方案、耐火材料厂转炉衬炉车间和中板改造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修改造项目的第一炼钢厂13号高炉大修施工图、第二炼铁厂1号高炉大修施工图、动力厂一净化与二净化电除尘;“短平快”项目有第二炼钢厂增钒改造工程、初轧厂轧钢车间、第二炼铁厂2号烧结机初步设计;民建项目有新岗小区、山南小区部分施工设计,马钢宾馆的规划和外宾招待所扩建施工设计,以及马钢闭路电视(方案),住宅小区规划等。在设计方案中采用的新技术有:在第一炼铁厂13号高炉大修和第二炼铁厂1号高炉工程设计中,采用“冷却壁水管头加波纹管”、“热风炉球顶不定型耐火材料喷涂”、“4座热风炉交叉并联送风”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在第二炼钢厂增钒设计中,首次设计使用新型的双小车快速换枪机构。在第二炼钢厂水平连铸事故水系统的工艺设计中,采用了自控系统。在第二炼铁厂高炉干油润滑电控系统设计中,首次采用PC机。该院胡锦心工程师消化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主持设计出国产最大规格的“U—V”冷床,受到冶金部通令嘉奖。第一烧结厂200万吨混匀料场设计分别荣获省和省冶金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铁厂4号高炉技术改造工程、三轧钢厂小型轧钢车间,同时获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省冶金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
[马鞍山钢铁公司矿山设计研究所]
马钢矿山设计研究所是马钢公司矿山公司下属机构,主要承担马钢矿山系统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等工程的设计、科研任务,同时也承接外单位项目的设计和技术咨询。坐落于湖南路东端矿山公司基地内,占地1.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88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22.4万元。
马钢矿山设计研究所的前身是马钢矿山研究所。1978年4月开始筹建,同年9月28日,由冶金工业部批准建立。1979年8月3日,矿山研究所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矿山公司技术监督处,两单位合署办公。1980年3月,矿山研究所改为矿山设计研究所。1981年开始承接设计项目。1983年5月,矿山设计研究所与矿山公司技术处分开,为独立设计单位。7月,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正式承认马钢矿山设计研究所为乙级设计单位。1981~1983年、矿山设计研究所共完成设计项目111项,设计投资1775万元,施工图772张(甲1)。1984年,该所主体工程竣工。至此,矿山设计研究所初具规模,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74.82万元,其中设备仪器71台(件),共46.38万元,房屋建筑129万元。到1987年底,全所有职工15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55人,助理工程师15人;设有采矿、选矿、土建、机电、概(预)算、技术情报、尾矿组等11个科室;有矿山地质、工程地质、矿山测量、爆破、采矿、选矿、采暖、通风、环保、矿山机械、电气照明、水道、建筑结构、水工、井建、化学分析、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全年共完成工程设计38项,设计投资3015.6万元,出图625张(甲1)。主要设计项目有:南山铁矿城门峒尾矿工程初步设计,凹山采场铁路、公路及转运平台设计,凹山排土场(自然蒸发)酸水处理工程施工图设计,东山铁矿技术改造设计,姑山铁矿疏干工程一期二段施工图设计,桃冲铁矿平峒式炸药库设计,桃冲铁矿江边30吨轨道衡施工图设计以及马钢黄山职工疗养所扩大初步设计,马钢矿山公司文化楼施工图设计等。从1981年承担设计任务起到1987年,矿山设计研究所共完成大小设计300项,设计投资1.4亿元,出施工图3848张(甲1)。其设计的项目分布于马钢公司的南山铁矿、姑山铁矿、桃冲铁矿等矿山。
[马鞍山市建筑设计院]
马鞍山市建筑设计院是市属唯一的一家综合建筑设计院,主要从事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的勘察设计。全院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强弱电、建筑经济等专业力量配备齐全,具有较完备的设计能力。1987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为建筑设计综合甲级设计院。院址在湖东中路,占地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38.70万元。
该院前身是1957年3月成立的市建筑工程队设计组,有技术人员4人,这是全市第一支直接为市政建设服务、承担建筑设计任务的专业设计队伍。是年7月,市建筑工程队改为建筑工程公司,设计组改为公司设计股,有职工13人。1958年9月,为适应“全民大办钢铁”的需要,设计股撤销,职工分别调到马钢设计处等单位。4个月之后,设计股恢复,有职工5人。1961年9月,设计股改属市城市建设局领导,改名市城建局设计室。随着马鞍山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设计任务越来越重。设计室建立后,陆续从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调进专业设计人员,到1962年初,设计室已有技术人员40余人。从1957年设计组建立到1962年设计室初具规模,这支设计队伍先后设计了市内第一幢5层框架结构大楼——财贸大楼和市内大型建筑人民医院主楼、市人民会堂、马鞍山宾馆等。“文革”开始后,城建局设计室工作基本停顿,大部分技术人员下放到农村劳动或到“五七”干校学习。1968年3月,设计室改为设计小组。1971年初,设计小组对外又恢复城建局设计室名称。1976年2月,城建局设计室划归市建委规划科领导,4月,改为市建委勘测设计室,把原属城建局的测量队并入。1978年,勘测设计室划归市规划设计管理处。1966~1978年,设计室先后承担675项设计项目,其中重要建筑工程有:马鞍山火车站、市革命委员会办公楼、湖宾商店、雨山湖饭店等。
1980年6月,勘测设计室改建为市建筑设计室,为独立核算的设计单位,正式实行设计收费制。此后,设计室规模有较大的发展,设计工作量成倍增长。1980~1983年,人员由30人增加到99人。1983年10月,市规划设计管理处撤销,原属规划设计处的设计室改建为市建筑设计院,成为完全独立的设计单位。从1984年起,设计院开始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4年,全院完成设计项目214项,完成设计图2460张(甲2),设计收费达41.1万元,加上勘察测量的收入,全年收入76万元,比1983年增长81%。到1987年底,马鞍山市建筑设计院已有职工15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31人;设有3个综合设计室,1个勘探队,1个测量队及院办公室、业务科。全年完成设计项目200多个,设计总投资额近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折合设计图纸4500张(甲2),设计收费50多万元,加上勘探、测量收费,全院全年收入100余万元。马鞍山市建筑设计院在30年的历史中,承担了省内外许多民用住宅、医院、宾馆、体育馆、大型商场及大跨度的工业厂房的土建设计,其中重要的工程项目有:市财贸大楼、雨山湖饭店、湖滨商店,无锡、常州、镇江等地的宾馆、印染厂、南京5311厂,南京航空学院风雨操场、教学实验楼,兵器工业部南京供销学校的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福州抗菌素厂头孢车间、宿松县政府办公楼等。在这些设计项目中,有获得安徽省优秀设计2等奖的马鞍山微波站的工程设计,有获得安徽省优秀设计3等奖的雨山湖饭店工程设计、市园林处综合楼工程设计,有获得安徽省优秀设计荣誉奖的江东商场工程设计。1983~1987年,市建筑设计院共获得省级优秀设计奖12项。
上一篇:第一节 概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