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排筏
是用竹或木等并排编扎而成的水运工具,又称毛排、乌排。在安徽出现的时间,最早见于《魏书》第四卷记载:“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月(450年),车驾(指魏主),到淮诒刈萑苇作筏而济”。唐宋以后,排筏在安徽山区小河支流落户。排筏的制作工艺几经改进,开始是简单的竹木编扎,用于打猎,载运牲畜;后进化为比较精制的坚固耐用的交通工具,既可载货,也能载客,被山区群众誉为山涧“轻骑”和“青龙”。清代,排筏已遍及太湖、潜山、岳西、宿松、六安、霍山、金寨以及皖南山区的小河支流,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政府迁至金寨,当地交通极不方便,主要依靠排筏运输。当时,驿运管理处车船制造厂伙同立煌驿运站制成两对客运竹筏,民国32年7月17日下水,命名为“江风”、“江声”,行驶于史河金寨到叶集段,运载乘客。
建国后,太湖、潜山、祁门、金寨等县都有排筏运输组织“竹筏联合运输社”。50年代末,全省从事专业运输的排筏计有:1982张,8746吨。分布在:六安30张,175吨;霍山137张,3535吨;金寨505张,2777.5吨;潜山700张,2800吨;太湖130张,520吨;岳西40张,160吨;桐城40张,160吨;皖南山区370张,1800吨。
60年代后,因拦河打坝,截断排筏航道;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山区公路增多,客货运输转向公路等原因,排筏运输逐年衰落。80年代初,除太湖县、华凉亭水库尚有8张、27吨,潜山县有38张、160吨的专业运输排筏外,潜山、太湖等县尚有农用专业运输排筏100多张,其他地区的排筏已基本被淘汰。
二、木帆船
安徽各水系航道条件不一,在省内从事运输的,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木帆船。20世纪50年代,全省共有30多种船型。主要有:
〔划子〕
淮河干流的一种老式木帆船,载重量从10吨到80吨,历史较久,因在宋、元、明时代承担南粮北调而得名。船型短而宽,平底,下部横剖线折角形,舱浅稳性好,但阻力较大,为利于驶风,主桅较长,一般为船长的一倍半到两倍。
〔对连划〕
淮河流域一带的一种由首尾两节船体连接组成的木帆船。公元11世纪的宋代水上劳动人民创造这种船型用于漕运,盛行于淮河,大运河的山东、皖北、苏北、豫南等地。该船长宽比超过7∶5,为瘦长型,阻力小,航速快,载货利用率高,因船型为两节组成,可用较短木材建造,缺点是无纵向加强结构,节点处强度差,抗风能力较弱,只适航于内河支流,传说是现代分节驳的原型。
〔跳驳子船〕
又称大头驳了,是巢湖南面丰乐河、杭埠河等支流的一种小型木帆船,原是小渔船,夜间捕鱼时,在一舷外浮一块涂上白色的木板,船身向板的一侧斜倾,顺流下淌,鱼见白色,跳入船中,故称跳驳子。由于捕鱼有季节性,故兼而从事货运,演变到专业运输船。载重量也由0.4吨发展到20多吨,板薄身轻,身板垂直,吃水浅,稳性好,长宽比大,首部与中部同宽,但尾部收窄。故亦称大头驳子。原来无桅、无舵,后增设一道,以加强纵向强度,并装置了桅舵设备。
〔罗滩子船〕
新安江常见的一种老式木船,原是航行浅水支流的小船,由一人驾驶,故俗称“罗汉船”,又因支流多滩,上滩必拖,故又得名“拖滩子船”,两种名称经多年演变组合而成今名载重从10吨到80多吨,多数为二三十吨,吃水浅,破浪好,便于驶风。四级顺风时,静水时速达20公里,逆风打浅航速也有7.5公里。
〔南京驳〕
载重十几吨到百吨以上,结构均固,船型肥短,近似长方形,稳性好,在宽阔的江面上能抗五六级风浪,几经改良,扩大舱口,帆布封舱,适用于装载各种货物,装卸便利,广泛用作被拖驳船,在长江淮河航驶。
1949年以前在安徽参加运输的木帆船有20多种船型,建国后先后被淘汰,或报废,或拆毁,或改造为木驳船,船型如表4-4-10。
建国前安徽木帆船船型表

建国后,1953年,全省水路运输开展“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亳县港木帆船首装“脚踏翻水机”,先在淮河后在全省各港推广,但翻水机仍靠人力驱动,所需功力之大非人力所能为,故中止。随着双革运动继续深入,从单纯依靠体力、风力驱动的改革,转向于利用电力驱动的改革。1958年末,首先在六安试装小马力机,开始由自航船转为拖带化。1974年全省推广使用挂浆机,木帆船因动力结构改变,船体也由木制改为水泥和钢质。并逐步向汽力化、拖带化过渡。到1987年底,全省木帆船尚有1214艘,8456吨,占各类船舶总数的4%。
三、轮驳船
清末,安徽始有轮驳运输,光绪二年(1876年),轮船招商局在芜湖设立轮运机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官僚冯氏发起集资,先在正阳关成立淮河工小轮公司,逐步扩展到淮河水系。随后,几遭战祸,轮驳船发展缓慢。1949年,全省轮驳只有152艘,7565客位,3200载重吨。建国后,通过设厂建造,投资购买,改造木船等项措施,全省轮驳船有了很大发展。
四、内河货轮
〔木质货轮〕
主尺度:长25.30米,宽5.36米,深1.83米,吃水1.43米,80载重吨,据1987年统计全省有货轮7043艘,马力38.03万载重吨。
五、远洋轮
〔编号90货轮〕
挪威40年代产品。1973年购进,载重6000吨,在长江装载建筑材料,减载航行,1980年,改作四褐山的浮码头。
〔皖平、皖安号货轮〕
1982年购进,分别为6725载重吨,3900马力;6047载重吨,3300马力。
〔皖顺、皖泰号油轮〕
皖顺号油轮6520载重吨,4200匹马力,1984年报废;皖泰号油轮3290载重吨,4200匹马力。1984年转让出去。
六、顶推轮
〔编号皖江淮202号轮〕
1950年,上海老公茂船厂建造,主机为双联式蒸汽机两台,150马力× 0.735千瓦,1974年,巢湖船厂改建,主机改为6160-1×2内燃机,270马力;1987年芜湖江风船厂改造为顶推轮。
〔编号皖江推205号轮〕
原为1950年上海老公茂船厂建造,装有双联式蒸气机两台,150马力;1984年由合肥船舶修造厂改建为主机6160-1×2,270马力内燃机顶推轮。
〔编号皖江推305、306号轮〕
主机型号分别为6160-11和6160-12,蚌埠船厂建造。1985年9月和1986年3月建成下水。
〔淮河顶推轮〕
主机为6160×2×135匹马力,蚌埠船厂建造,1977年9月建成下水。
七、驳船
〔半甲板驳〕
有4种型号:载重60吨,钢质,主尺度:长22.97米,宽5.70米,深1.30米,吃水0.80米;载重100吨,钢质,主尺度:长27.20米,宽6.00米,深1.60米,吃水1.20米;载重300吨,钢质,主尺度:长40.80米,宽8.50米,深2.00米,吃水1.48米;载重115吨,钢质,主尺度:长27.50米,宽6.00米,深1.60米,吃水1.28米。
〔深仓驳〕
钢质。有3种型号:
载重110吨,船长有25米、27米两种,宽深尺度相同,均为宽5.75米,深1.70米,吃水均为11.30米;载重100吨,主尺度与27米长度的相同;载重127吨,主尺度与载重110吨的基本相同。
木质。载重和主尺度复杂多样。最低载重量42吨,高的载重量120吨。截至1987年全省水运部门的木质船已为数甚少,逐步被钢质船替代。
八、挂机船
又称挂桨机船,12匹马力柴油机安装在水泥船上或木驳船上,载重10吨以上至40吨以下的船安装一台挂浆机,40吨以上80吨以下的船安装两台挂机,有的还可以作拖船用,自从20世纪70年代使用挂机后,已取代了靠风力、人力航行的小吨位船。
九、水泥驳
载重量大小不一,最低10多吨,高的有80吨到100吨,绝大多数分散在集体所有制和个体专业户。有的安装12马力或24马力挂浆机,成为机驳船。
十、芜湖长江轮船公司货驳船
〔人民63〕
原名大寨14,1966年建造,主机马力98,总长32.34米,型宽6.46米,型深2.59米。
〔自航4101〕
1984年江西都昌船厂建造,载货定额100吨,马力120,总长31.55米,型宽6.4米,型深2.0米。
拖轮42艘,19002马力。
〔长江41001〕
由江东船厂1987年建造的1200马力推轮,总长36米,型宽9.2米,型深4.2米。同类型船尚有长江41002。
〔长江4801〕
原名长江817,由江东船厂建造的区段第一艘800马力拖轮,1978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船长33.5米,型宽7.6米,型深2.6米,主机马力856。同类型船尚有长江4802~4805,共4艘,其中4802、4803马力为800,4804马力为810。
〔长江4806〕
原名长江844,1985年由金陵船厂建造的推轮,主机马力810,总长34米,型宽9米,型深3.8米,配有雷达,测深仪、甚高频无线电话,驾机合一和遥控装置。船员住舱装有空调设备。同类型船尚有4807、4808两艘。
〔长江4810〕
由四川省船厂1979年建造的800马力推(拖)轮,主机马力856,总长36.5米,型宽7.6米,型深2.7米。
〔长江4503〕
原名长江523,1979年由宜昌船厂建造,主机马力610,总长31.9米,型宽7.3米,型深2.6米。
〔长江4402〕
原名长江433,1972年由江东船厂建造,是区间第二艘400马力拖轮,船长26.93米,型宽6.2米,型深3.2米,主机马力428,同类型船尚有4403~4411共9艘。
〔长江4204〕
原名长江239,1971年由江东船厂建造,主机马力216,总长24.3米,型宽5.4米,型深1.8米。
〔长江4205〕
原名长江241,1972年由金陵船厂建造,主机马力196,总长21.43米,型宽5.2米,型深2米,同类型船尚有长江4206~4212共7艘。
〔长江4203〕
原名长江033,1960年建造,1976年英武船厂改建,总长20.1米,型宽4.6米,型深1.3米,主机马力196。
〔长江4213〕
原名长江288,1979年由江都船厂建造,主机马力248,总长21.51米,型宽5.2米,型深2.0米。同类型船尚有长江4214~4216共3艘。
〔长江4217〕
原名长江299,1983年由吴淞船厂建造,主机马力196,总长21.51米,型宽5.2米,型深2.0米。同类型船尚有长江4218~4222共5艘。
〔驳船391〕
载货定额226060吨,载客1376人。
100吨半甲驳甲4126~4168、4174~4179、4183~4196。都昌等船厂建造,总长27.5米,型宽6.7米,型深1.6米。
100吨甲板驳。甲4101~4104、4106~ 4125、4169~4173、4180~4182、4197~4199、5101~5113,由巢湖等船厂建造,总长30米,型宽7米、型深1.6米。
300吨甲板驳,甲4301~4369,由江东等船厂建造,总长44.8米,型宽10米,型深2米。
1200吨甲板驳,甲41001~41003,由沪东船厂建造,总长72米,型宽13米,型深2.5米。
1500吨甲板驳,甲41004~41021,由宜昌船厂建造,总长75米,型宽13米,型深3.5米。
1500吨甲板驳,甲41022~41059,由金陵和江东船厂建造,总长75米,型宽13.3米,型宽3.4米。
41060~41071,由宜昌、江东船厂建造,总长75米,型宽13米,型深3.5米。
1100吨矿驳,矿41001~41011,由哈尔滨船厂建造,总长62米,型宽11米,型深3.6米。
矿41012~41024,白莲泾等船厂建造,总长62米,型宽11米。型深3.5米。
1000吨分节驳,分节41001~41000,由宜昌船厂建造,总长60米,型宽10.6米,型深3.5米。
1000吨节甲驳,节甲41001~41032,由江东船厂建造,总长55米,型宽10.6实,型深3.3米。
300吨节甲驳。节甲4301~4320,由青山等船厂建造,总长36米,型宽10.6米,型深2.0米。
1000吨通舱驳,货41001~41013,由镇江船厂建造,总长67.5米,型宽10.8米,型深3.5米。
500吨舱口驳货4505、货4507、4509、4510、4513,由芜湖造船厂建造,总长47.22米,型宽9.0米,型深2.25米。
200吨舱口驳,货4201~4207,由江东船厂建造,总长40米,型宽7.8米,型深2.15米。
100吨船口驳,货4102~ 4115,由红旗船厂建造,总长32米,型宽6.6米,型深1.4米。
60吨水泥驳,水甲008、010~ 019,由都昌船厂建造,总长23米,型宽5.4米,型深1.3米。
80吨水泥驳,水货003、004、005、008,由都昌船厂建造,总长23.95米,型宽5.9米,型深1.55米。
172座客驳,客201~208,由江风船厂建造。总长26.4米,型宽5.6米,型深163米
十一、省属航运企业运营的客轮
省属航运企业在长江和淮河水系运营的客轮情况见表4-4-11和表4-4-12。
省属航运企业在长江水系运营的客轮情况表

省属航运企业在淮河水系运营的客轮情况表

十二、芜湖长轮公司客轮
〔江芜104轮〕
原名东方红322。1971年由宜昌船厂建造,船长25.5米,型宽5米,型深2.05米,主机功率98马力,可载货5吨,载客240人,同类型船尚有江芜105轮。
〔江芜106轮〕
原名东方红337。1978年由江东船厂建造,船长28.45米,型宽6米,型深2.1米。主机马力124,可载货3吨,载客324人,主要航行内河支流,安装有双襟翼舵,可在较窄的航道上灵活调头。同类型船尚有江芜107~113和135共8艘,其中江芜110、111主机功率为98马力。
〔江芜114轮〕
原名东方红324,是1970年由江东船厂建造并投入营运的省内第一艘700客座小型客货轮,该轮船长45.5米,型宽8.2米,型深2.9米,主机功率428马力,载客定额700人,载货定额80吨,时速22公里,投入营运后,结束了芜湖至安庆小轮客运航线一直需运行两天的落后状况。旅客从芜湖乘船,当天可达安庆。同类型船尚有江芜115~128和江芜136共15艘。
〔江芜129轮〕
原名东方红352,1983年由重庆东风船厂建造,5月15日投入芜湖至九江客运航线,为芜湖长江轮船公司第一艘中型客货轮,船长68.5米,型宽12米,型深3.5米,载客732人,载货150吨,主机功率1156马力。设有二、三、四等舱和五等散席客位,投入营运后,芜湖至九江往返可直达。同类型船尚有江芜130~134,共5艘。
下一篇:第三节 客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