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9:24



郑和(137 1年--1433年),原名马和,字三宝,云南昆阳(今昆明昔宁)人。马和的祖先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其祖父和父亲都曾长途跋涉,不远万里前往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去朝圣,被尊你为哈只",见多识广,熟悉海外各国的情况。马和幼年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父辈远行的经历使年少的马和对外面的世界略有所知,也使他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 3 8 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大将傅友德等远征云南。战乱中,马和的父亲去世,年仅门岁的马和被俘,被迫受阉做了宦官,进人北平的燕王府服役。在燕王府期间,因为马和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很快得到了燕王朱棣的器重,被朱棣选做贝占身侍卫。此后,在靖难之变中,马和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的主要功臣之一。朱棣登上帝位后,大封功臣,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称郑和",同时还升迁为相当于正四品官员的内官监太监"。
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受命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开始了第一次远航。之所以将如此重任委于郑和,是因为他自幼在家庭的影响下熟悉西洋各国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又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同时在跟随朱棣的几年中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其英勇、谋略和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永乐年间他在出使暹罗和日本时,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与之顺利建立起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这些外交成果显示了郑和卓越的外交才能,明成祖对此非常满意,因此,郑和凭着卓越的才能和素质,称为领航西洋的不二人选。事实上,郑和也确实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下西洋途中,郑和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善地处理了各种外交事务,化解了国家间的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得28年间,郑和先后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北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多年,这次航行规模大、人数多、航程长、显示了这和的组织能力和明朝航海技术的先进及国力的强大。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十分浩大,由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组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其中船队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宝船,这些宝船外形巨大,质量精良,如供正副使乘坐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有9桅、12帆,巨大无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制造这些远洋巨舶的花费,再加上每次下西洋的巨额开支以及修补船只的费用,使国家财政消耗巨大,为此明成祖甚至不惜动用地方财政。
明成祖为何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呢?迄今为止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宣扬国威、加强外交。明朝至成祖时,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国家实力人增,海内承平日久。明成祖作为一个有强烈政治抱负的皇帝,为了炫耀国威,加强外交,使万国来朝,于是派郑和去异域传播中华文明。
第二,扩展海外贸易,解决財政困难,明初国库空虚,政府在发展不利的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对外贸易,于是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增加同外国的贸易联系,于是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增加同外国的贸易联系,用中国的经绸、茶叶等物产换取西洋的香料、宝货等。政府对各国贡物高价卖出,可获得巨额利润。
第三,满足统治阶层对侈品的需求。西洋诸国常喜爱明朝的陶瓷、丝绸等物,而中国又缺乏香料、宝石、象才等物、所以郑和下西洋的官船上,往往运载着陶瓷、丝绸等物品到海外,曲而返程中又会购买中国稀缺的物资,这些外来物品大大满足了上层统治阶级对金银珠宝和海外奇珍的需求。
第四,安定海外。永乐年间,中国西北部的蒙占旧部对明朝形成威胁,永乐帝曾几次亲征,为了能够专注防御北方,解除明朝的后顾之忧,明成祖派关阝和下西洋安定海外,从而联合其他国家包抄帖木耳帝国。
第五,寻找建文帝。明成祖以叔叔的身份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靖难之役时,火烧皇宫,但之后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遗体,成祖怀疑建文帝可能还活着,而且逃亡至海外,为绝后患,故屡次派郑和下西洋寻找。
另外一个是郑和的个人原因一一赴麦加朝觐。因其祖上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而去圣地麦加朝圣是每一个伊斯兰教信徒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还有人认为,郑和七下西洋,每次的出使目的都不相同,或者说各有侧重。
郑和死后,下西洋的原始档案全部遭到破坏,所以以上说法都是依据各种相关史料分析得出,并非有真凭实据,郑和下西洋的真实原因已经无从查考了。但郑和七下西洋,其功绩是巨大的,他谱写了前人未曾有过的历史,不管他每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沿海各国的友好往来。通过海外贸易,不仅将中国的商品远销海外,开拓了国外市场,也扩大了海外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刺激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使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百姓也多因此而致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