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文艺会演]
建市初期,马鞍山曾首次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参加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自此以后,全市规模的文艺会(调)演一般每年至少举办1次,多至3次。有民间音乐舞蹈会(调)演、戏剧会演、歌咏会、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少儿文艺会演、节日文艺会演等各种专题,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许多优秀节目多次赴省演出。
1957年,市业余文艺代表队在全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出的篱簧戏《追舟》、舞蹈《跳和合》、女声独唱《一阵太阳一阵阴》及《姐在塘边洗筒蒿》4个节目,均获演出奖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优秀奖。其中,舞蹈《跳和合》兼获创作一等奖,1959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加工排练演出,并编入《中国民间民族舞蹈集成·安徽卷》。1958年9月,马鞍山市选送11个节目参加全省首届音乐周演出,有6个节目获奖。其中《马鞍山联唱》、《四绣》、《打夯号子》被编入《安徽第一届音乐周选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马鞍山联唱》录音播放。1959年3月,马鞍山市业余文艺演出队参加全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民乐《一百零八锤》、《万年欢》与《小开门》、渔鼓《唱唱咱们的马鞍山》、舞蹈《巨龙》与《钢花舞》等,其中民乐《一百零八锤》获创作一等奖,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唱唱咱们的马鞍山》获演出奖。
1960年3月,马鞍山文艺代表团参加全省职工业余文艺会演,演出的《标兵炉》、《六十年代放光芒》等10个节目,被推荐为优秀节目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文艺大会演。1964年省辖6市文艺会演中,马鞍山市代表队演出的小舞剧《临行之前》获创作奖和演出奖;男女声表演唱《春鼓》改为《马鞍山战歌》,参加华东6省1市举办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1976年,马鞍山市职工代表队参加全省职工文艺调演,演出大型创作演唱剧目《毛主席视察九号炉》、舞蹈《战矿海》、扬州评话《送子务农》及女声演唱《女鞋匠》,受到大会好评。
1977年元旦,全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在街道、公园、会堂、广场表演《歌唱胜利》、《砸烂“四人帮”》等节目,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当年国庆节,马鞍山钢铁公司、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轻工业局等13个单位的业余演出队举办联欢演出,观众达万余人。1978年春节,马钢一铁厂首先恢复龙灯、旱船、大头娃娃舞等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从金家庄至雨山沿途表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1982年1月,举办新年“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比赛,有147人参赛,演出44个节目,31个节目获奖。同年在全省曲艺调演中,马鞍山市创作剧目评话《女婿是哪个》获创作、演出奖。1983年,马鞍山选送6个节目参加全省城市业余文艺会演,小喜剧《上下左右》获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独幕话剧《春江水暖》及4个歌舞节目均获创作奖和演出奖。
1984年和1985年国庆节,市文化部门在群艺馆大院内搭设露天舞台,分别由马钢公司、十七冶公司、群众艺术馆、当涂县等文艺代表队演出专场,持续数日,观众达6万余人次。1985年4月,马钢举办“首届马钢之春”,28个单位演出180多个节目。同年10月,在全国十大钢铁公司青年优秀歌手大奖赛中,马钢代表队演出的《我爱妈妈我爱党》获创作、演出二等奖,《溜冰圆舞曲》获创作、演出三等奖,《浪花》与《心中的歌献给党》获创作三等奖。
1987年3月,全市举办“小小艺术家”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比赛和“钢城新苗”幼、少儿文艺调演,演出节目102个,其中创作节目占85%,有8个节目参加了安徽省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专场演出。5月,马钢公司举办第三届“马钢之春”文艺调演,演出节目120个。与此同时,全市“爱我钢城,建我钢城”职工文艺调演同期进行,演出16场,观众达2万人次。同年还举办了吉他爱好者游园会,第二届快乐家庭有奖赛等活动。
[作品展览]
马鞍山艺术作品展出活动,始于50年代初期。建市后,展出活动逐渐增多,内容题材更加广泛。
1958~1961年,全市举办画展6期,展出作品438件。1964~1965年,除举办全市画展外,还3次参加全省画展,参展作品有组画、漫画、油画、国画和雕塑,其中张仲则的油画《书记在炉前》、胡华令的国画《献给第一个轮箍》,经省评选送北京参加建国15周年展出。
1971~1975年,举办全市书、画、摄影展14期,作品977幅,其中送省展出49幅,送京展出3幅,出国展出1幅。1977年,全市首次举办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综合性美展,展出作品130件,摄影作品80幅。1978~1979年,举办“花卉艺术摄影展”和“建国三十周年美展”,展出作品350幅,以大量生动画面反映了马鞍山30年来的建设成就。
1980年开始组织个人画展,全年共举办6次。其中有两次分别为贺敬等九人画展、严南鳞等七人画展。1981年,举办“纪念建党60周年画展”,作品160幅;组织参加全省“五·一”、“七·一”画展,作品22幅;市影展作品130幅。1982~1983年,举办“文明礼貌”、“钢城新貌”、“计划生育”、“防洪抗洪”等专题书、画、影展10期,展出作品761幅,图片12套,计355幅。1984年,举办建国3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集邮展览,展出美术作品106幅,书法作品112幅,摄影作品160幅。1985年,举办全市“首届篆刻展览”,共展出650余枚印章,其中14枚印章入选省展。同年还举办了“雷震水彩水粉画展”、“探新画展”、“杭法基画展”、“李光斗画展”以及马鞍山出土文物图片展览,大大促进了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与此同时,各级文化馆、站还利用宣传橱窗开设各种专栏,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展出法制宣传、新书评介、科技讲座、文物图片等多种作品。
1987年,全市举办各种作品展览22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儿童画赴美国展览作品展”、“安徽省暨马鞍山市少年儿童书画展”、“孙振华西藏风土人情摄影作品展”、“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18地市建设成就摄影作品展”、“皖南风情摄影作品展”、“马鞍山环境美摄影展”。同时推荐了由业余作者创作的美术、摄影、篆刻、书法等各种作品41件参加省内外展出,其中参加全国展出的作品有11件。
[集邮活动]
建国后,随着马鞍山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中开始出现集邮活动。1950~1978年间,马鞍山的集邮活动从未间断,但集邮人数不多,也无集邮组织,集邮者之间相互联系也少。1979年以后,集邮活动逐渐活跃。1981年4月15日,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团委举办全市第一次邮票展览。1982年5月1日,马鞍山钢铁学院学生会开始成立马鞍山第一个基层集邮组织——“邮趣社”。同年5月20日,位于解放路40号的集邮门市部开张营业,这是全市第一家专营集邮品的门市。1984年,市邮票公司、市集邮协会相继成立,并多次举办集邮知识讲座。1985年2月28日,市邮协、总工会、团市委、马鞍山报社联合举办集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至1985年,全市集邮爱好者多达数千人,集邮协会会员增至380名,建立基层集邮组织45个。
为推动全市性的集邮活动,1983年2月,市总工会、邮电局在工人文化宫联合举办了马鞍山市首次邮展,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行的全部邮票。1984年9月,市邮电局、文化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庆祝建国35周年专题邮展。展品分荣誉级、竞赛级、少年级3类共47个专题,展出各种邮票计3008枚,首日封90个,其它邮品157件。送展者共4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只有8岁。除全市性邮展外,自1981年4月至1985年7月,基层企事业单位共举办了41次邮展,有40多位集邮爱好者的专题邮集还参加了全国、全省和马鞍山市举办的邮展。
1982~1985年,集邮品销售额达57.97万元,其中1985年29.97万元。是年,共发新票预订卡3308张,预订套票6130套,小型张3750张,小本票1800本,首日封160个。
附表23—11983~1984年马鞍山市邮展获奖展品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