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孝文帝改革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9:24

   为了能尽快适应中原先进的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孝文帝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的几年内,集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禁止使用鲜卑语。鲜卑族是一个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民族,在进入中原初期,无论是发布命令还是讨论政事,政府都是使用鲜卑语。汉族士人必须学会鲜卑语,或依靠政府设置的翻译人员,才能进行交流。语言障碍造成的种种弊端,成为北魏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更加靠近汉人,孝文帝将汉语作为帝国的官方语言,并禁止使用其他语言。
2.改革鲜卑族的固有姓氏。由于鲜卑族是使用多缀语的民族,因此他们的姓氏也多为复姓。随着汉语成为官方语言,汉人的单姓也被大加提倡。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颁布诏书,将鲜卑族的族源追溯到了黄帝,率先将皇家姓氏改为元氏。北魏皇族的9姓,以及各部落的1 18姓也都由复姓改为了单姓。孝文帝还进一步规定,鲜卑贵族从改革之后就只准葬于洛阳,不得以任何理山归葬平城。也就是说,在改革姓氏的同时,将他们的籍贵也改为了河南郡。
3.禁正各族人民穿着胡服。拓跋族人来自于塞外草原,他们的服装习俗是编发左衽,不像中原汉族那样衣带飘飘。早在迁都洛阳之前,孝文帝就命令李冲等汉族地主官僚,在宫内共同商议衣冠的等级与形制。并且以衣冠的形制没有最终确立为由,取消了太和十五年(491年)十二月初一的小岁贺和太和十六年正月初一的元日朝贺。在经过了6年的酝酿和改革之后,北魏政府官吏与妇女的服饰、冠服有了最终的定制。
4.制定和改革祭祀的相关礼仪。虽然各个民族都会祭拜天、地、神和祖先,但山于信仰起源与发展的不同,各民族所采用的祭拜仪式也不尽相同。鲜卑族人一直保持着他们原始的信仰与崇拜形式。但这种原始的祭祀,越来越不能适应封建社会的要求。因此,孝文帝逐渐采取汉族帝王祭祀天地神衹的方式,到了太和十八年(494年),索性就将本族原来的西郊祭天仪式给取消了。放弃本民族固守的信仰,而改信其他民族的神明,这在古代社会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由此也可以看出,孝文帝要实现汉化的决心。
5.厘定官制。孝文帝统治前的北魏官制,大都是杂糅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官名。在废除鲜卑语、鲜卑姓氏的同时,孝文帝也没有放过夹杂在官职、官名当中的非汉族成分。他制定的新官制完全模仿了两晋和南朝,只是稍加改动而已。
孝文帝推行的这些改革,一方面是为了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以更好地巩固北魏政权;另一方面也是北魏政权由塞外转向中原,客观环境转变所带来的必然选择。不管怎样,孝文帝所实行的汉化政策与改革,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上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