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企业
1987年底,安徽省助剂和试剂生产企业34家。其中助剂专业生产厂5家,试剂专业生产企业5家。
1987年安徽省助剂、试剂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说明:△为现行价
一、马鞍山市炭黑厂
马鞍山市炭黑厂,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马鞍山市化学工业公司。占地3.7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是省内专业生产炭黑的厂。
1960年,为“马钢公司焦化厂炭黑车间”,工艺设备落后,生产不正常。1963年因煤焦油供不应求而停产。1965年经市批准从焦化厂划出,成立马鞍山市炭黑厂,隶属市,工业局。1966年6月恢复生产。1968年化工部先后共投资60万元兴建两条双室炉生产线。1969年改原造粒机为内回流式转鼓造粒机,当年产量突破千吨。1970年自筹资金50万元,增建一条单室炉生产线,高耐磨炭黑生产能力8吨/日。1974年,第一条双室炉生产线试产成功,当年生产中超耐磨炭黑300余吨,质量达部颁一级品标准。1976年化工部又投资99.8万元。同年第二条双室炉生产线竣工。从而形成两条双室炉生产线和两条单室炉生产线的生产规模,年产量突破0.3万吨。1978年化工部投资63万元,厂自筹56.7万元,建一条通用炭黑生产线。1979年为鼎盛时期,产量突破0.4万吨,工业总产值888万元,利润超300万元。1980年起,炭黑市场不景气,生产下降。1983年轮胎市场需求激增,炭黑产销随即好转。1986年软质通用炭黑投产,年产量461吨,并获新产品开发奖。
1987年底,有职工28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固定资产原值557万元。各种炭黑生产能力为1.15万吨/年,实际年产量计0.58万吨。其中:油炉法高耐磨炭黑0.31万吨、中超耐磨炭黑0.27万吨。工业总产值964万元,利税312万元。
二、蚌埠市新兴化工厂
蚌埠市新兴化工厂,位于蚌埠市淮河北蚌怀五路。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化学工业公司。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0.59万平方米。是省内助剂骨干厂之一。
1966年始建,前身是个体手工业者联办的砖瓦合作社,在蚌埠市手工业管理局资助下,转向生产有机酸、硫酸锌、醋酸铅等化工产品。同年7月改名“蚌埠市新兴化工厂”。1968年生产醋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970年后,陆续开发三盐基性硫酸铅、二盐基性亚磷酸铅、二丁酯等。1972年归口蚌埠市化工局。1977年获全国“工业学大庆”红旗单位称号。1978年起出口二辛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铅至日本、东南亚各国。1981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产品二辛酯、醋酸丁酯连续五年一级品率保持100%,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1986年开发了新产品三醋酸甘油酯,生产能力500吨/年。
1987年底,有职工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固定资产原值291万元,净值156万元。生产二辛酯834.2吨、二丁酯0.14万吨、醋酸丁酯468.5吨、醋酸乙酯44.6吨、三盐38.8吨、二盐8.2吨、醋酸铅81.4吨、三醋酸甘油酯48.6吨。工业总产值1003万元。
三、蚌埠市化学试剂厂
蚌埠市化学试剂厂,位于蚌埠市西郊山香路底。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占地面积0.20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0.09万平方米,是省内生产化学试剂的专业厂。
1972年创建。自1973年起陆续投产氨水、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丙三醇、冰醋酸等,1983年后投产的有乙酸乙酯、乙酸丁酯、36%乙酸、硫酸镍、醋酸酐等。1986年获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在历次检查中合格率均为100%。
1987年底,有职工86人,其中技术人员6名。固定资产25万元。生产化学试剂11个品种、药品3个。试剂总产量173吨。工业总产值107万元,利税15万元。
四、蚌埠市电化试剂厂
蚌埠市电化试剂厂,位于蚌埠市西郊江淮路电化厂内。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化学工业公司。占地面积0.31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0.09万平方米。是生产化学试剂的专业厂。
1970年,由电化厂职工家属组建。1973年生产第一个试剂产品盐酸。1980年后相继开发硫酸、四氯化碳、氯仿、甲醇、甲醛等试剂。1981年转为大集体。1987年投产试剂甲酸、四氯乙烯、六氯乙烷。
1987年底,有职工96人,其中技术人员4名。固定资产净值14万元。年生产盐酸、硫酸、四氯化碳、氯甲烷、甲醛、甲酸、甲醇、四氯乙烯、六氯乙烷等试剂219.58吨,工业总产值105万元。
五、淮南矿务局大通建材化工总厂
淮南矿务局大通建材化工总厂,位于淮南市东郊大通,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淮南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占地面积23.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1万平方米。
60年代初始建,前身为大通煤矿工管科,主要从事为煤矿生产服务的项目。1970年,根据煤矿井下堵水注浆的需要,开始筹建水玻璃(泡花碱)厂,边生产、边改造,1974年泡花碱生产能力0.4万吨/年。1974年建成0.3万吨/年硫酸铝生产线。1976年,煤炭部投资5万元研制速凝剂成功,列入部生产计划,速凝剂厂列入部生产定点厂,生产能力由400吨/年,发展到0.6万吨/年,产品销往全国。1987年建成0.26万吨/年铵明矾生产线和0.1万吨/年4A沸石生产线。
1987年底有职工2686人,其中技术人员13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0万元,净值390万元。年生产泡花碱0.2万吨,硫酸铝642吨,速凝剂0.32万吨,铵明矾0.18万吨,4A沸石400吨。工业总产值1362万元,利税65万元。
1987年安徽省助剂、试剂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说明:△为现行价
一、马鞍山市炭黑厂
马鞍山市炭黑厂,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马鞍山市化学工业公司。占地3.7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是省内专业生产炭黑的厂。
1960年,为“马钢公司焦化厂炭黑车间”,工艺设备落后,生产不正常。1963年因煤焦油供不应求而停产。1965年经市批准从焦化厂划出,成立马鞍山市炭黑厂,隶属市,工业局。1966年6月恢复生产。1968年化工部先后共投资60万元兴建两条双室炉生产线。1969年改原造粒机为内回流式转鼓造粒机,当年产量突破千吨。1970年自筹资金50万元,增建一条单室炉生产线,高耐磨炭黑生产能力8吨/日。1974年,第一条双室炉生产线试产成功,当年生产中超耐磨炭黑300余吨,质量达部颁一级品标准。1976年化工部又投资99.8万元。同年第二条双室炉生产线竣工。从而形成两条双室炉生产线和两条单室炉生产线的生产规模,年产量突破0.3万吨。1978年化工部投资63万元,厂自筹56.7万元,建一条通用炭黑生产线。1979年为鼎盛时期,产量突破0.4万吨,工业总产值888万元,利润超300万元。1980年起,炭黑市场不景气,生产下降。1983年轮胎市场需求激增,炭黑产销随即好转。1986年软质通用炭黑投产,年产量461吨,并获新产品开发奖。
1987年底,有职工28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固定资产原值557万元。各种炭黑生产能力为1.15万吨/年,实际年产量计0.58万吨。其中:油炉法高耐磨炭黑0.31万吨、中超耐磨炭黑0.27万吨。工业总产值964万元,利税312万元。
二、蚌埠市新兴化工厂
蚌埠市新兴化工厂,位于蚌埠市淮河北蚌怀五路。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化学工业公司。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0.59万平方米。是省内助剂骨干厂之一。
1966年始建,前身是个体手工业者联办的砖瓦合作社,在蚌埠市手工业管理局资助下,转向生产有机酸、硫酸锌、醋酸铅等化工产品。同年7月改名“蚌埠市新兴化工厂”。1968年生产醋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970年后,陆续开发三盐基性硫酸铅、二盐基性亚磷酸铅、二丁酯等。1972年归口蚌埠市化工局。1977年获全国“工业学大庆”红旗单位称号。1978年起出口二辛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铅至日本、东南亚各国。1981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产品二辛酯、醋酸丁酯连续五年一级品率保持100%,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1986年开发了新产品三醋酸甘油酯,生产能力500吨/年。
1987年底,有职工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固定资产原值291万元,净值156万元。生产二辛酯834.2吨、二丁酯0.14万吨、醋酸丁酯468.5吨、醋酸乙酯44.6吨、三盐38.8吨、二盐8.2吨、醋酸铅81.4吨、三醋酸甘油酯48.6吨。工业总产值1003万元。
三、蚌埠市化学试剂厂
蚌埠市化学试剂厂,位于蚌埠市西郊山香路底。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占地面积0.20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0.09万平方米,是省内生产化学试剂的专业厂。
1972年创建。自1973年起陆续投产氨水、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丙三醇、冰醋酸等,1983年后投产的有乙酸乙酯、乙酸丁酯、36%乙酸、硫酸镍、醋酸酐等。1986年获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在历次检查中合格率均为100%。
1987年底,有职工86人,其中技术人员6名。固定资产25万元。生产化学试剂11个品种、药品3个。试剂总产量173吨。工业总产值107万元,利税15万元。
四、蚌埠市电化试剂厂
蚌埠市电化试剂厂,位于蚌埠市西郊江淮路电化厂内。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化学工业公司。占地面积0.31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0.09万平方米。是生产化学试剂的专业厂。
1970年,由电化厂职工家属组建。1973年生产第一个试剂产品盐酸。1980年后相继开发硫酸、四氯化碳、氯仿、甲醇、甲醛等试剂。1981年转为大集体。1987年投产试剂甲酸、四氯乙烯、六氯乙烷。
1987年底,有职工96人,其中技术人员4名。固定资产净值14万元。年生产盐酸、硫酸、四氯化碳、氯甲烷、甲醛、甲酸、甲醇、四氯乙烯、六氯乙烷等试剂219.58吨,工业总产值105万元。
五、淮南矿务局大通建材化工总厂
淮南矿务局大通建材化工总厂,位于淮南市东郊大通,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淮南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占地面积23.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1万平方米。
60年代初始建,前身为大通煤矿工管科,主要从事为煤矿生产服务的项目。1970年,根据煤矿井下堵水注浆的需要,开始筹建水玻璃(泡花碱)厂,边生产、边改造,1974年泡花碱生产能力0.4万吨/年。1974年建成0.3万吨/年硫酸铝生产线。1976年,煤炭部投资5万元研制速凝剂成功,列入部生产计划,速凝剂厂列入部生产定点厂,生产能力由400吨/年,发展到0.6万吨/年,产品销往全国。1987年建成0.26万吨/年铵明矾生产线和0.1万吨/年4A沸石生产线。
1987年底有职工2686人,其中技术人员13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0万元,净值390万元。年生产泡花碱0.2万吨,硫酸铝642吨,速凝剂0.32万吨,铵明矾0.18万吨,4A沸石400吨。工业总产值1362万元,利税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