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祖逖北伐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9:24

   祖逖(266年一32 1年),字士雅,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世代担任高官。洛阳陷落后,祖逖率领自己的亲戚、宗党避难于淮泗地区。在逃难途中,祖逖以其“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并将衣物和药品"与众共之",因此在流民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受到众人的爱戴。渡江后的祖逖,时时不忘收复中原,他认为"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因此,他请求当时的统治者司马睿批准他进行北伐。对比当时南北方局势,东晋也占有优势。
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北方的形势一片混乱。匈奴人刘聪的势力刚刚扩张到晋南、豫北以及关中一带;羯人石勒进攻江汉的行动则遭遇失败,被迫北退,占据襄国,开始了对河北地区的经营;李雄占据着巴蜀地区,并进一步北取汉中,西并宁州(今云南曲靖)。在上述三大政权控制下的汉族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特别是在刘聪和石勒统治下的汉族人民,境遇更加悲惨。由于种族与汉化程度不同,刘聪和石勒政权都十分仇视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与杀戮政策。这种残暴的统治行为,激起了北方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当时北方存在着许多汉人反抗势力,如中山刘琨带领汉族人民屡破刘聪;平阳人李矩被乡人推举为坞主,屯驻新郑(今河南新郑);东郡魏浚父子带领流民数百家,保据宜阳与刘曜相拒等等。总之,当时北方各割据政权在汉族人民的反抗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并且他们不仅压迫汉族人民,也残酷地对待非本族的其他少数民族兄弟,政权内部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加之塞外的游牧民族此时也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中原地区,北方局势更加动荡。此时的北方地区,阶级矛盾已经下降到了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至首位。北方的汉族人民迫切地希望东晋政权能够收复中原,拯救自己于苦难之中。与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相反的是,东晋统治区域内"荆扬晏安,户口殷实",收复北方的希望很大。但此时东晋政权却忙于内部的争
权夺利,只想偏安一隅,无意北伐。在祖逖的不断请求下,司马睿终于任命他为豫州刺史,但不给一兵一卒和战争所必需的武器。
晋愍帝建兴元年(3 1 3年),祖逖毅然率领自己的部曲与家兵北渡长江,进行北伐。他们在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架起了炼铁炉,自己铸造兵器。在陆陆续续地招募到2000名士兵后,祖逖率领他们屯驻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多次击败石勒的军队。由于石勒采取压迫式统治,因此军队内部很不团结。面对祖逖的进攻,石勒的军队
屡屡发生叛逃,史称"勒镇戍归附者甚多"。上文所提到的那些战斗集团,除了与刘、石政权对抗外,还自相残杀,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且他们队伍的人数都很少,不足以推翻刘、石政权。随着祖逖的到来,北方各自为政的局面得到了解决,由于北方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整合了零散的军事力量,加之北方人民的大力支持,
祖逖的军事行动十分顺利。
正当祖逖克服万般困难打开局面之时,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却越演越烈。当初扶植司马睿登上政治舞台的士族王敦,此时与司马睿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内乱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东晋政府任命大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屯兵合肥,防范王敦。祖逖也被划归戴渊管辖。祖逖看到这种情形,认为北伐将不会成功,史称其"虑有内难,大功不遂,感激发病卒于雍丘'',一代英雄就这样忧愤而终。
在祖逖死后,东晋的内乱旋即爆发,原先团结于祖逖周围的将领们纷纷散去,祖逖好不容易收复的淮水、汉水以北的失地,很快被石勒再次攻占,北伐壮举就这样归于失败了。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