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加工
一、加工沿革 50年代中期,安徽始开展废钢铁分类挑选。最初实行此法是合肥、淮南等市供销社,将废钢铁分为十几个种类。之后,此法逐步在全省推广。60年代,为扩大废钢铁利用途径,各地市县供销社先后在废钢铁中挑选小五金、少数机械零件及农具料钢。为开辟刨花屑、废铁皮的利用途径,1966年,蚌埠市供销社组织街道工厂,利用带槽型小红炉,将刨花、铁皮锤压成块,经调合肥钢厂试用,可作电炉炼优质钢的原料,其价值提高10倍。之后,合肥市废品收购站沿用此法并进行改进,获得了成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向全国推广合肥、蚌埠两市土法加工压块方法,当年拨款9000元,次年拨款3万元用于安徽各地加工设备购置,省内各地供销社仿照建炉,是年全省共建炉30多个,加工块铁3000吨。1970年,蚌埠市供销社生产滑轮挂钩,为全省机电产品和运输起重方面填补缺门。合肥用回收来的矽钢片和铁皮边角料试制出牵引电磁铁,填补全省这项产品空白。1970~1972年生产5~8公斤的牵引电磁铁1000只。1971年,芜湖物资回收站采用无煤烧结,氧化铁屑等压块方法,自行设计电动夹板锤;蚌埠市供销社试验成功“不用煤、电鼓风机”的“三无烧结炉”。鉴于烧结压块工艺繁杂、耗能大,少数供销社利用废钢铁的旧料,自制夹板锤,以替代烧结压块加工废钢铁。1972年,省内各地供销社均不再用烧结压块加工。1974年,为提高压块产量,全省添置100吨小型油压机10台。1976年,淮南建成2座氧化铁炉,用废钢铁冶炼再生铁和生产钢球。是年,省内各地供销社自制夹板锤,皮带锤24台。芜湖市开始使用摩擦压力机,加工废钢铁;合肥市6个加工点,以夹板锤代替皮带锤,热压加工全部用反射炉。由于更新了设备,加强了管理,合肥、芜湖压块质量居全省首位,一级品率为90%以上,在此期间,因收购量增大,种类繁多,在满足钢厂所需的废钢铁品种、规格的前提下,根据“先利用,后回炉,粗进细出,统进分出”的原则,各地供销社严格挑选制度,扩大供应范围。据不完全统计,1977~1978年,全省挑选农具料钢18000多吨。各地还相继建立小五金修配厂,利用挑选出的废旧物资,加工改制成小商品供应市场。以芜湖、淮南两市为例,芜湖市物资回收公司加工铁床、铁椅等10多种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淮南市物资回收公司,1978年挑选出废旧钢铁1801吨,加工成各类小商品3489件。是年,全省各地废钢铁加工厂共有124个。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全省挑选农具料钢22000吨,加工、修配、改制小商品80多万件。 1980年,全省53个加工厂,拥有废钢铁加工设备115台,除摩擦压力机、丝杆打包机12台,液压打包机4台较先进外,其余均为皮带锤、夹板锤等落后加工设备。为更新设备,各地物资回收公司自筹资金375万元,陆续购置29台较为先进的压块加工设备。 1984年,商业部在合肥、芜湖废品综合加工厂分别投资118万元和65万元节能项目,安装液压打包机4台,行车3台,皮带运输机2部,震动筛2台,液压剪切机2台以及其它配套设备,废钢铁加工形成压块、打包、运输一体化。1985年,全省拥有废钢铁加工厂45个,加工设备71台,其中夹板锤、皮带锤仅剩下36台,废钢铁压块质量有所提高,全省一级品率由1981年的72%提高到90%以上。 1986年,淮南商机厂生产落锤9台,由祁门等县公司购置使用。1987年3月,省物资回收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全省实际,与合钢公司商定,统一废钢铁压块、两屑压饼质量标准,钢厂按此标准验收。1988年,全省有废钢铁加工厂50个,加工设备80台,其中,液压机36台,落锤11台,双丝杆打包机(200吨)22台,摩擦压力机(300吨)7台,剪切机4台。夹板锤、皮带锤已被淘汰。1966~1988年统计,加工压块665036吨,按每吨获利40元计,共创效益2660万元。 1966~1988年安徽省废钢铁压块(饼)数量见表8—2—2。 1966~1988年安徽省废钢铁压块(饼)数量统计表 表8—2—2单位:吨、万元 ![]() 二、主要加工厂简介 【芜湖市废品综合加工厂】 芜湖市废品综合加工厂,前身为市贸易公司废品营业部小五金修配厂。60年代前期,曾一度关闭,1965年后恢复加工业务。1988年,该厂有废钢铁加工仓库3个,废钢铁中转点1个,废品加工仓库2个,计有仓储和加工场地3.6万平方米。 小五金修配厂建于1958年7月,雇佣技术服务工20名,设翻砂、锻压、机修、铆焊四个车间,投资约2万元。大部分加工工艺靠手工操作,主要产品有板车花鼓、台虎钳、简易葫芦吊、煤炉、剪刀等。从废钢铁中挑选轴承、板车大圈,及机器零部件,经过除锈、擦、洗、锻打和整修,再作为商品出售,年创产值15万元,获利3万元。1960年10月,厂筹备剪刀加工车间,未成。次年,关闭停产。 1965年,以河北铁库为基地,雇用服务工32人,首次用吸风烧结废钢铁,锤打成饼,日产1.1~1.5吨。生产的压块调往合肥和上海钢厂,为减少中转环节,铁库组织力量在繁昌就地加工生产压块,直拨调运钢厂。与此同时,利用社会闲散劳力,由石头路和四码头街道组织,开展破布分类、轮胎和麻袋修补,油大布、油纱头煮洗,及各类料瓶的清洗加工等,创产值40万元,加工升溢2万元,盈利12万元。“文化大革命”初,秩序混乱,生产停顿,至1963年7月,成立市土副站后,始恢复吸风烧结压块,及各类废旧物资加工。 1971年,为提高废钢铁压块质量,增加产量,购置一台皮带锤,投资1500元,经安装投产,加工生产热压块,单班生产量达3吨。年总产量约千吨左右。1973年初,与废旧物资公司协作,研制五台皮带锤,投资7500元,改热压为冷压,班产上升至5~8吨,年产4318吨,产值39.26万元。同年,利用含钢废渣和碎铁皮,试验生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经送芜湖钢铁厂化验室分解检测,各项指标均达部颁标准。 1976年12月,市物资回收公司投资41336.42元购进一台300吨双轮摩擦压力机,在海南渡铁库安装,因设计不合理,无法正常生产。是年,废钢铁压块产量下降至3040吨,产值35万元。次年,开设海南渡铁库加工场,添置皮带锤1台,300吨双轮摩擦压力机1台,60吨液压压块机1台。利用海南渡铁库建立机修车间,冲压整流器铁心,开展铜、铝屑末冶炼等加工业务。与此同时,厂方派出人员,参与市公司生产废旧物资加工机械设备87台,盈利5.22万元。河北铁库加工场,从废钢铁中挑选料钢,加工30多种生活工具,海南渡铁库利用显影液,提炼白银,纯度99%以上,1979年购进一台液压压块机,截止该年底,各类设备投资总金额达285700元,产值为276万元。 1980年初,在海南渡铁库建立“五·七”综合加工厂,加工生产压块铁,开展铜、铝屑末冶炼,小五金商品生产和电解提炼白银293两。是年,生产压块铁4398吨,总产值289.89万元。1984年4月,投资69万元,扩建十里废钢铁加工厂,其中,扩建道路货场2300平方米,配置L 30门式龙门吊带吸铁磁盘1台,东风牌自卸货车两部,YD 81一100液压打包机1台。“五·七”综合加工厂添置YD 81—100液压打包机1台,当年安装投产,生产压块3951吨。1986年,在厂里推行责任制,年生产压块铁9485吨,创产值147万元。次年9月,国家经委在芜湖召开第二次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会议,选定芜湖市为重点试点城市,为扩大加工利用,市公司投资110400元,购进Y 83—250金属屑压块机1台。10月,在海南渡安装投产,并利用马口铁化工提锡0.5吨。全年生产压块7623吨,产值160.8万元。 1988年,在厂里实行压块加工工资计件制;实行回收任务与金额相挂钩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对社会零星废旧物资回收,实行基数任务包干,计划下到门点,任务到人,多超多得,完不成基数按规定比例给予1%的经济处罚,超额完成计划给予2%的奖励。截止年末统计,全厂有YD 81—100液压机2台,Y 83—250金属屑压块机1台,630车床台,6136车床1台,B 665刨床1台,摇臂钻1台,及电焊、氧割机具各1套,24平方米电房1座,固定资产20万元。厂外加工点设备有60吨液压机1台,50吨的摩擦压力机2台。年完成压块铁7687吨,创产值153.6万元,盈利30.72万元。 【安庆市物资回收公司综合加工厂】 安庆市物资回收公司综合加工厂,原为废品加工厂,建于1960年元月,厂房面积257平方米,固定资产2.15万元,1962年,因经济效益欠佳撤销。 1970年10月,重建综合加工厂,厂址在市西门沿江西路,下设机修、板钳、冶炼、废纱头挑选、缝纫、蓄电池修理6个加工小组,厂房面积300平方米,固定资产3万元,职工21人,主要设备有旧式皮带车床1台、Φ13毫米台钻1台,氧焊气割具1套,缝纫机5台,蓄电池充电机1台,从事机械零件挑选修理、油桶修补翻新、废有色金属铜、铝冶炼铸锭、镀锌板边料制作器具、锻打农具和小型工具、蓄电池充电修理、废棉纱头布角挑选、缝制劳保用品等业务。产值10万元,利润2万元。 1971年,购进一台旧皮带锤,安装在东郊五里庙仓库,开始废钢铁轻料薄压块加工,是年,压块产量60吨。1972年,自制一台皮带锤,使废钢铁轻薄料压块产量提高到300吨。1974~1975年添置夹杆锤2台,淘汰皮带锤,废钢铁轻薄料压块年产量提高到2000吨。 1978~1980年4月,综合加工厂自制100吨丝杆打包机,1980年5月投产,是年,废钢铁轻薄料压块年产量达到2900吨。1984~1986年,购进100吨液压打包机2台,其中,1985年废钢铁轻薄料压块产量达到4121吨。 1987年,制造安装45千瓦熔铝炉1台,进行废牙膏皮加工的筹备工作,次年5月投产,当年冶炼铝锭19.5吨(折合铅牙膏皮68吨),由于废牙膏皮出铝率低,加上价格波动大,工厂维持生产较为困难。 1988年统计,综合加工厂占地15亩,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拥有100吨液压打包机2台、45千瓦熔铝炉1台,以及630—1车床、B 650刨床、Z 25钻床、交直流电焊机等机械加工设备,固定资产70万元。有职工人数20人,废钢铁轻薄料压块年加工能力4500吨,废铝牙膏皮冶炼铸锭能力150吨(折合牙膏皮525吨),铝锭为AO级。 【台肥市物资回收公司金属加工厂】 合肥市物资回收公司金属加工厂成立于1958年,原名“五·七”综合加工厂,非独立核算。1973年4月,更名为合肥市物资回收公司综合加工厂,实行独立核算。1979年更名为现名。 1965~1971年,采取无煤抽风烧结,人工锤打方法进行废钢铁压块加工,年产量徘徊在150~200吨。1971年,从废显影液X光片中提炼白银20公斤。1972年,改用皮带锤、夹棒锤,加工废钢铁压块950吨,提炼白银34.65公斤。1975年,投资4万元,增添100吨压饼机1台,卧式200吨打包机1台,生产车间从100平方米扩建至300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12.17万元,压块产量1607吨,提炼白银40公斤。之后,压块产量逐年增加。1978年,生产车间扩建至800平方米。1980年,省公司拨技改款6.8万元,从湖北省宜昌机床工业公司购进100吨废金属打包机1台。是年,废钢铁加工压块3097吨,提炼白银124公斤,生产车间扩建至1000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62.7万元。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投资98万元,进行扩建和设备技术更新改造,购置YD 81—100金属打包机、YA 80—160金属打包机各1台,安装18米跨度5吨龙门吊1台,新建厂房100平方米,淘汰皮带锤、夹板锤等落后设备。是年,压块产量4022吨,提炼白银211公斤,完成利润12.56万元。1987~ 1989年,公司又二次自筹资金28.5万元,为该厂购置Y 83—400铁屑压饼机1台,YD 84—100A金属打包机1台,实现压块加工成龙配套和轻薄料分类加工,加工能力达1.5万吨。压块产品发展为压饼、钢卷压块、不包心压块、包心压块4个品种。压块销往上钢、马钢、合钢等厂。 1988年,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办(1988)43号文件批准,在金属加工厂的基础上,组建安徽合肥贵稀金属提炼厂,负责全省贵稀再生资源的提炼加工、技术开发、科技攻关、技术培训等。是年,公司自筹资金10万元,为该厂购置(X)K 400、(X)K 300炼塑机各1台,切粒机1台,淘汰老式的挤塑机、切粒机等设备。再生塑料颗粒年加工能力由原来的20吨增至100吨。据1988年末统计,厂区面积4750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固定资产71.3万元,职工人数61人,年加工压块7195吨,提炼白银14.93公斤,产值120.34万元,利润25.58万元。1986年,获全省物资回收系统废钢铁压块创优劳动竞赛第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