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市农业税的征收,根据“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合理负担、增产不增税”的原则,由财政部门向从事农业生产和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农业税的征收以粮食为主,习惯称之为“公粮”。
[税制]
马鞍山解放初期,按照芜当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定的有关公粮征收的办法,以户为单位,每人扣除7分田(折中亩)不计负担,再按扣除后的人均土地数分11级累进计征(后改8级),征收的对象主要是地主、富农。据当时霍里乡沙塘行政村调查,三户地主负担实产44%。此外,富农负担34%,中农负担15%,贫农负担7%。1950年9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正式废除民国时期的田赋制度,针对当时土地占有情况,采取差额较大的全额累进税制。税率分40级,最低税率3%,最高税率42%,人均常产不足150斤的农户免征。农村土地改革后,根据1952年6月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农业税收工作的指示”,取消农业税的地方附加,并采取差额较小的全额累进税制,分24个税级,最低税率7%,最高税率30%。1958年,国家对农业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改累进税制为比例税制,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当地的耕作水平,按照正常年景产量评定计税产量,再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征收农业税地方附加不超过农业税额的15%。对交粮有困难的纳税人,改征其它农产品或现金。按此条例,马鞍山连续执行了20余年,除个别规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变化作适当修改、补充外(如1985年改征粮为征收代金),基本没有变动。
[征收]
1957年,马鞍山市的雨山、霍里、慈湖3个乡和向山、采石、马鞍山3个街道,共有耕地5.31万亩,计税田亩5.05万亩,计税产量1717万斤,依率计征税额为285.7万斤。当年实征税额305万斤(含附加和水利粮,下同),平均税率16.4%,负担率12.7%。1958年,由当涂县两次新划入耕地约7万亩。是年全市共有耕地12.86万亩,减去国家征用和兴修水利以及新开荒地部分,计税田亩为12.15万亩。根据农业税条例,调整常年产量,改累进税制为比例税制。调整后的计税产量为5431万斤,依率计征税额918万斤,平均税率为16.9%(全省平均为15%)。当年实征1100万斤,负担率21%。1959、1960两年,改依率计征为按计划产值或包干产值分配包干任务的办法征收,两年的包产产值均为65万元,实际征收分别为65.1万元和61.4万元,平均负担率29%。1960年起,停止征收水利集资粮。1961年7月,原属和县的小黄洲大队划入马鞍山市,增加纳税田亩5311.2亩。是年,全市应征税额增加到12.34万斤,折金额1.77万元。当年因受灾减免6669元,实征1.1万余元。1960~1962年,根据省核定的任务,在计算包产产值(应征税额)时,剔除了地方附加,以减轻农民负担。1963年,马鞍山市成立核定纳税土地领导小组,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贯彻农业税合理负担政策和依率计征、依法减免的办法,于春耕前进行丈量测算,核实纳税土地,评定当年产量和安排税率工作。经过核实,全市的纳税土地为11.3万亩(扣除国家征用、兴修水利挖田和亩积缩小的土地),常产年量3884万斤,平均税率为13%。常产占实产的比例为73.9%,税率比1957年降低3.4%。同时,开征了农林特产税,当年实征542万斤,负担率为10.31%。农民负担比按包产产值征收减轻近两倍。1964年,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马鞍山市的农业税附加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至今未变。1966~1976年,共征收农业税5893万斤,占依率计征税额的118.1%,平均负担率为6.4%。但自1963年后,马鞍山的计税产量与农业实产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为此,1978年市有关部门在征收任务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提高常产,降低税率,合理调整负担工作,以改变过去计税常产占实产比例过低的畸轻畸重的状况。经过调整,1978年计税产量为9805万斤,接近省分配的指标(1亿斤),占实产比例的89%,税率降为5.02%,当年实际负担4.
38%。1982年,根据省财政厅文件,结合农村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将交纳方式改为以户(组)直接交纳。对农林特产税的无法查帐征收部分(主要是霍里乡的果子税),改为定产征收,即按前三年的平均产量为计税依据。1983年和1984年,全市农业税分别实征564万斤和522万斤,平均负担率分别为5.5%、4.8%。1985年,农业税的具体征收工作由向山区财政局承接。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将农业税由征收实物改为征收代金,并按粮食“倒三七”的比例价计征税款(即稻谷每百斤按标准价的三成加议价的七成),全年实征554万斤,金额765万元,平均负担率5.2%。
[减免]
马鞍山市的农业税减免,在农业税开征后即开始实行。减免范围按性质分为灾情减免和社会减免两类。
一、灾情减免灾情减免按“轻灾少减,重灾多减,特重全免”的原则,进行减征和免征。其具体幅度和条件,原先不够统一,直至1963年,根据安徽省农业税征收办法的有关规定,始明确欠收二成以下不减,欠收六成以上免征,欠收二成至六成的按欠收程度给予相应的减征照顾。此办法一直沿用至今。1959~1962年,灾情减免以生产队计算欠收程度,按大队计算减免。1961年,马鞍山有7个生产大队和部分生产队受灾,共减免农业税12.3万元,折粮154万斤(指减免正税部分,不包括附加。下同),占依率计征税额的25.9%。1963年后,改按生产队为单位计算减免。1966年,慈湖公社杨家材七队等生产队因灾减免农业税折粮1.6万斤。70年代,采取民主评议减免成数的办法。1978年,因灾欠收的农业社队共减免24万斤,占依率计征的4.9%。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普遍推行,马鞍山市采取通过公社、大队评议纳税单位的欠收成数,并根据灾情轻重,将减免税额有区别地评议到户的办法。1980年和1983年分别减免30万斤和24万斤,占依率计征税额的6.25%和5.15%。1957~1985年,全市因灾情减免的农业税折粮共计420.8万斤,占依率计征税额的6.2%。
二、社会减免对因无劳力或缺劳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户,以及受意外灾害交税确有困难的农户和其它有必要给予照顾的农户,1966年以前,采取“深入调查、群众评议、政府核定”的办法进行减免。一般是先减后征(主要是扶贫户、困难户),减免的比例较低。以后改为先征后减,午季预征,秋季结算。1979~1983年间,实行起征征收和减免的办法,对稻产区人均口粮440~460斤、人均分配收入50元以下的,杂粮产区人均口粮340~360斤、人均分配收入45元以下的纳税单位和个人免征农业税。这一办法于1984年停止执行。1982年后,马鞍山市还将有征收任务的扶贫户列为重点照顾对象。1985年,全市郊区8个乡镇共有27户扶贫户,335户困难户。当年给予社会减免8万斤(不包括附加)。建市后至1985年,社会减免税额(折粮)共计165.7万斤。(附表19—10)附表19-10马鞍山市历年农业税征收情况统计表单位:人口:百人;面积:百亩;税额:万斤;金额:千元


上一篇:第三节 地方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