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锷,字昆吾,唐太原人。生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卒于元和十年(815)。家世史无载。初入仕途,效命于曹王李皋,并得主子信任。时李皋虽是太宗裔孙,并不为朝廷所重用,官为湖南(治潭州,在今湖南长沙)团练使,王锷则为团练府裨将。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在朝为高官的杨炎被贬,外放道州(治今湖南道县)司马,上任途经潭州时,与王锷结识,极为投机,杨炎非常赏识王锷之才干,并通过王锷交好于曹王李皋。德宗即位后,重新重用杨炎,擢拔为当朝宰相。杨炎则推荐李皋为湖南观察使。长期被冷落的李皋,新受帝宠,跃跃欲试,却被部将王国良叛离一事搞得焦头烂额。王锷见主子为此事所困,遂自告奋勇,愿出使邵州(今湖南邵阳)武罔平息王国良叛变,对其实施招抚。招抚叛将返归,是一件较为凶险之事,弄不好不仅无功而返,也可能身首异处。但王锷对王国良,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终使其收卷叛旗、再归朝廷。王锷因之获功,被破格提升为邵州刺史。
若干年后,李皋再升任江南西道节度使,荣膺封疆大吏之列,奉命讨伐背叛朝廷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当时之时,李希烈恃兵强域广,南侵江南西道辖土,饮马长江,气焰甚为嚣张。李皋急调心腹王锷,命其率精兵3000北上镇防浔阳(今江西九江),摆出堂堂之阵,诱敌设防。而自己亲率大军,西袭李希烈软肋蕲州(今湖北蕲春),北渡长江,抄了李希烈老巢。李希烈腹背受敌,铩羽大败。平定淮西之敌后,李皋以王锷之功表奏朝廷,于是王锷由小州邵州刺史升任大州江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都虞侯。至是,王锷对李皋更是耿耿忠心,甘为犬马。史称“锷善刺军中情伪”,(见乾隆《太原府志》)极善用间,与敌对垒,常常是知彼知己。而且,每得情况动态,事无巨细,均禀李皋,可谓推心置腹。李皋亦深信王锷,视之为心腹。
王锷行事,谨慎小心,周全于微末,而且胆略过人,善解人思。在扫平叛军的安州(今湖北安陆)之战中,李皋一面派伊慎以重兵围城,给敌以震慑;一面派王锷入城劝降,以图不战而克敌之城。王锷领命,义无反顾,乔装打扮,从城角缒入城中。见敌酋后,王锷招抚有术,并调动欲降之众,镇压负隅顽抗的死硬骨干,终使安州之役兵不血刃,大获全胜。
安州之战,不战而胜,本是王锷劝降之功。而伊慎却认为敌献城而降,乃因自己指挥大军围城使然,自己功劳与王锷不分仲伯,拼力争功。王锷却称病而不参加评功,以和为贵,不与伊慎争锋。李皋见王锷居功不傲,有功不争,遂更视王锷为国之大才,在任荆南节度使时,曾举荐王锷为副使,但遭朝中一些大员反对,中途夭折。后李皋回朝任职,王锷随其同返京师。返京后,李皋再次向德宗呈诉王锷才干、人品、功绩,请德宗任贤。德宗亲闻李皋之言,遂任王锷为鸿胪寺少卿。鸿胪寺专司外事事务,在此任上,王锷不负皇恩,不负李皋之荐,办事精明强悍,板眼不俗,进退得体。尤其是处理积压40余年的玄宗朝天宝年间数千外宾、边庭校吏陈案,使朝野咸服,交口称赞。先是玄宗天宝年间,盛唐泱泱之风,羡得周边各国、边庭各部,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特别是西域各国、安西、北庭都护,每年都有长途跋涉、赴京朝供的酋长、使节、校吏,不下数千余众。然而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吐蕃东侵”,把盛唐王朝搅得“朝野昏暗”,由盛转衰,数千名朝圣、进贡的酋长、使臣、校吏,滞留京师,40余年不能归返。虽整日无事,却需鸿胪寺发放给养,“月四万缗,凡四十年”(见《新唐书》、《太原府志》),成为唐廷沉重的财政负担。王锷上任后,不温不火,清理积案,彻底澄清基数:滞留酋长、使臣、校吏4000余众,马匹近2000,遂奏请朝廷停止发放一切费用。将此千人马,悉数交宰相李泌掌管的左、右神策军,由酋长充任牙将。这样一反一正,不仅“岁省五十万缗”,还解决了朝廷兵员不足之困境。
德宗见王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才,遂大奖其功,擢升王锷为容管 (治所在今广西管县)经略使。当时之容管,地处国家南陲,多民族杂居之地,虽在王翃治理下反叛平息、生民安定,但天高皇帝远,终需有才之臣加固治理。王锷在容管任上,一干就是8年,史称“谿落安之”。
八年之后,王锷升任岭南节度使,兼领广州刺史、御史大夫。时岭南节度驻节广州,乃为唐朝重要贸易港口,每年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诸国的商船,云集广州口岸。当地人民沿珠江而居,多以从事商业贸易、水货为生,国家征收的田赋地税很少。精明的王锷依实际情况,制定按职业收征税费的办法和标准,既能使国家所征有所增加,交足国库,又可使所余之数据为私有,做到国、民两利。在这个过程中,王锷广征来广州的诸国船舶之税,并从中中饱私囊,敛聚财富。而且,自己也利用节度使大权之便,直接经营,《旧唐书》便载其:“日发十余艇,重以犀牛珠贝,称商货而出诸境。周以岁时,循环不绝。”王锷深知“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自己敛财聚富,富可敌国,随着时日增加,必会被朝廷知晓,酿成大祸。遂广使钱财,大贿朝中权贵,赂买各处关节。“凡八年,京师权门多富锷之财。”(见《旧唐书》)使他从一个精于治官的国之能臣,演变为大肆贿赂的-。
有谚:“钱能通神”。王锷的贿赂手段、敛财妙法,不仅使其巨富,而且使其高升,整个德宗朝,王锷可谓步步高升。从岭南节度使,擢当朝刑部尚书,又后专升辖地最广、财源最富、朝廷最为倚重的淮南节度使。在淮南任上,聪明的王锷不再敛财聚富,也不拥兵自重,而是积极为政府积累财富,努力为朝廷稳定一方,终而至于赢得“国之良臣”的美誉。宪宗登基的第二年,即元和二年(807),又得高升,膺尚书左仆射、检校司徒、河中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永济)等职。元和五年(810)又在原职之上兼太子太傅、河东节度使。河东为唐王朝“龙兴之地”,河东节度驻节之地太原,为国之北都,王锷身兼两节度使又据国家兴亡攸关之陪都,其权势及朝廷对其之信任,足见一斑。
当时之河东,自范希朝为节度使,讨伐镇州(今河北正定)无功而还后,所辖兵员锐减,战骑不足。堂堂大镇,兵士仅存3万,战骑、骑士约600余,府库空虚,捉襟见肘。王锷到任,不急于充兵实丁,购充马匹,而是建府库,充税收、安民心、富地方。在人心安定、财用丰足后,便裁汰老弱,募招青壮,将兵士补足到5万余众,骑士扩充到5000余骑,使河东重镇再展雄风。未几,回鹘部并摩尼师,入朝觐拜,途经太原。王锷情知回鹘朝会唐廷为名,实在探窥,遂列军示武,以威慑之。只见河东军士,“廷列五十里,旗帜光鲜,戈甲犀利,回鹘恐,不敢仰视,锷偃然受其礼。”(见《太原府志》)消息传至长安,宪宗闻之大喜。
元和九年(814),75岁高龄的王锷,由河东任上调回京师,宪宗提升其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列宰相。功成名就、家富族强的王锷,虽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头脑却异常清醒。他自忖一生,虽多为国家建树功勋,实至名归,却也曾贪财聚敛,吞没行贿,污浊在身,招人谤议,奏告弹劾,势在必然。遂主动献家财2000万缗于朝廷,以示忠诚不二。岂知此举立招当朝宰辅李绛弹劾,奏其“锷虽有劳,然佥望不属,恐天下议以宰相可市而取。”然而,唐宪宗却不以李绛所奏为然,反驳曰:“锷当太原残破后,成雄富之治,官爵所以待功,功之不图,何以为劝?王播所献数万万,亦可平章政事乎?”(见《旧唐书》)
功过参差,功大于过;毁誉参半,誉多于毁。王锷在功与过、毁与誉中,匆匆进入自己沧桑岁月的最后一年,在宪宗皇帝的恩宠下,走完了自己最后的时光,于元和十年(815)寿终正寝,赠太尉,谥曰魏。(注:史载:“谥曰魏”今不取。因史之谥法,似无以国号为谥者,“谥曰魏”,当为史载之误,故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