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产区
安徽粉丝有山芋粉丝、豆制粉丝、混合粉丝等多种,其中以山芋粉丝生产量最大。全省山芋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制作山芋粉丝作为农民冬闲时一项主要副业,以临泉、太和、界首、阜阳、涡阳等地商品量最大。50年代初,全省山芋粉丝产量为1万吨左右。之后,生产有较大发展。60~70年代,一般年份产量在5万吨左右。1983年,约产12万吨。以后,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销售不畅,山芋种植面积减少,粉丝、粉皮产量下降。山芋粉丝有纯山芋粉丝、粮薯混合粉丝(含小麦15%,列为特级粉丝)。通常纯山芋粉丝为圆形长条。加工方法:纯山芋粉丝用鲜山芋加工制成淀粉后,再经冲糊、揉粉团、漏粉丝、晒粉丝等工序加工而成。每百公斤粉丝需鲜山芋550公斤。
二、购销
1956年起,粉丝、粉皮列为省管购、销、调、存商品,由粮食部门供应原料,供销社独家经营。1974~1977年,粉丝交由粮食部门经营,供销社系统退出经营环节。1978年,重归供销社经营。1982年起,粉丝实行议购议销。
供销社1951年起开始收购粉丝、粉皮。50年代至1964年,由于粮食紧缺,粉丝、粉皮自食量较大。1965年起,加强计划管理,收购量逐年增加。1978年,市场需求数量急增。次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经济政策,粮食增产,副食品、代食品供应缓和,粉丝需求量相对减少,省外销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相继恢复粉丝加工,变调进为调出,加之安徽产品质量差等多种原因,使粉丝由畅销变成滞销,收购数量下降。1982年,市场放开,经营渠道增多,供销社收购数量锐减。
安徽是山芋粉丝、粉皮的主产省之一,历来大量销往京、津、沪及东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多数年份外销量大于国内纯销售量。1967~1988年安徽粉丝、粉皮购销数量见表5—3—4。
1967~1988年安徽省粉丝、粉皮购销统计表
表5—3—4单位:吨

注:国内纯购进,1951年70吨、1952年385吨、1953年1230吨、1954年1160吨、1955年1205吨、1956年6565吨、1957年6225吨、1958年8995吨、1959年3855吨、1960年635吨、1962年1215吨、1963年3425吨、1964年2650吨、1965年13285吨、1966年22640吨。





上一篇:第四节 黄花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